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果民主共和国(金沙萨)2004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
更多海外传道员抵达
60年代,组织抓紧机会派海外传道员到刚果,首先在金沙萨设立了一个面积不大的海外传道员之家。1964年3月,海外传道员基塞尔和妻子马德琳从加拿大抵达。四十年后,他们仍然忠心耿耿地在金沙萨伯特利服务。
有些在60年代晚期抵达的海外传道员,现今在其他国家居住。1965年,博古斯弟兄和妻子伯莎在海地服务了一段时期之后,被派到刚果来。博古斯弟兄曾是周游监督,后来由于健康欠佳,在1971年返回美国。1965年尾,波特奇和妻子芭芭拉加入了海外传道员的行列。目前他们在英国伯特利服务。1966年,史密斯和妻子安被派到刚果,主要在加丹加省服务。后来由于传道工作受禁止,他们在1986年被调到肯尼亚去。来自德国的托克是基列学校第44届的毕业生,以监督身份奉派到刚果探访各群会众。工作受禁止后,他被调到肯尼亚去,现今是埃塞俄比亚分部委员会的统筹者。夏普和妻子苏珊是基列学校第47届的毕业生,1969年被派到刚果工作。他们遭递解出境后被派往赞比亚,至今仍在首都卢萨卡服务。还有一些海外传道员给调到西非的其他国家去。其中一对夫妇是斯帕利奇和妻子凯迪,后来他们因飞机失事罹难。这个惨剧令所有认识他们的人都十分伤痛。
1966年,分部设立了金沙萨以外的第一个海外传道员之家,位于刚果东南部的卢本巴希。后来,有其他海外传道员之家在卢本巴希西北部的科卢韦齐和开赛省的卡南加(当时称为路路阿堡)相继设立。海外传道员是会众的中流砥柱,帮助弟兄在生活上实践真理。例如在开赛省,弟兄当中仍然存有部落的竞争精神。既然海外传道员并非来自任何部落,他们能够在难题发生时为弟兄仲裁,在处理案件时行事公正、不偏不倚。
从1968至1986年,曾有60多个海外传道员在国内不同地区服务。有些曾在美国的守望台基列圣经学校进修,另一些则在德国的基列分校接受过培训。除此之外,有些说法语的先驱直接到刚果参与海外传道工作。许多海外传道员学会了当地的语言,大家都努力以王国好消息安慰地区里的人。
-
-
刚果民主共和国(金沙萨)2004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
请读读一位海外传道员怎样描述60年代后期的聚会所。
“我们的目的地是利奥波德维尔的一栋王国聚会所。我们沿着一条夹在水泥房子之间的小路前行,后面有一群小孩跟着我们。最后我们来到一个院子,四周有水泥墙围着。聚会所就在一所房子后面,房子是弟兄的。聚会所是四面通风的,当时弟兄正在练习唱王国诗歌。听见他们的歌声,我们十分兴奋!他们唱诗时全情投入,十分感人。聚会所的房子幸好有树荫覆盖,不致受猛烈的阳光暴晒。那里大约有200个座位。讲台是水泥的,讲者如果身材较高,在台上就得稍稍弯下腰。讲台旁边放着几盆植物。屋顶用波纹铁铺成。墙上挂着布告板,展示分部来信和聚会程序表。还有一张用来摆放书刊的桌子。聚会所备有煤油灯,让弟兄在晚上也可以举行聚会。我们离去时,小孩仍在外面,尾随着我们回到大路上。
“我们继续前行,深入刚果内陆。我们来到一个由茅舍组成的村庄,看到村里有一间王国聚会所,房子由九条柱子支撑,房顶铺着厚厚的茅草。聚会所里挖了好些从房子一边伸延到另一边的长沟。听众坐在地上,双脚放进沟里。我们也试试这样坐,原来并不吃力。讲台上方挂着一个牌子,用当地文字写着‘王国聚会所’几个字。大约有30人出席聚会,估计只有一半是传道员。他们会唱不少首王国诗歌。虽然他们的歌唱技巧不怎么好,但大家都全神投入,引吭高歌。
“接着我们向北部进发,来到一个村落,停下车来,遥望村内,看见一些茅屋。不远有一栋与众不同的房子,是用粗竹建成的,十分坚固。竹墙上有门和窗,房顶用茅草盖成。房子前面有一块整洁的草地,小径旁竖着一个细小的牌子,写着‘耶和华见证人’几个字。我们沿着小径走到王国聚会所,弟兄们欢欢喜喜地出来迎接我们。进了聚会所,我们留意到座位是把一排竹竿固定在直立的竹棒上。幸好王国聚会所的屋顶不漏水,不然就麻烦了。因为雨水滴在竹棒上,竹棒就会生根,迅速长高。这样,长凳的高度就不仅是30厘米了。有一个布告板展示各聚会的举行时间和分部来信。另外有一张用竹片和芦苇扎成的桌子,摆着供弟兄领取的书刊。
“我们向南进发,在日落时分来到加丹加省。这里清凉得多,要加衣才行。我们抵达一个村落,走近王国聚会所时,听见弟兄在唱诗歌。村里的弟兄一般都没有手表,他们看看太阳的位置,就知道聚会的时候到了。谁先抵达聚会所就先开始唱诗歌,等大部分人来了,聚会才开始。我们跟大伙儿坐在一起,长凳是用锯开一半的树干做成的。书刊放在一个旧橱柜里,但不可以放很久,因为有蟑螂和白蚁。聚会结束后,弟兄请我们参观聚会所。聚会所的墙是用芦苇秆绑扎细树枝,再涂上泥建成的。防水的屋顶则用茅草盖成。”
-
-
刚果民主共和国(金沙萨)2004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
[第200-202页的附栏或图片]
迈克尔·波特奇自述
出生年份:1939年
