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心欢喜,充满神圣力量”“为上帝的王国作彻底的见证”
-
-
第11章
“满心欢喜,充满神圣力量”
在应付别人的敌意和冷淡反应方面,保罗树立了榜样
1,2.巴拿巴和扫罗即将踏上的旅程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们的工作对使徒行传1:8预言的应验有什么帮助?
对安提阿的会众来说,这是个令人兴奋的日子。这一天,上帝用神圣力量从当地的所有先知和导师中选出巴拿巴和扫罗来,派他们把王国的好消息传到远方。a(使徒行传13:1,2)诚然,以往也有符合资格的男子被派到远方去,但他们所去的是基督教已经扎根的地方。(使徒行传8:14;11:22)而这次巴拿巴、扫罗和助手约翰(别名马可)所去的,是大多数人都没听过上帝王国好消息的地方。
2 大约十四年前,耶稣曾对门徒说,他们必在耶路撒冷、整个犹地亚、撒马利亚,一直到地上最遥远的地方,做他的见证人。(使徒行传1:8)委任巴拿巴和扫罗到远方传道,会使耶稣的预言加速应验!b
“选出”他们去做“一件工作”(使徒行传13:1-12)
3.为什么1世纪的人要远行并不容易?
3 今天,多亏有汽车和飞机这样的发明,人们只用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去很远的地方。但1世纪可不是这样。当时,陆上的往来主要靠走路,而且往往要跋山涉水,走一天大概只有30公里,却足以让人精疲力竭!c巴拿巴和扫罗肯定很期待执行新任务,但也很清楚自己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和牺牲。(马太福音16:24)
4.(甲)巴拿巴和扫罗是怎么选出来的?弟兄们对此有什么反应?(乙)我们可以怎样支持会众里有职责的弟兄?
4 为什么上帝通过神圣力量“选出”巴拿巴和扫罗来做这项工作呢?(使徒行传13:2)圣经没有说。但我们很清楚这两个男子确实是在上帝的指引下选出来的。没有迹象显示安提阿的先知和导师曾表示反对。相反,他们对此全力支持。弟兄们没有嫉妒,而是“禁食祷告,把手放在巴拿巴和扫罗身上委任他们,然后送他们走了”,想必巴拿巴和扫罗都深受鼓舞!(使徒行传13:3)今天我们也该支持会众里有职责的人,包括受委任做监督的人。我们不该因他们得到某些职责就嫉妒他们,倒该“因他们的工作格外敬重他们,爱他们”。(帖撒罗尼迦前书5:13)
5.要在塞浦路斯岛上作见证,巴拿巴和扫罗就得怎样做?
5 巴拿巴和扫罗走到安提阿附近的塞琉西亚港后,就乘船往大约200公里外的塞浦路斯岛去。d巴拿巴是土生土长的塞浦路斯人,他肯定很想把王国的好消息带给家乡的人。他们毫不拖延,一到塞浦路斯岛东岸的萨拉米斯城,就立刻“在犹太人的各个会堂里宣讲上帝的话语”。e(使徒行传13:5)巴拿巴和扫罗从塞浦路斯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很可能在沿途的主要城镇都向人作见证。他们走过的路程可能长达160公里!
6,7.(甲)士求·保罗是谁?为什么巴耶稣要阻止他接受上帝王国的好消息?(乙)扫罗怎样应付巴耶稣的反对?
6 1世纪的塞浦路斯充斥着错误的崇拜。巴拿巴和扫罗在西岸的帕福斯所经历的事,让人更清楚地看出这一点。他们在那里遇见“一个叫巴耶稣的犹太人。那个人是巫师,也是假先知,跟行省总督士求·保罗关系密切。行省总督是个聪明人”。f在1世纪,很多有学问的罗马人要做重大决定时,会向巫师或占星术士求助,甚至像士求·保罗这样的“聪明人”也不例外。不过,士求·保罗对上帝王国的信息也很感兴趣,“非常渴望听到上帝的话语”。巴耶稣为此大感不安。巴耶稣也以自己的别名“以吕马”为人所知,以吕马就是“巫师”的意思。(使徒行传13:6-8)
7 巴耶稣敌视上帝王国的信息。事实上,他唯有成功“阻止行省总督接受这个信仰”,才能保住地位继续做士求·保罗的谋士。(使徒行传13:8)但扫罗绝不会任凭这个宫廷术士令士求·保罗对真理失去兴趣。扫罗怎样做呢?圣经说:“扫罗,也叫保罗,充满神圣力量,直视着他,说:‘你这个魔鬼之子,满脑子都是欺诈和恶念。你这个与正义为敌的人,怎么敢歪曲耶和华正确的道理?看!耶和华下手打击你了,他要使你瞎眼,看不见阳光一段时间。’顿时,浓雾和黑暗笼罩他,他四处摸索,找人给他领路。”g这个奇迹产生了什么效果呢?“行省总督看见发生的事就成了信徒,对学到的关于耶和华的事惊叹不已。”(使徒行传13:9-12)
我们像保罗一样不怕反对,勇敢地捍卫真理
8.今天我们可以怎样效法保罗的勇气?
