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圣经怎样流传到今日——第3部分
    守望台1997年 | 10月15日
    • 时维1824年,地点是缅甸。皇室的官员刚搜查过传教士阿多奈拉姆和安·贾德森的住所,把他们认为贵重的东西通通拿走。可是他们忽略了最珍贵的东西,就是一份圣经译本的手稿。安偷偷把手稿埋在房子的地底下。译者阿多奈拉姆被控从事间谍活动;他们用链子锁住他,把他关在多蚊的监牢里。手稿埋在潮湿的地里,自然容易发霉腐烂,怎样才能把它保全下来呢?安把手稿缝进一个硬枕头里,送到监狱给丈夫使用。这样,枕头得以保全下来,枕头里的手稿后来成为第一部缅甸语圣经的部分内容。

  • 圣经怎样流传到今日——第3部分
    守望台1997年 | 10月15日
    • 传教士和圣经社

      到了17,18世纪,阅读圣经的人在许多国家数目大增。在这段期间,英国尤其深受圣经所影响。上至君王,下至耕田童子,都熟读圣经的故事和教训。但圣经对人的影响并非至此为止。当时英国是航海经商的先锋,也是拥有最多殖民地的强国,有些出门的英国人带备圣经在途中阅读。这为后来推广圣经的运动奠下了基础。

      18世纪末叶,大英帝国的领土已伸展到很远的地方。圣经促使一些英国人开始关注这些属地居民的灵性需要。可是,并非人人都关心这件事。许多教会人士相信,上帝预定有些人会得救,其他的人则不会得救。威廉·卡雷一心想当传教士,有一次他替一个准备前往印度传教的布道团打气,发表了一个慷慨激昂的演讲。听众里有人高声指责他说:“年轻人,坐下来吧;如果上帝想叫异教徒归信,他自有办法,用不着你帮忙!”虽然这样,卡雷仍在1793年坐船前往印度。令人惊讶的是,他最后把整部或部分圣经译成35种印度语言。

      传教士看出,他们最基本的工具就是用当地语言写成的圣经。

  • 圣经怎样流传到今日——第3部分
    守望台1997年 | 10月15日
    • 圣经里有许多记述和比喻都是基于日常生活的,这对翻译工作很有利。相反,假如圣经采用许多抽象的哲学词汇,翻译就困难得多了。即使这样,早期传教士有时译出一些叫人费解或发笑的译文,也是意料中的事。例如,一部译本使印度某些地方的人以为,上帝是个蓝色的神。原来在“天上的父亲”这个片语中,所用的“天上的”一词,意思是“跟天空的颜色一样”。于是,上帝的颜色就跟实际的天空一样了!

      论到译者所遇到的困难,阿多奈拉姆·贾德森在1819年写道:“我们着手学习地球另一方的人所说的语言。这些人的思想表达方式跟我们迥异,所用的文字和词语跟我们以前见过的语言完全没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没有词典,也没有传译员。我们必须先对这种语言有点认识,才能从当地教师的协助得益——这一切的确要花很多心血!”像贾德森一样,这些译者的心血使许多人有机会读到圣经。——请看第12页的图表。

      贾德森的翻译工作十分艰巨,他的妻子安也协助他。但他们所遇到的难题不仅限于学术方面。皇室官员把阿多奈拉姆关进监里时,安有孕在身。她勇敢地为丈夫向那些充满敌意的官员请愿,共达21个月之久。这场磨难加上疾病,严重地损害了她的健康。阿多奈拉姆获释之后不久,他那勇敢的妻子安和年幼的女儿相继死于热病。阿多奈拉姆肝肠寸断。即使这样,他仰赖上帝给他力量,使他得以继续翻译工作,最后在1835年完成了缅甸语圣经。在这段期间,还有其他对圣经不利的发展正在形成。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