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赞比亚
    2006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探访各群会众

      上帝的仆人必须忍耐。(歌罗西书1:24,25)他们当中不少人甘心献出自己,好照料王国事务。探访各群会众的监督是我们的榜样,他们尽力履行作为牧人的职责,本着爱心劳苦,表明他们的确是上帝所赐下的“恩赐”。(以弗所书4:8;帖撒罗尼迦前书1:3)

      20世纪30年代后期,有些胜任的男子受到训练做带务仆人和区域仆人,即今天的分区监督和区域监督。詹姆斯·姆旺戈说:“往各群会众的路并不易走。我们虽然有自行车,但是弟兄却跟我们一起上路,帮我们扛行李,他们徒步行走,需要几天才能到达目的地。我们在每个会众通常会逗留两个星期。”

      “他马上就晕倒了”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弟兄好不容易才能到达僻远的地区。现年八十多岁的鲁滨逊·沙穆卢马曾经跟妻子朱丽安娜一起探访会众。他记得某年雨季遇上一场特大的暴风雨。暴风雨过后,路上一片泥泞,泥浆竟然深至腰间!他们只好蹬着车子辗过泥泞。到达下一个会众时,朱丽安娜已经精疲力竭,连喝一口水的力气也没有了。

      伊诺克·奇鲁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既是分区监督也是区域监督。他说:“星期一要上路,是最辛苦的一天。但是,只要我们到达会众,就会忘却路途的疲累。跟弟兄们在一起真叫我们高兴。”

      除了路途遥远和艰辛,弟兄们还会遇到别的障碍。有一次,兰普·基森加探访北部的会众,两个弟兄陪他上路。路上尘土飞扬,他们远远看见一头动物。基森加弟兄说:“两个弟兄都看不清楚是什么动物。它好像一条狗坐在路边。我问他们:‘能看出是什么吗?’一个弟兄认出是狮子的形状。他惊叫起来,之后马上就晕倒了。我们决定留在原地一会儿,等狮子返回树丛里。”

      约翰·雅松和妻子凯在赞比亚服务26年,其中有几年从事区域探访的工作。他们学会在汽车出现机械故障时保持忍耐。约翰说:“我记得有一次,我们汽车的避震弹簧坏了,但碍于没有配件,又没有人帮忙,只好勉强继续行车,足足走了150多公里。另一次,车子的引擎过热,不得不停下来。我们只能用所带来的食水冷却引擎,最后剩下的水只足够泡一杯茶。我们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又热又累,坐在车里向耶和华祷告,求他帮助我们。下午3点,一辆道路施工车经过,那是当天第一辆经过的汽车。施工队的人看到我们的窘相,就答应拖着我们的车走。于是在天黑前,我们就赶到弟兄的家了。”

      学会信赖耶和华

      在这样的环境里,探访会众的监督学会信赖耶和华上帝和基督徒弟兄,而不是自己的能力和物质资财,因为耶和华上帝和弟兄团体的支持可靠得多。(希伯来书13:5,6)杰弗里·惠勒回想当年,说:“我们从事区域探访工作才三个星期就遇到了麻烦。我们在大会会场准备周末的节目。我从别人那里得到了一个有点问题的便携式煤气炉。那天的天气很热,风又大,我点燃炉灶,火焰猛然蹿上来。不到几分钟,火势就失去了控制。吉普车的前轮着了火,很快整辆车就陷于火海。”

      失去车子已经很惨了,但这还不够。杰弗里说:“我们的衣服全都放在吉普车上一个黑色铁箱里。衣服没有被烧掉,但是被烤得变了样!弟兄上前救出我们的床铺、一件衬衫和打字机。我们真的很感激他们的快速反应!”杰弗里的个人物品全都跟车子一起毁于一旦。他和弟兄本打算两个月不回城里,现在怎么办呢?杰弗里说:“一个弟兄借给我领带,我就穿着橡胶套鞋发表公众演讲。弟兄们尽力安慰我这个缺乏经验的区域监督,最后大家都熬过来了。”

      蛇爬不到的床铺

      会众“努力表现好客精神”,显出爱心和关怀,强化了区域监督和分区监督以及他们妻子的信心,使他们继续献出自己为弟兄服务。会众的弟兄姊妹虽然物质资财不多,但是乐意向探访的分区监督和区域监督提供食宿,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他们的善行深受赏识。(罗马书12:13;箴言15:17)

      虽然为探访会众的监督准备的食宿都是最基本的东西,但都是怀着爱心而做的。弗雷德·卡希莫图是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分区监督,记得某个晚上到达赞比亚北部省的一个村庄。弟兄姊妹热情欢迎他们。他们全都进了一间小屋子,弟兄把他们的行李放在一张约1.5米高的大桌子上。很晚了,卡希莫图弟兄问:“今晚我可以睡在哪里呢?”

