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第2册)
-
-
第6部分
父母
你的父母有很多人生经验。他们经历过青春期那些不好应付的身心变化,按理来说,他们应该最能给你所需的指引,帮助你渡过青春期。可是,有时父母看来不但没有帮助你解决问题,反而制造了更多问题。比如,你可能面对以下的难题:
□ 爸妈老是责备我
□ 爸妈其中一方吸毒或醉酒
□ 爸妈常常吵架
□ 爸妈已分居或离婚
第21-25章会教你怎样应付这些及其他相关的问题。
-
-
爸妈责备我,我该怎么办?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第2册)
-
-
第21章
爸妈责备我,我该怎么办?
“我妈妈就像个侦探一样,总是来找我哪里出错。我家务还没做完,她就来检查,挑毛病。”——克雷格
“我爸妈老是教训我。他们说我什么都做不好,不管是在学校、家里还是会众里,都表现得不好。他们数落个没完,我连喘一口气的机会都没有!”——詹姆斯
你的父母看来总是对你不满意吗?你是不是觉得,他们老是拿着放大镜观察你的一举一动,常常盯着你、审察你,你却从没有通过“考核”,令他们满意过呢?
以下哪句话是你最常听到的?
□ 你的房间老是乱七八糟的。
□ 你看电视看得太多了。
□ 你怎么还不去睡觉?
□ 你从来不按时起床。
父母的什么提醒或责备最让你心烦?请写下来。
........
不错,父母的吩咐和责备可能使你很心烦,但请想想:如果父母从来不劝告你、管教你,你就会怀疑他们到底关不关心你了,对吗?(希伯来书12:8)父母管教你,表示他们真的爱你。圣经说,父亲会责备“他喜爱的儿子”。(箴言3:12)
的确,父母关心你才会纠正你,你应该感激他们才对!毕竟,你还年轻,缺乏人生经验,迟早要受到纠正。要是没有人引导你,你就可能很容易受“年轻人常有的欲望”所支配了。(提摩太后书2:22)
被人责备很难受!
当然,“凡管教的事,当时不叫人快乐,只叫人难过”。(希伯来书12:11)如果你年纪还小,就更觉得是这样了。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你的个性还在发展、变化之中,你还在成长、还在认识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所以,即使别人批评你的话是经过好好考虑、以温和的方式说出来,也可能会令你反感。
这样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你对自己的看法,很容易受其他人的话所影响,而你父母对你的评价,对你的影响更大。因此,要是他们纠正你,或说你某件事做得不对,就可能使你觉得很难受。
那么,你是否只因为父母指出你的一些缺点,就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做不成呢?你不该这样想。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人人都会犯错。(传道书7:20)人从错误中学习,才会成长。(约伯记6:24)不过,要是你一做错事父母就责备个没完,你做对的事他们却很少称赞你,那又怎样呢?可能你会觉得很难受。不过,这并不表示你什么都做不好。
爸妈为何责备你
有时,父母看来过于挑剔,原因不是你犯了什么大错,而是他们心情不好。你妈妈是不是忙了一整天呢?她是不是生病了,很不舒服呢?要是这样,她就可能更容易责备你,说你的房间不够整洁等等。另一方面,你爸爸是不是因为家庭的经济而苦恼呢?要是这样,他就可能会说话不慎,“如刀刺人”。(箴言12:18)当然,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责备你,往往会有失公正,令你难受。不过,如果你老是想着父母对你不公正,就只会更加难受。所以,你应该尽力宽恕他们才对。要记得,“我们人人都难免多次犯错。谁不在言语上犯错,谁就是完美的人”。(雅各书3:2)
此外,你的父母是不完美的,所以有时也会感到能力不足,做事做得不够好。事实上,要是你某件事做得不好,他们可能会觉得是他们自己做得不好。比如说,女儿考试考得不好,母亲知道后可能会责备女儿,但其实母亲可能在想:“我不是个好妈妈,我没有尽力帮助女儿考好。”
保持冷静
不管父母责备你的原因是什么,问题是:你被指责时该怎么做呢?首先,小心不要气冲冲地跟父母顶嘴。箴言17:27说:“约束言语的人具有知识,心里冷静的人明辨事理。”当父母对你发火时,你怎样才能保持冷静呢?试试这样做:
聆听不要急于为自己辩解,或说自己没做错。要尽力控制情绪,先听完父母所说的话。门徒雅各劝基督徒要“敏于聆听,不急于说话,不急于动怒”。(雅各书1:19)如果你生气地打断父母的话,他们就会觉得你没有听他们讲话。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更生气,更严厉地责备你。
留意父母所说的话有时,你可能觉得爸妈责备你的话太过分,没有顾及你的感受。但与其计较他们说话的方式,不如多想想他们所说的话。你可以问问自己:“他们责备我的话,哪些是对的?他们以前有没有因为这件事而责备过我呢?我要是按他们的要求去做,会有什么损失吗?”要记住,不管当时你感觉怎么样,你的父母都是因为爱你才管教你。如果他们真的讨厌你,就根本不会管教你。(箴言13:24)
同意父母的话如果你用尊敬的态度把父母的话重复一遍,就能让父母明白,你确实听到了他们所说的话。比如,你的父母说:“你的房间老是那么乱。你要是不收拾好,我就要处罚你,不让你出去玩了!”但你觉得自己的房间还蛮整洁的啊!可是,如果你这么回答,一定没有什么好的结果。要尽量从你父母的角度看事情。如果你不顶嘴,反而像下面这样回答,可能会好一点:“对,我的房间真的蛮乱的。那您要我现在就收拾,还是吃完晚饭再收拾呢?”你同意父母的话,他们就可能不那么生气了。当然,接着你就要按父母的话去做。(以弗所书6:1)
等候先听从父母的话,再为自己辩解。圣经说:“约束嘴唇,才算睿智。”(箴言10:19)父母看到你真的留心听他们的话,就会更乐意听你要说的话。
以上四个建议,哪一个你须要格外努力去做?请写在下面。........
