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与大自然为敌
    警醒!2001年 | 11月22日
    • 与大自然为敌

      “今天的物种加速灭绝,人类必须承担责任。”——珍·古多尔,自然资源防护人士。

      地球上的物种生生不息,休戚相关。我们人类也是其中的一分子。我们需要依赖生物世界供应粮食、药物、呼吸的氧气和组成身体的元素。全人类要过平常的一天,就得依赖四万多种生物互相配合,相互合作才行。所有物种就这样交织出一个复杂奥妙、精细绝伦的生态网络。

      可是,许多研究生态网络的专家都觉得,这个网络如今正大受打击!也许你听说过犀牛、熊猫、鲸鱼正濒临绝种。有些科学家声称,地球上的动植物品种有一半会在75年内消失。研究人员担心有些生物绝种的速度,会比科学家提出的自然流失率还快一万倍。据一位专家的估计,平均每过10到20分钟,就有一种生物绝种。

      科学家相信在远古的时候,生物绝种大部分有自然成因。但是他们说,现在引发绝种危机的主要成因已经不再一样了。今天物种的灭绝显然是人为的。有一个科学家就把人类称为“赶尽杀绝型”生物。

      生物品种急遽流失,真的是由人为活动促成的吗?要是这样,那又是如何促成的呢?地球如果失去像万花筒那样多姿多彩的生物网络,我们还能不能生存下去呢?许多人都已经感受到生物世界的绝种危机了,有人正着手处理这个危机吗?

  • 微妙的生态网络
    警醒!2001年 | 11月22日
    • 品种流失

      生物世界如此多娇,可惜不少研究人员指出,人类正以快得令人不安的速度,把许多物种推向灭亡。以什么方式呢?

      ◼ 破坏栖息环境。这是生物绝种的头号原因。破坏方式包括伐木、采矿、为放牛而砍伐树木,还有在山川荒野,筑堤开路。随着生态系统萎缩,物种失去赖以为生的资源。自然环境不是被消灭,就是受不同程度的破坏。鸟类移栖和鱼类回游的路线被阻挡,导致物种基因差异缩小,局部地区的生物失去对疾病和其他灾害的复原能力。结果物种一个接一个地逐渐灭绝。

      某些物种灭绝甚至会诱发连锁反应,使其他品种也跟着消失,因为生态网络失去了一部分,其他部分可能也很难不受影响。某些担负着关键作用的生物,例如传播花粉的动植物一旦消失,大量相关的品种也很可能相继灭绝。

      ◼ 引入外来品种。人类把外来生物带进某个生态系统中,外来品种可能会反客为主,夺去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外来品种对生态系统所带来的改变,可能大得足以间接淘汰本地品种。外来品种也可能传播不同的疾病,是本地品种缺乏免疫力的。尤其是海岛上的物种,由于长期对外隔绝,加上土生的品种从没有接触过外来的新品种,这类物种也许会因为无法适应改变,而不能生存下去。

      一个典型例子是叫做“夺命”海藻的蕨藻科植物,地中海有很多海洋生物也因为受到这类植物的侵袭而死去。一次意外使这种海藻散落在摩纳哥沿岸海域中,现在已经开始在海底蔓延。这种海藻是有毒的,现在还不知道有没有克制这种海藻的生物。法国尼斯大学的海洋生物学教授亚历山大·迈纳茨说:“我们现在可能正目睹着一场生态浩劫的序幕。”

      ◼ 过度开采猎杀。有几种生物就因为这原因才绝种。一个经典例子是候鸽。在19世纪初,候鸽是北美洲数量最多的鸟类。每到移栖的时候,数十亿候鸽铺天盖日,使地上好几天都不见光明。可是到了19世纪末叶,候鸽给捕猎得几乎完全绝迹。到了1914年9月,在辛辛那提动物园中,连最后一只候鸽也死了。生长在北美洲大平原上的野牛也有同样的遭遇,捕猎活动令这种野牛几乎绝迹。

      ◼ 人口增加。19世纪中叶,世界人口有10亿。过了一个半世纪,人口增加了50亿,人们开始担心,人口增加的幅度会不会超过资源所能负荷的程度。随着人口每年越发增加,生物绝种的速度也越发令人不安。