      弟兄们指着那张大桌子回答说:“就是这床铺。”原来因为很多蛇出没,弟兄们特制了一张比较安全的床,还铺上草做的床垫。卡希莫图弟兄晚上就在那里过夜。

      在乡村,农产品常常用来做礼物。杰弗里·惠勒弟兄微笑着想起往事,说:“有一次,弟兄姊妹给了我们一只鸡。天黑前我们把鸡放在茅厕的一根木头上。但是这个傻东西跳来跳去,失足跌进了茅坑。我们想方设法用一个锄头把它捞了上来。我太太用热肥皂水洗刷,还用了很多消毒剂。周末我就把它煮了吃了,味道还很不错!”

      雅松夫妇也得到这样慷慨的馈赠。约翰说:“弟兄姊妹不止一次送活鸡给我们。我们有个小篮子,在探访时我们会带上一只母鸡。这只母鸡每天早上生一个鸡蛋,所以我们不想把它吃掉。我们整理行装到一个新的地方,它就知道要跟我们一起上路。”

      电影

      1954年开始,上帝的组织制作了《新世界社会的活动》和其他几部影片,好推广圣经教育工作。当时分部的一个报告说:“影片激励许多人尽力向人传道和为会众服务。”有一次影片播完后,在拆除会场的时候,有些人就采用了这样的口号:“我们要像‘新世界社会的活动’那样。”意思是,“鼓足干劲!”电影发行的第一年,有超过四万二千人观看,包括政府官员、教育界人士,他们都表示赞赏。赞比亚有超过一百万人看过这个影片,从而对耶和华见证人和他们的基督徒组织有多一点认识。

      伟恩·约翰逊还记得影片产生良好的效果。他说:“影片吸引了老远的人前来观看,帮助他们认识耶和华的组织。影片播放的过程中,常常响起热烈持久的掌声。”

      有一个时期,分区大会的星期六晚上有个特别节目,就是播放影片。对住在乡间的人来说,这是个高兴的场合。这个安排收到很不错的效果,虽然观众不了解外间的生活,有时误会了影片里某些场景。例如有个场景描述人群从纽约市地铁站出来,许多人以为那是复活的场面!不管怎样,影片帮助人们更加认识耶和华见证人。但时移世易,随着争取独立的呼声越来越响亮,很多赞比亚人倒过来仇视耶和华见证人。会众也好,奉派探访会众的监督也好,都面对困难的情势,而需要培养更大的忍耐。

      党员干预

      1964年10月24日,北罗得西亚摆脱英国的统治取得独立,成立了赞比亚共和国。这段时期的局势非常紧张。耶和华见证人严守中立,被曲解为支持殖民统治。

      兰普·基森加回忆起当时探访班韦乌卢湖地区的情景,他本来打算乘船到一些岛上探访以捕鱼为生的见证人。他首先乘公车到湖边。下车后,有些政党的人要求他出示党员证。他当然没有党员证,于是他们拿走他的手提箱。有个人看到箱子上“守望台”的字样,就大声吹口哨,又喊叫:“守望台!守望台!”

      一个官员恐怕引起骚乱,就把兰普连同手提箱一起推回车上。一大伙人结集向车子扔石头,掷中了车门、车窗和轮胎。司机加大油门,一路不停地开到90公里远的萨姆菲亚。经过一夜,情况缓和了。第二天,兰普悄悄地上了船,探访湖区的几群人数不多的会众。

      奉派探访会众的监督借着“多多忍耐”,继续表明自己是上帝的仆人。(哥林多后书6:4)凡韦尔·基森加负责探访赞比西河沿岸的会众。他说:“从事探访分区的工作要有全心全意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这个地区,从一群会众到另一群会众,要长时间坐船。木船又破又漏,河里还有河马。它们发怒时,能够咬碎独木舟,就像折断一根枯枝一样。什么帮助凡韦尔坚忍不拔从事探访分区的工作呢?他看着一张会众的照片,脸上露出了笑容。这群会众曾护送他到河岸。凡韦尔认为弟兄姊妹就是推动他坚忍不拔的一个动力来源。他满怀盼望地说:“在这个充满怨愤的世界里,到哪儿去找这么快乐的笑脸呢?”