忍耐是值得的
你想找到黄金吗?如果想,就得克服一些困难,你愿意这样做吗?圣经说,智慧比任何财宝都要有价值得多。(箴言3:13,14)你怎样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呢?箴言19:20说:“要听从劝谕,接受管教,使你将来成为有智慧的人。”的确,劝谕和管教可能令人不快。但如果你能从责备的话找出金子般的智慧,并加以运用,你就能得到比黄金更有价值的财宝。
其实,人难免会受到别人的批评。你现在要应付父母和老师的责备,将来还得面对雇主和其他人的批评。你在家里学会接受责备,就能成为有进步的学生、受重视的雇员。你也会变得更有自信。能得到这么多益处,忍受一点批评当然是值得的!
下一章会说什么呢?
你觉得家规太多,太没自由了吗?其实,你该因自己所拥有的自由而满足。下一章会教你怎样做,并让你知道怎样才能获得更多自由。
重点经文
“有智慧的人肯听教诲,多受教益”。——箴言1:5
建议
以下建议能帮助你接受父母的纠正:
● 如果父母责备你时也称赞你,就要感谢他们的称赞。
● 如果你不清楚父母为什么责备你,或不知道父母期望你怎样解决问题,就要请他们说清楚。
你可知道……?
有些父母很难以仁慈的方式对待儿女,因为他们没有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关爱和理解。
我要这么做!
下次爸妈责备我时,我要这么做:........
如果我觉得爸妈过分挑剔,我就要这么做:........
关于这一章,我想问爸妈的问题是:........
请想一想……
● 为什么你可能觉得接受批评不容易?
● 父母常常责备你,其实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 你要怎样做,才能从批评和劝告中得到最大的益处?
[第177页的精选语句]
“以前,妈妈一对我大呼小叫,我就跟她顶嘴。现在,我努力按照圣经的原则去做。这很管用,妈妈的态度开始改变了。由于实践圣经的原则,我比以前更了解妈妈,我们的关系也改善了。”——玛莲
[第180页的图片]
如果你从责备的话中淘出金子般的智慧,就能得到比黄金更有价值的财宝
-
-
为何家规这么多?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第2册)
-
-
第22章
为何家规这么多?
请写下你家里的一些家规。........
你觉得家规总是合理的吗?
□ 是 □ 不是
你觉得哪个家规最难遵守?........
家规是什么呢?家规就是父母给你定下的规矩,规定你在家里要怎么做、不能怎么做,比如功课做完没、谁来做家务、什么时候回家,或者该怎样使用电话、电脑和电视等。有时,父母还可能规限你在外面的活动,例如规定你在学校要怎么做、选择什么人做朋友等。
你觉得家规太多,太没自由了吗?也许你的感受跟下面的年轻人一样:
“时间到了就得回家,真是烦死了!人家的孩子都可以玩到很晚,只有我还那么早就要回去,真讨厌!”——艾伦
“最讨厌的是,爸妈常常检查我的手机,看我跟谁讲过电话,简直就是把我当小孩子一样!”——伊丽莎白
“我觉得父母在破坏我的社交生活,他们好像什么朋友都不让我交!”——妮可
很多年轻人常常做父母不准他们做的事。不过,大多数年轻人都承认,要是父母没有定下规矩,家里就会乱成一团。如果家规是必不可少的,为什么有些家规又那么令人讨厌呢?
“我不是三岁小孩了!”
你对某些家规感到很生气,可能是因为你觉得父母把你当作小孩子看待。你真想对他们大叫:“我不是三岁小孩了!”当然,你父母很可能认为,这些规定很重要,能够保护你,装备你负起成年人的种种责任。
虽然如此,你可能还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家规却跟你小时候一样没有调整。可能你觉得约束太多,就像年轻的贝瑞儿一样,她抱怨父母说:“他们完全忘了,像我这么大的孩子应该可以做些什么。他们不许我发表意见,不许我自己做决定,不愿把我当大人看!”艾丽森这个年轻人也有类似的感觉,她说:“我爸妈好像没有意识到,我已经18岁了,不是10岁。他们应该多信任我一点!”
如果父母对其他儿女没有那么严格,你就可能不服气,更不愿意遵守家规。马修回想自己十几岁的时候,父母对待他跟对待他妹妹和表妹不同,他说:“就算她们闯了大祸,也不会受到惩罚!”
没有家规会更好?
你可能很想摆脱父母的约束,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没有父母管你,真的会更好吗?你可能认识一些年纪跟你差不多的年轻人,他们喜欢在外面待多久就待多久,想穿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或者随时都可以跟朋友出去,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也许他们的父母太忙了,根本顾不了孩子在做什么。不管怎样,圣经说这样养育儿女,对儿女是没有好处的。(箴言29:15)世上之所以有些缺乏爱心、自私自利的人,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人大都是在缺乏管束的家庭里长大的。(提摩太后书3:1-5)
所以,不要再羡慕那些爱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年轻人了。要记住,父母管你,表明他们真的爱你,关心你。他们定下合理的规矩,其实是效法耶和华上帝。上帝对他的子民说:“我要让你洞悉事理,指教你该走的路;我的眼要看顾你,为要给你劝告。”(诗篇32:8)
不过,有时你可能觉得父母的规定实在难以忍受,那你怎样才能得到多一点自由呢?