      ◼ 全球气温上升。各政府之间的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认为,全球气温有可能在这个世纪之内上升摄氏3.5度。对某些生物来说,这升幅大得足以对生命构成威胁。研究人员认为,导致珊瑚礁(大量海洋生物的依靠)死亡的其中一个因素,看来是水温上升。

      科学家说,水位只要上升一米,世界各地大部分沿岸沼泽就会消失,使大量生物失去栖身之所。有些人相信,全球气温上升的影响也许已经波及格陵兰和南极洲的大冰原。冰原一旦融化,生态浩劫就会接踵而来。

      绝种之灾

      物种流失有多快?没有一个答案说得上是精确的。其实科学家对大部分濒临绝种的生物仍然一无所知。他们第一步应该先确定全世界到底有多少种生物。伯克利市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生态学家约翰·哈特说:“全世界有名目的生物大概有150万种,不过我们知道还没有列入名目的,为数也不少,两者加起来的总数可能介乎500万到1500万之间。”有人估计全球物种的数量可能高达5000万,或甚至更多。科学家安东尼·雅内托斯认为,要提出一个确定的数目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大部分生物早在取名和编类之前就已经绝种了”。

      对于这个微妙的生态系统如何使大自然畅顺运作,现代科学才叫做刚刚有了一点眉目。但是,如果人类还弄不清究竟有多少种生物,又怎能理解这复杂的生态网络,以及生物绝种对这网络所构成的影响呢?试问又怎能说明物种灭绝对地球的维持生命系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科学家试图猜测物种灭绝速度的意见,虽然众说纷纭,却多数是令人不安的。有作家这样说:“不出一百年,全世界有一半动植物就会绝种。”哈特提出更悲观的预测:“生物学家估计,在未来75年之内,随着热带雨林的消失,现存的生物至少有一半会绝种。”

      《国家地理杂志》参考田纳西大学科学家斯图尔特·皮姆的计算,指出:“在全世界接近一万种鸟之中,有百分之11,也就是1100种,正在濒临绝种;大部分能否安然度过[21世纪]实在很难乐观。”同一本杂志说:“一组很有分量的植物学家最近指出,每8种植物就有一种可能绝种。皮姆说:‘可能绝种的生物不单是海岛上或雨林中的品种,不只是鸟类,不只是动人的巨型哺乳类动物。可能绝种的生物无所不包,随处可见。……简直是一场蔓延全球的绝种灾病。’”

      一种都不能少吗?

      我们应该关注物种流失这问题吗?我们应该保存所有种类的生物吗?许多有分量的专家都坚持说“应该”。地球拥有大量物种,为人类供应粮食和有用的化学物质,也供应其他许多物产和服务。请也考虑一下未被发现的物种可能为人类带来的贡献。例如据估计,全美国最常用的150种医生处方药物中,有120种是天然化合物。所以,少了几种植物,人类就少了几个发现新药或者新化学物质的机会。伦敦基尤公园主管吉耶莱安·普兰斯爵士说:“每失去一种生物,我们的未来就失去一种选择,我们有可能错过根治爱滋病的药物,也有可能错过有抗病毒能力的农作物。因此无论如何我们也要制止物种流失,这样做不只是为了地球,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需要和利益。”

      我们也需要自然生态系统为所有生物提供的基本服务,例如制造氧气、净化水源、过滤污染物和防止土壤流失,这些都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该发挥的重要功能。

      昆虫传播花粉。鱼、鸟、青蛙控制害虫数目。蚌类和其他水族生物净化我们的水源。植物和微生物滋养我们的土地。以上服务都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据保守估计,全世界的生物每年带来的金钱效益大约等于3万亿美元,所说的是1995年的价格。

      尽管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依靠,看来绝种危机正威胁着我们的世界。微妙的生态网络已经受到危害。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生物多样性所肩负的重大角色,但是就在这一刻,人类引发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绝种!可是,人类有能力挽救这场灾祸吗?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前景会怎么样呢?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