  • 赞比亚
    2006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第221页的附栏或图片]

      骨瘦如柴

      迈克尔·穆卡努

      出生年份:1928年

      受浸年份:1954年

      简介:曾任分区监督,现为赞比亚伯特利成员。

      我奉派探访某个山区的各群会众,最远去到一个高崖下的山谷。我常受蚊叮之苦,为了逃避蚊虫和骄阳的煎熬,我凌晨一点就起床,摸黑出发,翻山越岭,好探访下一群会众。由于路途遥远,我通常只带轻便的行李,可以吃的东西不多,所以骨瘦如柴。弟兄们担心我挨不了多久,就考虑写信给分部,请求为我换一个工作岗位。他们把想法告诉我,我说:“虽然你们对我很仁慈,但请不要忘记,这份工作是耶和华委派给我的,只有他才能改变万事。就算我真的死去,也不是第一个为耶和华而死的仆人呀!请让我继续服务。要是我死了,只需通知分部的弟兄就行了。”

      三个星期后,我接到新的工作委派。真的,凡事奉耶和华的人,总会碰见困难的,但不该半途而废。耶和华是快乐的上帝,要是他见到自己的仆人受苦,总会做些事情,让他们开开心心地继续事奉他。

      [第223,224页的附栏或图片]

      破除迷信

      哈金斯·穆金加

      出生年份:1954年

      受浸年份:1970年

      简介:以前是分区监督,跟妻子一起探访会众,目前在赞比亚伯特利服务。

      我带着妻子伊达和两岁的儿子探访会众。有一次,我们探访一群会众,受到热烈的欢迎。不知怎的,星期四清晨时分,儿子突然哭个不停。早上8点,我要出门参加传道前的聚会,只好把孩子交给妻子悉心照顾。一小时后,我正跟学生讨论圣经,噩耗突然传来,我的儿子死了!令情况雪上加霜的是,一些弟兄竟说我儿子是被人施了咒。我们尽量以圣经的观点去消除他们的不安,但我儿子的死讯很快就传开了。我向弟兄们解释:虽然撒但的力量强大,却绝不可能胜过耶和华,也不能伤害上帝的仆人。临到各人的事“都在乎时间和不能预见的遭遇”。(传道书9:11)我们不该方寸大乱,妄下结论。

      第二天,我们把儿子埋葬。丧礼结束后,我们照旧举行聚会。这次经历让弟兄们懂得:既不用惧怕邪灵,也不要被迷信思想操控。这次难忘的探访活动完成以后,尽管带着丧失儿子的沉痛心情,我们还是继续上路,探访下一群会众。弟兄姊妹获知我们的遭遇,都很想安慰我们,我们反倒鼓励他们:不要难过,死亡很快就会终止了。

      [第228,229页的附栏或图片]

      鼓起勇气

      伦纳德·穆松达

      出生年份:1955年

      受浸年份:1974年

      简介:自1976年以来,他一直从事全时服务,其间有六年时间探访各群会众,现在是赞比亚伯特利的成员。

      1985年前后,我负责探访赞比亚北部的各群会众。以往,该区的耶和华见证人一直遭受政界人士的反对。我被委任作分区监督,正是锻炼信心和增强勇气的好机会。一天,我们结束传道前的讨论,正准备去邻近的村庄探访。一个弟兄说他听到消息:如果耶和华见证人到那个村子传道,很可能会被全村人毒打。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见证人确实常遭暴民袭击,但到了1985年,还有全村人群起动武的事,的确很难想象。

      听到这个消息,少数传道员害怕不敢去了,但大部分传道员都鼓起勇气,到那个村子去。出乎意料的是,我们那天分发了很多杂志。一些村民友善地跟我们交谈,另一些村民却见到我们就跑。我们见到他们家中火上煮着食物,门也没关。由于部分村民“退避三舍”,我们传道时并没有遇到冲突。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