跟父母好好沟通
不论你想得到更多自由,还是想减少受家规约束的感觉,最好的方法是:跟父母好好沟通。有些人可能会说:“我已经跟爸妈谈过了,可是没有用!”你也一样吗?不妨问问自己:“我可以改善沟通的方法吗?”好好沟通十分重要,这样做有两个好处:(1)可以使父母更了解你,(2)可以使你更了解父母拒绝你的原因。如果你想父母把你当作成年人看,让你做成年人才能做的事,你就该学会像成年人一样,好好跟别人沟通。你可以怎么做呢?
学会控制情绪人要有自制力,才能跟别人好好沟通。圣经说:“愚昧人生气,全都发泄出来;有智慧的人,平心静气到底。”(箴言29:11)因此,不要没完没了地抱怨,生闷气,或像小孩子一样闹脾气。父母不准你做某些事的时候,你可能恨不得摔门跺脚来发泄一下,但要是你这样做,父母就只会给你更多限制,而不会给你更多自由。
要明白父母的苦心特蕾茜是个年轻的基督徒,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她说:“我会问自己:‘妈妈定下这些规矩,用意是什么?’就是为了帮助我成为更好的人。”(箴言3:1,2)你明白父母的苦心,就能跟父母沟通得更好。
举个例,假设父母不准你参加某个社交活动,与其跟他们争吵,不如问问他们:“如果有一个成熟可靠的朋友跟我一起去,那我是不是就可以去呢?”父母不一定会答应你,但要是你明白他们担心什么,就较容易想出一个他们可以接受的办法。
要逐渐赢得父母的信任假设有个人向银行借了一些钱。如果他准时还钱,银行就会信任他,以后可能会愿意借他更多钱。在家里也一样,你必须服从父母。如果你凡事服从父母,就算是小事也一样服从,以此表明自己值得信任,可能你的父母以后就会更信任你。相反,要是你常常不听父母的话,令他们失望,他们当然就不怎么信任你,甚至完全不信任你。
当你触犯了家规
没有人是完美的,你总有可能触犯家规,比如没有做好家务,打电话的时间太长,或比规定的时间还晚回家。(诗篇130:3)那时你就得向父母交代了!你该怎么做,才不会使问题变得更严重呢?
坦白交代不要编假话,编假话只会破坏父母对你仅存的一点信任。因此,要坦白,连细节都交代清楚。(箴言28:13)不要为自己找借口,也不要尝试减轻事情的严重性。总要记住,“温和的回答平息烈怒”。(箴言15:1)
衷心道歉你让父母担忧、失望,或者给他们添了麻烦,为此道歉是应该的。如果你这样做,父母也可能会减轻你要受的惩罚。不过,你的悔意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接受管教(加拉太书6:7)父母要惩罚你时,你第一个反应可能是跟父母顶嘴,质疑惩罚是否恰当,特别是当惩罚看来不公平时,你更会这样。可是,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是成熟的表现。你最好怎么做呢?就是努力重新赢得父母对你的信任。
以上三点,哪一点你需要格外努力去做?请写下来。........
要记得,父母有责任管束你的行为。因此,圣经谈到“父亲的诫命”和“母亲的法度”。(箴言6:20)不过,你不该认为父母约束你,你的人生就毫无乐趣可言。事实上,耶和华应许,只要你服从父母,最终“就必蒙福”!(以弗所书6:1-3)
请看《青年人问一》第3章,读读更多有关的资料
下一章会说什么呢?
你的父母吸毒或酗酒吗?你该怎样应付这样的情况呢?
重点经文
“要孝敬父母,这样你就必蒙福”。——以弗所书6:2,3
建议
如果你希望父母给你更多自由,就先要服从他们。要是你一直都很听话,父母就会更愿意答应你的请求。
你可知道……?
研究显示,父母本着爱心管束孩子,孩子就可能会有好的学业成绩、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活得比较快乐。
我要这么做!
如果我违反了家规,我就这么说:........
我要这么做来赢得父母的信任:........
关于这一章,我想问爸妈的问题是:........
请想一想……
● 为什么你的父母有时可能会过分保护你?
● 对于父母给你的限制,为什么你的反应有时会比较大?
● 你怎样才能跟父母沟通得好一点?
[第183页的精选语句]
“年轻的时候,你以为自己什么都懂,所以要是父母管你,你就很容易不高兴。但其实,他们是真的为你好,才会管你。”——美瑾
[第186页的附栏]
父母真的偏心吗?
“为什么父母对待每个孩子的方式都不一样呢?难道他们不可以公平一点吗?”你想过这些问题吗?如果想过,请你再想想:对待每个人的方式都一样,不见得就是公平;公平地对待人,不一定就要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每个人。其实,关键在于:父母有没有忽略你所需要的东西呢?比如说,当你需要他们的劝告、帮助或扶持时,他们总是在你身边吗?如果是,你真的还可以说他们对你不公平吗?你跟你的兄弟姐妹所需要的不一样,父母不可能总是用完全一样的方式对待你们。18岁的贝丝明白这一点。她说:“我跟弟弟是两个不同的人,父母对我们不一样,也是应该的。我真不明白自己以前怎么会不懂得这个道理。”
[第189页的附栏或图片]
练习栏
跟爸妈谈谈!
前面两章谈过父母责备你和给你限制时,你该怎么办。如果你觉得父母对你过于挑剔或限制太多,甚至两者都有,你又该怎么做呢?你可以怎样跟他们谈谈这个问题呢?
● 找个合适的时间,也就是你觉得很轻松,你父母也不忙的时间,好好谈一谈。
● 说话要发自内心,但不要激动。要用尊敬的态度跟父母说话。
如果你觉得父母对你过于挑剔,你可以说:“我已经很努力做好了,可是你们还是说我做得不好,听了真的很难受!我们可不可以好好谈一下呢?”
你会怎样开始跟爸妈谈呢?请写下来。
........
✔ 建议:运用第21章的资料打开话题。也许你父母会愿意跟你讨论这一章的内容。
如果你觉得父母没有给你足够的自由,你可以说:“我想有更多的自由,我该在哪方面更努力,来证明自己是个有责任感的人呢?”
