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惊恐来袭
    警醒!2001年 | 8月22日
    • 惊恐来袭

      “我手上有刀!别作声,不然就杀了你!”

      在明媚的夏日午后,17岁的珍妮a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个公园内滑旱冰。忽然园内的人看来都走光了,珍妮决定离去。她坐在轻便小客车旁脱溜冰鞋时,一个陌生人突然趋前,说了以上叫她心寒的话。这个人抓住珍妮,把她推入轻便小客车内,试图强奸她。珍妮高声呼叫,却无济于事。

      珍妮忆述说:“我感到多么无助。情形好像螳臂当车,我拼命喊叫挣扎,最后我大叫说:‘耶和华啊,求你救救我!’”这个陌生人看来被珍妮的喊叫吓倒,他突然放开珍妮跑掉了。

      那个试图强奸珍妮的人跳上自己的车,珍妮赶紧把自己反锁在小客车内,浑身发抖。她抓住手提无线电话,极力使自己冷静下来。她向警方报案,详细描述了嫌疑犯的汽车和车牌号码。没多久,嫌疑犯就落网了。

      雨过天青?

      是的,不过言之尚早,珍妮的磨难只是刚开始而已。虽然警方和报章赞扬珍妮临危不乱,果敢决断,但她受惊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之后,却感到思想纷乱。珍妮回忆说:“几个星期后,我开始情绪低落,常常心惊肉跳,难以入睡。这种情形延续了好几个星期,我开始无法专心研读,精神也不能集中。我会莫名其妙地惊恐起来。一次,在学校里,一个男同学拍拍我的肩头,想知道当时是什么时候,他的样子看来有点像那个袭击我的人,我几乎被他吓疯了。”

      珍妮说:“我苦恼极了。我跟朋友疏远,心里很是寂寞,情绪就更坏了。我责怪自己竟惹祸上身。以往我很快乐,对人也没有戒心。但出事以后,我觉得从前的我已死去了,我伤心得很。”

      珍妮所经历的苦况,其实是创伤后压力症的典型症状。什么是创伤后压力症?患者饱受煎熬,有什么良方可以减轻痛苦?下一篇文章会探讨这些问题。

      [脚注]

      a 不是真名。

  • 什么是创伤后压力症?
    警醒!2001年 | 8月22日
    • 什么是创伤后压力症?

      多年前,创伤后压力症通常称为“炮弹休克症”或“战斗疲劳症”。研究对象主要是退伍军人。今天情形已大为不同了。即使你不是军人,只要你曾 遭遇不幸,也可能被诊断出害了创伤后压力症。

      不幸的经历包括战争、强奸、车祸不等。美国全国创伤后压力症中心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创伤后压力症患者,一定遭遇过悲惨的事。”这个遭遇“牵涉到身体 受到实际伤害,或安全受到威胁”。

      上文提及的珍妮说:“医生告诉我,突如其来的惊恐原来会使身体一下子分泌大量激素,这类激素触发感官对危险高度警觉。危险过后,激素通常会回复正常水平。但是,患有创伤后压力症的人,激素却维持在高水平。”事情虽已过去,但当时所经历的恐慌却在珍妮的脑海里历久不散,好像一个讨厌的住客,接获搬迁通知后还赖着不肯走。

      如果你受过重大创伤,出现类似的后遗症,你可以放心,不少人也有这样的经历。作家琳达·莱德雷在一本论及强奸的著作里,对创伤后压力症有这样的分析:“一般人遇到非自己能控制的可怕情况,事后害了创伤后压力症,这是很正常的。”

      话虽如此,遭逢不幸的人不一定都会患上这个病。莱德雷说:“1992年的一个调查发现,被强奸后一个星期,百分之94的人得了创伤后压力症;12个星期后,百分之47的人还继续受这种病折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防止性侵犯资源中心,1993年曾协助若干被强奸的妇女。他们发现,当中有半数在一年后,仍然出现创伤后压力症的病征。”

      这些统计数字显示,创伤后压力症比一般人所想象的还要普遍。不同阶层的人碰上各种各样的事时,都可能罹患这病。作家亚历山大·麦克法兰和拉尔斯·韦斯塔说:“最近的研究发现,甚至在太平时期,一般平民百姓也常常遇到意外事故,士兵和战争受害者更不在话下。不幸的经历使他们当中不少人患上创伤后压力症。”有事例表明,接受药物治疗或心脏病发作,也能诱发创伤后压力症。

      上述两位作家说:“创伤后压力症已日趋普遍。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1245个美国青少年中,有百分之23曾在身体上或性方面受到伤害,或曾目击暴力事件,他们每五个就有一个患上创伤后压力症。由此可见,美国大约有107万个青少年害了这个病。”

      如果上述的统计数字正确,这就表明单在一个国家里,已有很多青少年受这种病所苦了!有什么良方能减轻他们,以及世上千千万万患者的痛苦呢?

