-
西奈洞悉圣经(下册)
-
-
西奈
(Sinai)
1.阿拉伯的一座山(加4:25),看来也叫何烈山。(参看出3:1,12;19:1,2,10,11;见何烈山)在西奈山附近,以色列人和一大群不同族裔的人,连同无数羊群牛群,安营居住了差不多一年。(出12:37,38;19:1;民10:11,12)西奈山周围的地区很辽阔,能够容纳一大群人在那里安营,当时人数也许超过三百万。那一带也有充足的水源和牧放牲畜的土地,至少有一条急流从山上流下来。(申9:21)西奈山的山脚显然有一片广阔的空地,让以色列人聚集起来观看山顶的景象。他们还可以向后退,站在远一点的地方观看,甚至从营地也看得见西奈山顶的情景。(出19:17,18;20:18;24:17;另见申5:30)
-
-
西奈洞悉圣经(下册)
-
-
事件 在西奈山(何烈山)附近,耶和华的天使在燃烧的荆棘丛中向摩西显现,吩咐他带领受奴役的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出3:1-10;徒7:30)大约一年之后,获得自由的以色列人抵达西奈山。(出19:2)摩西上了山,显然是要从耶和华那里得到更多的指示,因为天使曾在燃烧的荆棘丛中告诉他,以色列人“必在这座山上事奉上帝”。(出3:12;19:3)
耶和华吩咐摩西向民众说,他们如果切实听从耶和华的话,谨守他的约,就必成为祭司的王国,圣洁的国族。(出19:5,6)以色列的长老代表整个国族同意这样做。耶和华随即吩咐摩西叫民众自洁,好在第三天前去迎接他。西奈山四围都划定了界限,凡越过界限的,不管是人是兽,都必须处死。(出19:10-15)
第三天早晨,“雷电交加,密云蔽山,角声大作”。营里的民众全都颤抖起来。摩西带他们出营地,来到西奈山脚下迎接上帝。西奈山猛烈震动,整座山浓烟滚滚。(出19:16-19;诗68:8)上帝召摩西上山,再次吩咐他告诫民众不可上山,连“祭司”(不是利未人,看来指一些执行祭司职务的以色列男子,他们像族长一样按习俗和家族中的权利为家族担此重任)也不能越过所划定的界限。(出19:20-24)
摩西从西奈山下来后,以色列人听见上帝从火和云中颁布“十诫”。(出19:19-20:18;申5:6-22)使徒行传7:38,希伯来书2:2和加拉太书3:19清楚表明,当时耶和华是通过天使对以色列人说话的。民众看见令人生畏的闪电和浓烟,听见角声和雷声,就很害怕。他们通过代表恳求上帝不要再用这种方式对他们说话,而是通过摩西向他们说话。耶和华就吩咐摩西叫他们回到帐幕去。耶和华让以色列人看见西奈山上的壮观景象,是要使他们对他产生敬畏之心,好继续谨守他的诫命。(出20:19,20;申5:23-30)这件事之后,摩西也许由亚伦陪同(参看出19:24),走近西奈山上的乌云,聆听耶和华更多的训示和法令。(出20:21;21:1)
摩西从西奈山下来后,把耶和华的话传达给民众,他们再次表示愿意服从上帝。之后,摩西把上帝的话写了下来。第二天清早,他在山脚筑了一座坛,又立了十二根柱子,献上全烧祭和交谊祭。摩西用祭牲的血做立约之血,律法之约就生效了。(出24:3-8;来9:16-22)
以色列人跟耶和华立约之后,就能够通过他们的代表靠近西奈山。摩西、亚伦、拿答、亚比户和以色列的七十个长老都上山去,途中看见一个反映上帝荣耀的壮观异象。(出24:9-11)随后,摩西由约书亚陪同,登上西奈山,这次是要从上帝那里得着进一步的指示和领取写着“十诫”的石版。到了第七天,上帝才呼召摩西进入云里。看来约书亚继续在山上等候摩西,他停留的地方既看不见也听不到以色列营地发生的事。(出24:12-18)至于约书亚在这四十天里有没有像摩西一样不吃不喝,圣经没有说明。四十天后,摩西和约书亚下山,听见以色列营地中欢庆的歌声。在西奈山的山脚,摩西看见金牛犊和以色列人欢庆作乐的场面,立刻把两块石版扔出去,摔碎在山脚下。(出32:15-19;来12:18-21)
后来,上帝吩咐摩西凿出两块石版,跟先前摔碎的石版一样,叫他再次上西奈山,上帝要把“十诫”写在这两块版上。(出34:1-3;申10:1-4)摩西在山上又待了四十天,不吃不喝。无疑他得到上帝的帮助,才能这样做。(出34:28,看来这里说的四十天跟申9:18提到的是同一段时间;另见出34:4,5,8;申10:10)
圣幕或会幕设立后,云彩开始把会幕遮盖起来。此后,上帝不再从西奈山直接说话,而是在西奈山附近的会幕传达他的话。(出40:34,35;利1:1;25:1;民1: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