你会怎样开始跟爸妈谈呢?请写下来。
........
✔ 建议:温习《青年人问一》第3章,看完后,把你想跟父母讨论的问题写下来。
[第184,185页的图片]
准时偿还贷款,银行就会再借钱给你;常常服从父母的规定,父母就会更信任你
-
-
爸妈吸毒或酗酒,怎么办?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第2册)
-
-
第23章
爸妈吸毒或酗酒,怎么办?
“爸爸说他要出去修理汽车,但出去以后就不见了。妈妈打电话给他,他也没接。过了一会儿,我看到妈妈非常担心,打算出门,她说:‘我去找找你爸爸,看他怎么样了。’
“后来,妈妈一个人回来了。我问她:‘爸爸没有去修理汽车,对不对?’她说:‘对。’
“那时我就明白,爸爸又在耍老把戏了,就像上次一样。我爸爸有毒瘾。后来,他终于回来了,但我和妈妈都担心死了。第二天,我没怎么理爸爸,但这么对他,我又很难过。”——卡伦,14岁
由于父母吸毒或酗酒,世上有许多年轻人天天都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如果你的父母也是这样,他们可能会使你感到难堪、沮丧甚至气愤。
玛莉的爸爸在公开场合看起来是个好人,但他其实是个酒徒,对家人又打又骂。玛莉回想起来,仍然感到很痛苦。她说:“人们常常对我们兄弟姐妹说,‘你们的爸爸很好,你们真有福气。’”a
要是你父母其中一方酗酒或吸毒,你该怎么办呢?
先了解原因
首先,了解一下父母酗酒或吸毒的原因,这会对你有所帮助。箴言1:5说:“有悟性的人求取高明的指导”。因此,了解一下上瘾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样的人会酗酒或吸毒,以及原因是什么,会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一个人有酒瘾,就不是偶尔醉酒,而是长期酗酒。b他沉迷于酒精,不能自拔,一旦开始喝酒就停不下来。由于酗酒,他的家庭、健康和工作都大受影响。
有些人可能生来就容易喝酒成瘾,但看来有些人是由于情绪问题而染上酒瘾的。比如,很多酒徒都很不喜欢自己。(箴言14:13)其实,有些酒徒的父母本身也是酒徒。在这些人看来,喝酒可以帮助他们暂时忘掉小时候的感情创伤。人吸毒成瘾,原因可能也一样。
当然,酗酒或吸毒只会使原本的问题更加严重,因为这样做的人,思想会渐渐脱离正轨,情绪也会越来越不稳定。因此,你的父亲可能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才能够摆脱恶习。
不要期望过高
了解父亲酗酒或吸毒的原因,虽然并不能消除难题,但你也许能多体谅他一点。
举个例,如果你爸爸的腿摔断了,你还会希望他跟你一起踢足球吗?如果你知道,他是因为做了一件蠢事而失手受伤,你又会怎么想呢?你一定会很失望,对吗?不过,你会明白在爸爸康复之前,都不可能跟你一起踢足球了。你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对他期望过高。
同样,如果你的父亲酗酒或吸毒,他的思想和感情就不是健全的。不错,他之所以“受伤”,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你可能对他的愚蠢行为很反感,这也很正常。但你要知道,除非你的父亲向人寻求帮助,戒酒或戒毒,否则他很难关心你、照顾你。你把他的酒瘾或毒瘾看成是一种创伤,使他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就不会对他期望过高。
你可以怎样做
要知道,除非你的父亲彻底改掉恶习,否则你还是得忍受他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那么,你可以怎样做呢?
不要为父亲的行为承担责任你的父亲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加拉太书6:5说:“各人要负起自己的担子。”因此,你没有责任为他治疗,或者保护他,不让他承担恶习带来的后果。比如,你不必维护他,向他老板说谎;如果他倒在门前醉得不省人事,你也不必把他拖进房子里。
劝父亲寻求帮助你父亲最大的问题,也许就是承认自己有问题。当他平静、清醒时,也许你的母亲可以跟你的哥哥姐姐一起告诉他,他的行为对家人有什么影响,以及他须要怎样做。
此外,你的父亲可以把下面问题的答案写下来,这或许会有所帮助:如果我继续酗酒或吸毒,我和家人会怎么样呢?如果我戒酒或戒毒,又会有什么结果呢?我要怎样做才能得到帮助呢?
快有麻烦时,就要离开箴言17:14说:“争吵爆发之前就应离开。”不要介入争吵,给自己招来麻烦。要是可能,就回自己的房间,或去朋友那里。如果父亲可能动粗打人,你就可能要向外人求助。
接受自己的感觉有些年轻人会觉得内疚,因为父亲酗酒或吸毒令他们感到气愤。其实,你觉得反感是很正常的,特别是父亲因为酗酒或吸毒,不能给你所需的关爱和扶持的时候。不错,圣经说你要孝敬父母。(以弗所书6:2,3)但“孝敬”父母的意思是,尊重他们的权威,就像尊重警察或法官的权威一样。孝敬父母,不等于赞同他们酗酒或吸毒。(罗马书12:9)如果你很讨厌父亲酗酒或吸毒,这并不表示你没有爱心。酗酒或吸毒等行为,本来就是令人厌恶的!(箴言23:29-35)
跟能鼓励你的人交往当家里的生活一团糟时,你可能会忘记正常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因此,你需要跟灵性和感情上健全的朋友来往,这是很重要的。基督徒会众的成员能大大地鼓励你、扶持你,也能使你不时得到舒解,暂时脱离家庭问题所带来的压力。(箴言17:17)跟基督徒家庭来往,也能让你看到正常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减少你的家庭给你的负面影响。
寻求帮助向一个成熟的、你可以信任的成年人倾诉,会对你大有帮助。会众的长老很乐意帮助你。圣经说他们“有如避风之所和避暴雨之处,像河流在干旱之地,又像大磐石的影子在久旱疲乏之地”。(以赛亚书32:2)所以,你可以请他们安慰你,给你劝告,不用害怕或不好意思。
上面六个方法,你打算先用哪一个?请写下来。........