      有何良方?

      如果你或你所认识的人不幸患了创伤后压力症,不妨参考以下的建议。

      紧守属灵常规。珍妮说:“我经常参加王国聚会所的聚会。就算我无法集中精神,我知道耶和华上帝也很想我参加聚会。会众的弟兄姊妹很爱我,给我很大鼓励。在我整段痛苦的日子里,他们对我关怀备至,我实在刻骨铭心。”珍妮还说:“阅读诗篇对我也很有帮助,诗篇里记录了很多饱经患难的人的祷告。我祷告不知说什么时,这些祷告就好像说出我心中话,我只消说声‘阿们’就是了。”

      务要鼓励受害人。如果你的挚爱亲朋受着可怕的回忆折磨,要体谅他的困难,他并不是反应过激或故意刁难。由于受害人感情麻木,或因为焦虑、愤怒,他很可能对你盛意拳拳的援助无动于衷。千万别放弃!圣经说:“真朋友时刻显出爱心,像兄弟为共患难而生。”——箴言17:17。

      有些做法适得其反,必须避免。这些做法包括吸毒和纵酒。虽然喝酒和吸毒能暂时缓解病况,但到头来只会使情形更糟。纵酒和吸毒的人通常把自己孤立起来,拒绝别人的帮忙,沉迷工作,动辄发怒,饮食漫无节制或过度节制,自暴自弃等等。

      请教胜任的医生。经诊断后,当事人也许并没有患上创伤后压力症。要是真的患上了,医生也能提供有效的疗法。a如果你有上一段所说的问题,要坦白地告诉医生,让他帮助你摆脱这些困难。

      要记住,身体的创伤是首先复原的,但那些得了创伤后压力症的人,身心和灵性都伤痕累累。下一篇文章会讨论,在康复期间,患者可以怎样自我帮助,以及别人能怎样予以援手。文章也会向患者提出希望。

      [脚注]

      a 耶和华见证人并不推荐任何药物疗法或精神疗法。

      [第6页的附栏或图片]

      创伤后压力症的症状

      不少在感情或身体上受过重创的人都觉得,昔日的创痛萦绕心头,自己往往控制或阻止不了,结果可能出现以下情形:

      • 造成创伤的事历历在目,仿佛重现眼前

      • 做噩梦

      • 要是有噪声或有人出乎意料地从后面走上前来,往往给吓个半死

      • 觉得浑身发抖,冒汗

      • 心悸,或呼吸困难

      • 因五官所感觉到的,勾起了伤痛的回忆,而感到困扰

      • 焦虑或恐惧:觉得再度身陷险境,危机一触即发

      • 无法驾驭情绪:一旦给某些人或事勾起伤痛回忆,就突然焦虑、生气或不安起来

      • 精神恍惚,思绪纷乱

      • 难以入睡,或睡不安稳

      • 草木皆兵,时刻提高警觉,以策安全

      • 与他人疏离,或事事无动于衷

      • 不再关心爱护别人,任何事情都无法牵动强烈情绪

      • 觉得周遭的世界很陌生或不真实

      • 对从前喜爱的活动、事物失去兴趣

      • 想不起受创期间发生的重要环节

      • 觉得跟四周的人和事脱了节

      [第5页的图片]

      不同类型的事故都能诱发创伤后压力症

  • 抚平创伤
    警醒!2001年 | 8月22日
    • 抚平创伤

      你也许是个退伍军人,战争的梦魇萦回脑际,使你觉得自己还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你也许曾被丧心病狂的人强奸,可怖的经历使你感到生不如死。你挚爱的人也许在天灾或意外中丧生,叫你悲痛欲绝。

      你可能想,这些情绪最终能平复下来吗?绝对能够!今天,所有受过创伤的人,都能够从上帝的话语圣经寻得安慰。

      忍受创伤

      大约二千年前,使徒保罗饱经患难,性命堪虞。圣经记载了他的若干经历。保罗写道:“我们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们在亚细亚行省所遭遇的患难。当时我们大受压力,力不能胜,几乎丧命,甚至认定自己已经判了死刑。”——哥林多后书1:8,9。

      我们不知道当时实际发生了什么事,但对保罗来说,显然是很大的打击。(哥林多后书11:23-27)保罗怎样应付呢?

      他叙述过在亚细亚行省所受的患难后,写道:“愿称颂归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他是慈悲的父亲,也是赐一切安慰的上帝。我们遭遇各样患难的时候,上帝都安慰我们,好叫我们能用他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遭遇各样患难的人。”——哥林多后书1:3,4。

      不错,上帝乐意扶助受过创伤的人,因为“他是慈悲的父亲,也是赐一切安慰的上帝”。你可以怎样得着安慰呢?