受浸年份:1956年
简介:波特奇和妻子芭芭拉在刚果服务了29年,现于英国的伯特利。波特奇是伦敦林加拉语会众的长老。
我们在刚果服务,首先要克服的是语言障碍,我们先要学会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刚果的官方语言),但这只是起头而已。在加丹加,我们要学斯瓦希里语;在卡南加,我们要精通奇卢伯语;当被派到金沙萨后,我们要学林加拉语。
以上的训练证明对我们大有造益。首先,当地的弟兄看到我们努力以他们的语言跟他们说话,对我们的感觉尤其亲切。他们也看出我们这样做是基于无私的爱和关怀。学会当地语言的另一个好处,是令传道工作的果效更好。当住户听到我们讲他们的语言,起初通常是惊讶,然后是喜悦。他们都尊重我们,要听听我们打算说什么。
当我们要远行作区域探访时,对当地语言的了解,帮助我们避开一些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势。军方或政党设置的路障通常是危险之处,因为他们可以随意在那里敲诈路人,外国人尤其是他们认为容易下手的有利目标。当我们在路障前被截停时,我们会以当地语言问候士兵,他们顿时感到错愕,不敢贸然勒索我们。然后他们会问我们是什么人,由于我们不是只懂用当地语言打个招呼,而是能够清楚解释我们的工作性质。他们通常都反应友善,也向我们索取书刊,并说愿我们蒙上帝赐福,一路平安。
非洲弟兄们所显出的真爱和自我牺牲精神,常常令我们感动不已。有多年时间,刚果是个一党专政的国家,在政治上保持中立的人,例如耶和华见证人,会特别受人歧视,有时甚至受到猛烈的反对。我们就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驾着吉普车探访各个分区,及在大会里发表演讲。
我还记得某个大会发生的一件事。那天是大会的最后一天,正在举行傍晚的节目,当地政党首长走到会场后台,他喝醉了酒,恶言漫骂在场的人,并坚持要到台上,告诉所有人必须购买党员证。我们一口拒绝,他就勃然大怒,更高声尖叫和辱骂我们,说耶和华见证人反政府,应该全部拉去坐牢。有些弟兄设法劝他离开,虽然最后他肯离去,却扬言要到行政官员那里告发我们,然后回来烧毁我们的吉普车,再放火烧掉我们的茅屋。我们知道这次可不是闹着玩。
弟兄们没有怕得四散而逃,还团结地与我们一起,实在令人喜出望外!他们鼓励我们要信赖耶和华,把事情交在他手中。他们整晚轮流看守我们的茅屋和吉普车。这次经历令我们十分感动。弟兄们为了保护我们,连生死也置之度外;他们也拒绝支持政党,深知在我们离去后可能会受到残酷对待,也在所不辞。我们在刚果工作多年,感受到弟兄姊妹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基督徒友爱,以及热切的关怀,实在令人永志不忘。
[第211-213页的附栏或图片]
特伦斯·莱瑟姆自述
出生年份:1945年
受浸年份:1964年
简介:从事海外传道12年,能操法语、林加拉语、斯瓦希里语。现在跟妻子和两个儿女在西班牙服务。
1969年,我和诺尔斯乘机飞往基桑加尼。基桑加尼是刚果首都东北面的一个省, 人口约23万。
到机场迎接我们的,除了少数传道员外,还有大群对圣经感兴趣的人。他们都热情地欢迎我们,又带来很多礼物,有木瓜、菠萝和香蕉等,其中一些热带水果我们从未见过。有些还拿了活鸡和乌龟来。齐卡卡亲切地接待我们到他家暂住。稍后,我们租了一间平房,渐渐安顿下来。后来福纳弟兄和妻子玛丽,以及埃文斯弟兄和妻子玛丽莲加入我们的行列,我们真是乐不可支!我们一起粉饰基桑加尼的首间海外传道员之家。我们清除了房子周围高高的野草和葡萄藤,又赶走两只在阁楼发现的麝猫。之后,巴恩斯弟兄和妻子安妮,连同哈克尼斯姊妹加入海外传道员之家。后来,我跟哈克尼斯结了婚。
在基桑加尼,人们友善好客。我们传道的头四年,学晓了林加拉语和欺瓦希里语,这消除了我们跟当地人的隔膜。那里的圣经学生实在使人应接不暇,我们从早到晚忙个不了,才能照顾所有圣经学生。在基桑加尼的多年工作期间,我们看着由不足十个传道员的小组,发展成八群会众。
一天,我们驾车沿伊图里河行驶时,留意到附近有一族矮小的俾格米人停留,大家都很想向他们传道。有些学者指出,俾格米人视森林为父母,因为森林能提供食物、衣着,以及让他们栖身。因此,俾格米人认为森林是神圣的。他们相信,借着进行某种仪式,就能跟森林融为一体。仪式的一部分是围着火唱歌跳舞。他们会以一种长木管做的喇叭吹奏音乐,及模仿动物的声音,作为伴奏。
我们深受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游牧民族所吸引。他们一般只在某个地方停留一个月左右。他们所盖的房子是蜂窝形的,只有一个入口。这些房子以树苗和树叶盖建,通常不用两小时就能建成,大小只能容纳几个人蜷曲着身子睡在里面。他们从未见过白种人,有些小孩于是走近我们,好奇地摸我们的皮肤和头发。能够遇上这些友善的人,并向他们传道,令人多么高兴!他们说,以往曾有耶和华见证人从附近的村落前来探访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