你可能改变不了家里的情况,但你可以让自己不要受到太大的影响。与其试图改变父亲,不如努力改变你自己,因为你能够控制自己。使徒保罗说,要“不断努力,完成使你们得救的工作”。(腓立比书2:12)如果你这样做,你就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说不定还能推动父亲寻求帮助,戒酒或戒毒。
下一章会说什么呢?
爸妈常常吵架,你该怎么办呢?你怎样才能应付焦虑不安的感觉?
[脚注]
a 如果你的父母是酒徒,并且虐待你,你就应该向人求助。要告诉一个你信赖的成年人。如果你是个耶和华见证人,你可以告诉会众的长老或一个成熟的基督徒。
b 这里假定酗酒或吸毒的人是男性,但如果是女性,情况也一样。
重点经文
“人洞悉事理,就不轻易发怒”。——箴言19:11
建议
不要憎恨父母,而是要恨恶他们错误的行为,这才是对的。(箴言8:13;犹大书23)
你可知道……?
在圣经里,“孝敬”一词有时仅是指承认合法的权威。(以弗所书6:1,2)因此,圣经说你要孝敬父母,这并不是说你要赞同父母一切的行为。
我要这么做!
如果爸妈辱骂我或虐待我,我就要这么做:........
为了劝爸妈向人寻求帮助,我可以这么做:........
关于这一章,我想问爸妈的问题是:........
请想一想……
● 为什么有些人会酗酒或吸毒?
● 为什么你不用为父母醉酒或吸毒承担责任?
● 你面对的情况有哪些方面是你能够控制的?你可以怎么做?
[第192页的精选语句]
“我知道,自己以后可能还得应付爸妈给我带来的难堪,但我也知道,只要仰赖耶和华,他就会给我力量,帮助我忍耐下去。”——麦克斯韦尔
[第198页的附栏]
如果父母不再事奉耶和华
如果你的父母不再按照圣经的标准生活,甚至公开说不想继续做基督徒,你可以怎么做呢?
● 要知道,耶和华不会因为你父母的行为而责怪你。圣经说:“各人都要为自己的事向上帝交账。”(罗马书14:12)
● 不要跟那些处境比自己好的年轻人相比。(加拉太书5:26)一个被父亲抛弃的年轻人说:“不要老是觉得自己的情况不如别人,要多想想怎样应付问题,这样做会更有用。”
● 如果父母的标准常常改变,也要继续尊重他们。只要他们的吩咐跟上帝的标准没有冲突,就要服从。耶和华要求做儿女的要孝敬父母,不管父母是不是基督徒。(以弗所书6:1-3)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你还是孝敬和服从他们,你就是真的爱耶和华了。(约翰一书5:3)
● 要跟基督徒会众密切来往。会众是个属灵的大家庭,能够给你安慰。(马可福音10:30)戴维的父亲不再事奉耶和华,戴维曾担心会众的成员会因而避开他和其他家人,但后来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他说:“弟兄姊妹对我们很好,没有排斥我们,这使我深信会众真的很关心我们。”
[第194页的图片]
你把父亲的酒瘾或毒瘾看成是一种创伤,使他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就不会对他期望过高
-
-
好榜样——希西家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第2册)
-
-
好榜样——希西家
希西家正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捩点。他才25岁,就当上犹大国的王。希西家会成为一个怎么样的王呢?希西家的父亲亚哈斯是个伪君子,悖逆耶和华,到死也没悔改。他鼓吹异教崇拜,还至少把一个儿子烧死,献给异教的神。(历代志下28:1-4)现在希西家作王了,他会不会犯父亲犯过的错呢?虽然父亲作恶多端,但希西家并不觉得自己一定会犯父亲犯过的错,更没有放弃崇拜耶和华。事实上,希西家一直“紧紧依附耶和华”。(列王纪下18:6)
你的父母因为你崇拜耶和华而嘲笑你吗?他们说话刻薄,对你很不仁慈,使你很难受吗?他们有没有某种恶习呢?如果有,你不一定要跟他们一样!希西家没有让恶劣的家庭环境毁掉自己的一生。后来,他成为一位贤君,“在他以前或以后的犹大王中,没有一个像他”那么贤能。(列王纪下18:5)所以,无论家庭环境如何恶劣,只要你像希西家一样“紧紧依附耶和华”,你也能够享有美满的人生。
-
-
爸妈吵架时,我该怎么办?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第2册)
-
-
第24章
爸妈吵架时,我该怎么办?
你的父母当着你的面吵过架吗?如果有,他们最常为什么事吵架?
□ 金钱
□ 家里的事
□ 亲戚
□ 你
你想告诉父母,他们吵架对你有什么影响吗?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下面。
........