      求助有门

      第一步——主动求助。如果你的情感变得麻木,要记得有些人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那些终于熬过了难关的人,通常很乐意帮助其他人。他们跟使徒保罗一样,在患难中得着上帝安慰后,就用上帝所赐的安慰,去帮助“遭遇各样患难的人”。如果你觉得某个耶和华见证人善解人意,可以找他倾吐心事,不用害怕。耶和华“是赐一切安慰的上帝”,你也可以向他求助。

      恒切祷告。如果你心中怨愤不平,很难向上帝祷告,你可以找长老跟你一起祷告。(雅各书5:14-16)你向耶和华上帝祈祷,要“把一切忧虑卸给上帝”,因为他关心你。(彼得前书5:7)圣经有不少例子,表明上帝十分关怀他手下每个仆人。

      诗篇94篇的执笔者显然受过严重的创伤,因为他说:“要不是耶和华帮助我,我早就住在沉寂的境地了。我曾经说:‘我的脚步势必动摇。’耶和华啊,你的忠贞之爱却一直扶持我。每当我心里多忧多虑,你都安慰我,使我安心。”——诗篇94:17-19。

      一些受过创伤的人,“心里多忧多虑”,有时更大为悲痛,怒气填膺,但衷心的祷告能“扶持”你,使这些情绪慢慢平复下来。你可以把耶和华视为仁爱的父亲,而你就是他所呵护的孩子。圣经应许说:“上帝就必赐你们平安,超越人所能理解的。这种平安借着基督耶稣,可以守护你们的内心和头脑。”——腓立比书4:7。

      康复的过程,不管在身心还是灵性方面,都是渐进的。别以为祷告后能马上把受创的心灵抚平,这是有点不切实际的。然而,恒切祷告始终是不可少的。这样做能使受害人摆脱绝望,情绪不致饱受困扰。

      阅读和沉思上帝的话语。如果你很难集中精神,可以请人把圣经一些感人的故事念给你听。圣经里有些记载谈及上帝的忠仆,就算极度沮丧绝望,上帝还是深深关怀他们。你不妨读读这些资料。

      上文提及的珍妮,从圣经的诗篇里读到很多叫人安慰的经文。这些经文包括:诗篇3:1-8;6:6-8;9:9,10;11:1-7;18:5,6;23:1-6;27:7-9;30:11,12;31:12,19-22;32:7,8;34:18,19;36:7-10;55:5-9,22;56:8-11;63:6-8;84:8-10;130:1-6。你不用每次念很多经文,反之,要花点时间沉思和祷告。

      现今苦难重重

      说来遗憾,强奸、谋杀、战争、暴力在今天无日无之。这是意料中事,因为耶稣指出,我们时代的一大特色是“不法的事增多”。他还说:“大多数人的爱都会冷淡下来。”——马太福音24:7,12。

      近年来,惨绝人寰的事接二连三发生,往往是耶稣预告的事所导致的。圣经的马太福音24章、马可福音13章和路加福音21章,都提到世界终结的时候,会有世界大战、天灾、不法事件、人的爱心冷淡下来等。然而,耶稣也向人表示舒解在望了。

      请留意,耶稣描述完世界忧患剧增和随之而来的“大患难”后,吁请人怎样做。他说:“你们就要挺身昂首,因为你们快要得救了。”(马太福音24:21-31;路加福音21:28)随着世界情势日趋恶化,我们深信大患难行将爆发,这个恼人的制度必定过去,给公义的新世界取而代之。——约翰一书2:17;启示录21:3,4。

      这个邪恶的制度一旦腐败到极点,上帝必然挺身而出。这实在不足为奇,上帝以往惩罚挪亚时代的恶人以及所多玛、蛾摩拉的可耻居民时,也是待他们恶贯满盈后才采取行动。这些古代的判决预示将来会发生的事。——彼得后书2:5,6。

      苦痛不再

      如果你正受创伤后压力症所苦,你也许想,痛苦的回忆真的能淡忘吗?答案是肯定的!根据以赛亚书65:17,耶和华上帝宣布说:“我创造新天新地,从前的事不再有人回想,也不再涌上心头。”不幸的遭遇或许在心里留下了烙印,但经文保证,终有一天,痛苦的往事就不会再折磨人了。

      事情过去已经一年多了,现在珍妮是耶和华见证人的全时传道员。最近她说:“出事后八个多月,审讯终于结束,那个人被判有罪,我感到如释重负,能如常生活了。去年这个时候,我想象不了现在的心情能这么平静、舒畅。我感谢耶和华,给我美好的永生希望,又让我有机会传讲圣经信息。”——诗篇27:14。

      如果你害了创伤后压力症,饱受绝望无助、感情麻木所苦,圣经的希望同样能扶持你。

      [第8页的图片]

      参加基督徒聚会有助于缓解困境

      [第8,9页的图片]

      阅读上帝的话语和祷告能扶持你

      [第10页的图片]

      不久种种苦难都会过去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