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莎草洞悉圣经(下册)
-
-
书写材料 埃及人用纸莎草制造书写材料,步骤很简单。收割时,只取纸莎草长在水面以下的茎秆,因为这部分茎秆中心的髓是最宽最白的。剥去外皮,把髓切成一段段,每段40至45厘米(16至18英尺),方便处理。接下来把多孔的髓削成一片片很薄的宽条,一条条纵向排放在平面上,边缘稍为重叠,在上面横向铺另一层宽条,再用木槌锤击,直到两层紧紧黏合在一起,然后拿到阳光下晒干,并切割成合适的大小。最后,用浮石、贝壳或象牙进行打磨抛光。经过上述工序造出来的纸张比较耐用和柔软,近乎白色,有许多不同的大小和档次。横向的那一面通常会用作书写,不过,如果一面写不完,有时也会在另一面继续写,直至写完为止。人们拿着芦苇笔,沾着由胶、烟灰和水混合而成的墨,顺着宽条的接口书写。
一张张纸莎草纸片可以用糨糊沿边黏接起来,制成书卷,每卷通常20张左右。纸莎草纸片也可以一张张叠在一起,订成类似书的抄本,早期基督徒经常采用这个方法。一般书卷长约4至6米(14至20英尺),但有一份存留下来的书卷长达40.5米(133英尺)。希腊语biʹblos(比布洛斯)原本指纸莎草中心柔软的髓,后来却用来指书或经卷。(太1:1;可12:26)Bi·bliʹon(比布利翁)这个小词的复数形态是bi·bliʹa(比布利阿),字面意思是“小书”。由此衍生了英语Bible(圣经)一词。(提后4:13,Int)腓尼基人的一个城镇在成了纸莎草纸工业的重镇以后,就改名为比布鲁斯。
纸莎草纸书卷受到广泛使用,直到公元2世纪初才开始渐渐被纸莎草纸抄本取代。到公元4世纪,纸莎草纸渐渐式微,广泛地被更耐用的犊皮纸代替。
作为书写材料,纸莎草纸的主要弊病在于不够耐用。环境潮湿,就容易腐烂;气候干燥,就容易碎裂。到18世纪,研究人员推断所有古代纸莎草纸的抄本都腐烂了。然而,19世纪末,有一批圣经纸莎草纸抄本出土。出土的地方主要在埃及和死海一带,那里干湿度适中,纸莎草纸才得以保存下来。那里发现的圣经纸莎草纸抄本有的追溯到公元前1或前2世纪。
这些纸莎草纸抄本当中有不少被称为“纸莎草纸残片”,比如《纳什纸莎草纸残片》(公元前1或前2世纪),《赖兰兹纸莎草纸残片457号》(公元前2世纪),《切斯特·贝蒂纸莎草纸残片1号》(公元3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