父母吵架,你也很难不受影响。毕竟他们都是你所爱、所倚靠的人。因此,听见他们争吵,你也许会觉得很难受,并且跟玛丽有一样的感觉,玛丽说:“爸妈看来不尊重对方时,我也很难尊重他们。”
看到父母吵架,你就意识到一个事实:他们不像你所想的那么完美。这令你觉得痛苦,也可能会令你产生种种忧虑。如果父母经常争吵或者激烈地争吵,你也许会担心他们的婚姻是否快要破裂。玛丽说:“我听到爸妈吵架,就担心他们会离婚,而我就得选择要跟谁一起生活。我也担心自己会跟兄弟姐妹分开。”
为什么父母会争吵?他们吵架时,你又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父母会争吵
基本上,你的父母可能一直都努力“用爱心彼此包容”。(以弗所书4:2)但圣经说:“所有人都犯了罪,不能完全反映上帝的荣耀。”(罗马书3:23)你的父母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有时也会生对方气,甚至吵起架来,这一点也不奇怪。
另外,要记得我们正生活在“难以应付的非常时期”。(提摩太后书3:1)出外谋生、支付家庭开销、应付工作压力,这些因素都会使婚姻关系变得紧张。如果父母双方都要上班,那么到底谁来做家务、做哪些家务,也可能会成为争执的导火线。
你可以放心,即使你的父母有时意见不同,这并不表示他们的婚姻快要破裂。虽然他们对某些事的看法不一样,但很可能还是爱着对方的。
举个例,你是否曾经跟几个好朋友一起看电影,看完后大家对影片都有不同的看法呢?这是可能的,不是吗?就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亲密,对某些事情的看法也可能有所不同,你爸妈也可能是这样。他们也许都关心家里的经济状况,但对于怎样花钱,却有不同的意见。或者两人都想计划全家一起度假,但对于怎样才算松弛身心,却有不同的看法。又或者,他们都希望你有好的学业成绩,但对于该用什么方法帮助你,却有不同的意见。
要记得,两个人不一定要对所有事情的看法都一样,才能保持和睦。就算两个人很爱对方,有时也会对事情有不同的看法。虽然如此,听到父母争执,你也许还是会觉得很难受。要是这样,你可以做些什么或说些什么来应付这种情况呢?
你可以怎么做
尊重父母如果父母常常争吵,你就很容易对他们不满。毕竟,他们应该为你树立榜样,而不是反过来要你为他们树立榜样。不过,如果你不尊敬父母,就只会使家庭关系更加紧张。更重要的是,耶和华上帝吩咐你要孝敬和服从父母,即使这样做并不容易,你也要听从上帝的吩咐。(出埃及记20:12;箴言30:17)
如果父母争执的事情跟你有直接关系,你该怎么办呢?比如,假设你父母其中一方是耶和华见证人,另一方则不是。当你决定跟基督徒的父亲或母亲一起崇拜上帝时, 也许会使父母失和。(马太福音10:34-37)你向非基督徒的一方表明立场时,要“态度温和,深深尊重”他(她)。你这样做,也许能使他(她)日后改变过来。(彼得前书3:15)
不要偏袒任何一方假设父母争执的事跟你无关,但他们要你决定支持哪一方,你该怎么做呢?尽可能不要偏袒任何一方。也许你可以这样说:“爸,妈,你们两个我都爱,但请不要问我谁对谁错。这件事你们还是自己解决吧。”你这样温和得体地说,就不致介入他们的争论。
跟父母沟通要让父母知道,你对他们吵架有什么感觉。想想他们在什么时候会愿意听你说话,然后在那个时候,以尊敬的态度告诉他们,他们争吵令你多么担忧、生气甚至害怕。(箴言15:23;歌罗西书4:6)
千万不要做的事
不要充当婚姻顾问你还年轻,根本没有能力解决父母的纷争。打个比方:假设你搭乘一架小型飞机,听见飞机的正副驾驶员吵起来,你自然会有点担忧。但如果你自以为是,去指挥驾驶员怎么驾驶飞机,甚至试图操纵飞机,会有什么结果呢?
同样,你介入父母的纷争,试图解决他们的问题,可能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圣经说:“僭越狂妄的只惹争斗,跟人商议的却有智慧。”(箴言13:10)你的父母自己商量讨论,很可能会想到更好的解决方法。(箴言25:9)
不要加入争吵两个人吵闹已经够糟的了,不要再火上加油。也许你很想插嘴,但要记得,解决争端的责任在你父母,而不在你。因此,要尽力听从圣经的劝告,不要去管他们的事。(彼得前书4:15)不要加入父母的“战局”。
不要使父母对立有些年轻人令父母产生对立的情况,间接导致他们争吵。当妈妈不许他们做某件事时,他们就央求爸爸答应他们。如果你试图耍手段来摆布父母,你可能暂时会得到多一点自由,但长远来说,这样做只会使家庭纷争持续得更久。
不要让父母的行为影响你一个叫彼得的年轻人,因为父亲恶待家人而报复他,后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符合基督徒的原则。彼得说:“我就是想伤害他。他这样对待妈妈、妹妹和我,我真的恨透了他。”但没过多久,彼得就不得不承担自己所造成的恶果。你从这件事学到什么呢?不好的行为只会使家庭问题更加严重。(加拉太书6:7)
这一章提到的建议,哪些是你须要格外努力去实行的?请写在下面。........
你无法使父母不再争吵,这是肯定的。但你可以放心,耶和华能帮助你应付这种情况,不再因父母不和而担心苦恼。(腓立比书4:6,7;彼得前书5:7)
要尽量按照上面的建议去做。一段时间以后,你的父母也许会认真考虑怎样解决他们的问题,说不定甚至不再吵架了,谁知道呢?
下一章会说什么呢?
如果你生活在单亲家庭里,你可以怎样应付种种困难呢?
重点经文
“你们的话要时刻带着恩慈”。——歌罗西书4:6
建议
如果你的父母常常争吵,你可以用尊敬的态度劝他们寻求帮助。
你可知道……?
即使两个人很相爱,有时也可能观点不一致。
我要这么做!
如果爸妈开始吵架,我就这么做:........
如果爸妈问我要支持哪一方,我就这么说:........
关于这一章,我想问爸妈的问题是:........
请想一想……
● 为什么有些父母会吵架?
● 为什么你不用为父母的问题负责?
● 你可以从父母的行为学到什么?
[第201页的精选语句]
“我知道爸妈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也像我一样会碰到困难。我明白这一点,他们争吵时我就不会害怕了。”——凯希
[第206,207页的附栏或图片]
父母分居或离婚,该怎么办?
如果你的父母分居或离婚,你可能会觉得很伤心。不过,你该怎么做才对呢?请看看以下的建议:
● 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父母要分开,也许你的第一个反应是:想办法帮助父母和好。安妮说:“爸妈离婚后,有时还会一起带我们出去。姐姐和我会悄悄地说:‘我们跑到前头,让他们单独待在一起。’但这样做看来没什么用,他们还是没有复合。”
箴言13:12说:“期待的事迟迟不来,叫人忧心如病”。要减轻伤痛,你就要记得:父母要怎样做,不是你所能控制的。他们分开不是你造成的,而你也不大可能充当他们的和事佬,使他们复合。(箴言26:17)
● 不要怀恨在心。如果你对父母一方或双方生气,并怀恨在心,长远来说,这可能会令你自己受伤害。汤姆12岁时就有这样的感觉,他说:“我真的很生爸爸的气。我不想用‘恨’这个字,可是我真的非常讨厌他。我觉得,既然他决定离开我们,就根本谈不上关心我们。”
虽然如此,父母婚姻失败,通常双方都有责任,很少可能只是一方的错。其实,你父母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或者婚姻为什么会破裂,他们很可能都没有跟你说清楚。也许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所以,既然你对事情了解得不全面,就不要下定论。(箴言18:13)当然,你感到气愤是在所难免的,你难过一段时间也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你一直生气,甚至想要报复父母,这样就会渐渐损害你的品格。圣经的劝告很有道理:“你要压抑怒气,离弃烈怒”。(诗篇37:8)
● 要看清事实。有些年轻人非但不憎恨抛弃家庭的父亲或母亲,反而走另一个极端,对他(她)十分推崇,几乎奉为偶像。比如说,有个父亲经常醉酒,生活放荡,还一次又一次地抛弃家庭,最后跟妻子离了婚。然而,他的儿子说由于某种原因,自己当时对父亲十分敬佩,几乎达到崇拜的地步!
这种对父母的盲目崇拜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在某个国家,父母离异的孩子中,大约百分之90都跟母亲生活。所以,天天照顾孩子、管教孩子的责任就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虽然父亲会支付抚养费,但通常离婚后母亲的经济状况还是大不如前。所以,孩子跟妈妈一起生活,花钱要算计,还得听她的话,要怎么做或不可以怎么做。另一方面,做父亲的在离婚后经济状况可能会改善。孩子去探望爸爸时,常常会得到很多礼物,玩得很开心。遗憾的是,有些年轻人离开基督徒的父亲或母亲,转而跟不是信徒的一方生活,因为他(她)的经济条件更好,对孩子更宽容。(箴言19:4)
如果你也想做这样的决定,就要想想什么事更为重要。别忘记:你需要道德上的指引和管教,而正确的指引和管教会深深影响你的品格和生活素质,这样的益处是任何东西都不能相比的。(箴言4:13)
[第202,203页的图片]
年轻人告诉父母怎样解决他们的纷争,就好像乘客教飞机驾驶员怎样驾驶飞机一样
-
-
在单亲家庭生活,也能快乐吗?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第2册)
-
-
第25章
在单亲家庭生活,也能快乐吗?
“如果家里有爸爸也有妈妈,孩子就可以有自己的房间,可以买新衣服。但我没有自己的房间,也很少买自己喜欢的衣服。妈妈说她买不起。妈妈上班时,我得做好多家务,觉得自己就像个女佣一样。我的童年生活好像少了些什么。”——莎伦达,13岁
孩子能得到双亲的关爱,当然是最理想的。父母一起养育孩子,通常能给孩子更多指引、保护和扶持。圣经说:“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两个人合作效果更好。”(传道书4:9,《现代中文译本》)
尽管如此,今天双亲家庭简直就像濒临绝种的动物一样,越来越少,面临消失的危险。比如在美国,超过半数的孩子在18岁之前,会有一段时间生活在单亲家庭里。
虽然单亲家庭很普遍,有些在单亲家庭生活的年轻人还是会感到自卑。有些则觉得,在单亲家庭生活压力很大,难题又多,叫他们受不了。如果你也是由单亲抚养,你面对什么样的压力呢?请写下最困扰你的问题。
........
你得不到父母其中一方的关爱和照顾,生活就注定不会快乐吗?当然不是!你快不快乐,主要取决于你怎样看自己的情况。箴言15:15说:“对于凄苦的人,天天都是坏日子;心里愉快的人,却好像常享宴席。”你从这节经文看出什么呢?人的心境愉不愉快,常常是由他的生活态度而不是由际遇决定的。因此,你生活在单亲家庭里,还是可以“心里愉快”的。你可以怎么做呢?
克服消极的情绪
首先,如果别人说了些令你难受的话,要尽可能以平常心看待,不要放在心上。有些老师一点也不同情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学生,对他们说些很刻薄的话。有些老师更认为,这些学生犯任何错误,都是因为家庭环境不正常的缘故。但你可以问问自己:“说这些话的人,真的了解我和我的家庭吗?还是他们只是听别人这么说单亲家庭,就对我说那些话呢?”
值得留意的是,“孤儿”这个词在圣经里出现了很多次,但没有一次带有贬义。事实上,几乎所有出现“孤儿”这个词的经节,都表明耶和华特别关心由单亲抚养的孩子。a
另一方面,有些人出于好意,跟你说话时可能过于小心。比如,他们会避免使用“父亲”“婚姻”“离婚”或“死亡”等字眼,担心你听到会不高兴或觉得不舒服。他们这样做真的会使你觉得不舒服吗?如果是这样,你可以婉转地跟他们说,他们的担心是不必要的。14岁的托尼从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他说,有些人跟他说话时会避免使用某些词语,他就刻意把那些词说出来。他说:“我想让他们知道,虽然我生活在单亲家庭里,但我没有因为这样而感到自卑。”
要面对现实
要是你的父母离了婚,或者你深爱的父母一方去世,你会感到悲伤、失落,这是很自然的。不过,你还是得面对现实。圣经劝告我们:“不要说:‘为什么以前的日子比现在好?’”(传道书7:10)莎拉现在13岁,父母在她10岁时离婚了。莎拉说:“不要老想着生活本可以好一点,老想着现在的情况很糟而闷闷不乐。不要以为自己有难题是因为生活在单亲家庭里,也不要以为双亲家庭的孩子就很快乐,一点困难也没有。”她说得对。虽然双亲家庭比较理想,但也不是没有难题的。
不妨把你的家人看作是一只小船上的船员。所有船员都在船上,那当然最好了。但单亲家庭就好比少了一个船员的小船,其他船员得努力一点。这是不是说,小船就不会到达目的地呢?当然不是!只要其他船员齐心合力,小船就会继续前行,并到达目的地。同样,就算是单亲家庭,只要家人同舟共济,也能生活得快乐。
你负起自己的责任了吗?
为了负起自己的责任,跟其他家人同舟共济,你可以做些什么呢?请看看以下三个建议:
学会节俭大多数单亲家庭都很小心花钱。你可以怎样做,以帮助家里节省开支呢?上文提到的托尼说:“有些同学要父母买名牌的运动鞋和衣服给他们,没有这些东西他们就不上学。我没有最时髦的名牌衣服,但我穿得干净整齐,也很爱惜自己的东西。妈妈已经尽力照顾我,我不想给她增加更多负担。”只要你付出一点努力,就能像使徒保罗一样,他说:“我已经学会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知足。……无论什么事、什么情况,我都学会秘诀,懂得应付。”(腓立比书4:11,12)
除了要减少花钱,也要避免浪费。(约翰福音6:12)罗得尼这个年轻人说:“我在家里很小心,免得把东西打破或放错地方,因为修理或换新东西要花钱。电器或电灯不用时,我就关掉。这样做可以减少电费。”
主动帮忙很多单亲家长都不要孩子遵守家规或帮忙做家务。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觉得,孩子已经失去爸爸或妈妈,应该让孩子生活得舒服一点,好补偿孩子。他们也许这样想:“我不要孩子再失去其他生活乐趣了。”
可能你会利用爸爸或妈妈内疚的心理,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比如不用做家务、不用守家规。但你这样做,只会增加爸爸或妈妈的负担。所以,何不主动分担一些家务呢?请看看托尼,他很乐意分担家务。他说:“妈妈在医院工作,她的工作服需要烫平,我就帮她烫好。”烫衣服不是女人的事吗?托尼说:“有的人会这样想。不过因为可以帮妈妈,所以我就做了。”
表示感激除了帮忙做家务,你还可以向爸爸(妈妈)表示感激,这样做会令他(她)感到很欣慰。一个单亲妈妈说:“有时候,工作上碰到很多问题,下班时情绪很低落,满脑子烦人的事,但一回到家里,就发现女儿已经把碗筷摆好,开始做晚饭了。”她又说:“儿子就搂着我,抱抱我。”儿女这么体贴,她有什么感觉呢?她说:“我的心情又好起来了。”
以上三点,哪一点是你要格外努力去做的呢?请写下来。........
在单亲家庭生活,你有机会培养一些好品质,比如体恤别人,为别人着想,负责可靠等。另外,耶稣说:“施与比接受更快乐。”(使徒行传20:35)如果你主动为爸爸(妈妈)做些事,帮他(她)一点忙,你就会觉得非常快乐。
当然,有时你还是会想,如果有爸爸也有妈妈就好了。虽然这样,你还是可以学会应付问题,令生活好过一点的。妮雅就有这样的体会。她说:“爸爸死后,有人跟我说,‘你的生活快不快乐,是由你自己决定的’。这句话我一直牢牢记着,提醒我不必因为境况不如意,就认定自己不会快乐。”你也应该有这样的观点态度。要记得,你快不快乐不在于你的处境,而是在于你怎样看和应付自己的处境。
请看《青年人问一》第4章,读读更多有关的资料
[脚注]
a 请读读申命记24:19-21和诗篇68:5。
重点经文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及别人的事。”——腓立比书2:4
建议
如果你觉得爸爸(妈妈)要你做的事情太多,你做不来,你可以婉转地建议他(她)试试下面的方法:
● 写下每个家人必须做的家务。
● 有需要的话,重新分配家务,比较能干的家人可以多做一点。
你可知道……?
生活在单亲家庭的你,如果愿意在家里分担一些责任,就会比那些生活在双亲家庭的年轻人更快成熟,因为通常他们要负的责任没那么多。
我要这么做!
为了克服消极的情绪,我要这么做:........
如果周围的人对我说话时太小心,避免刺激我,我就会这么说:........
关于这一章,我想问爸妈的问题是:........
请想一想……
● 为什么有些人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偏见?
● 为什么你的爸爸(妈妈)可能不想要你帮忙做家务?
● 你可以怎样让爸爸(妈妈)知道你很感激他(她)?
[第211页的精选语句]
“爸妈离婚后,我和妈妈可以好好交谈,我们就变得很亲密。”——梅乐妮
[第210,211页的图片]
小船少了一个船员,其他船员只要齐心合力,还是可以继续前进;单亲家庭少了一个家人,其他家人只要团结合作,也可以活得快乐
-
-
我的笔记——父母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第2册)
-
-
第6部分
我的笔记——父母
在家里,你面对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你觉得这个问题最难应付?请写下来。
........
看过这部分后,你打算怎样应付刚才写下来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