8 保罗没有被巴耶稣吓倒。同样,即使反对者要破坏对好消息感兴趣的人的信心,我们也不该退缩。当然,我们的话应该“总是仁慈体贴,仿佛用盐调味”。(歌罗西书4:6)但同时,我们不该仅仅为了避免冲突,就不再尽力帮助感兴趣的人认识耶和华。我们也不该畏缩,不揭露错误的宗教,因为错误的宗教就像巴耶稣一样,不断“歪曲耶和华正确的道理”。(使徒行传13:10)愿我们都效法保罗,勇敢无畏地宣扬真理,用真理吸引心地正直的人。即使有时上帝给我们的支持不像给保罗的那样明显,我们也可以确信,耶和华会用神圣力量吸引配得的人接受真理。(约翰福音6:44)
“鼓励大家的话”(使徒行传13:13-43)
9.保罗和巴拿巴为今日带领会众的人树立了什么好榜样?
9 这几个基督徒男子从帕福斯开船,到约250公里外小亚细亚沿岸的佩尔吉去,当时情况显然有了一些改变。使徒行传13:13把他们一行人描述为“保罗和同伴”,这个措辞暗示现在他们的行动由保罗带领。没有迹象显示巴拿巴为此嫉妒保罗,相反,他继续跟保罗并肩执行上帝的旨意。保罗和巴拿巴为今日带领会众的人树立了好榜样。基督徒不会争权夺势,而会谨记耶稣的话:“你们全都是弟兄。”耶稣还说:“谁抬高自己,就会被贬低;谁谦卑下来,就会被抬高。”(马太福音23:8,12)
10.从佩尔吉到皮西迪亚的安提阿是怎样的一段路?
10 到了佩尔吉,马可就离开保罗和巴拿巴,回耶路撒冷去了。圣经没有解释他为什么突然离去。保罗和巴拿巴继续前行,从佩尔吉走到皮西迪亚的安提阿,这个城位于加拉太行省。这段路并不好走,因为皮西迪亚的安提阿海拔大约有1100米,不但山路险峻,而且常有山贼出没。这还不止,保罗当时很可能生了病。h
11,12.在皮西迪亚的安提阿,保罗怎样引起会堂里听众的兴趣?
11 保罗和巴拿巴到了皮西迪亚的安提阿,在安息日进了会堂。圣经说:“有人把法典和先知书宣读出来以后,会堂主管们叫人去对他们说:‘弟兄们,你们有什么鼓励大家的话,就请说吧。’”(使徒行传13:15)于是保罗就站起来讲话。
12 保罗开口对听众说:“在座的以色列人和其他敬畏上帝的人。”(使徒行传13:16)听众中既有犹太人,也有归信犹太教的人。他们并不认识耶稣在上帝旨意中的地位,保罗怎样引起他们对这件事的兴趣呢?首先,保罗概述了犹太民族的历史。他指出他们的祖先“侨居埃及的时候”,耶和华怎样“使他们成为强大的民族”,到他们从埃及获释之后,上帝又怎样“在旷野一直容忍他们”达40年之久。保罗还叙述了以色列人怎样占领迦南,以及耶和华怎样“把土地分给他们做产业”。(使徒行传13:17-19)有些人认为,当时保罗可能间接提到某些刚才宣读过的经文(宣读圣经是安息日的惯例)。如果是这样,这就是保罗“对什么人……就做什么人”的一个例子。(哥林多前书9:22)
13.我们可以怎样打动对方的心,引起他对真理的兴趣?
13 我们传道时也该努力引起别人对真理的兴趣。比如说,我们如果知道一个人的宗教背景,就比较容易选择他会感兴趣的话题。我们也可以引用对方熟悉的经文,请他亲自看看自己的圣经怎么说,这个方法也许会很有效。要花点心思看看怎样才能打动对方的心,引起他对真理的兴趣。
14.(甲)保罗怎样讲解有关耶稣的好消息?他向听众发出什么警告?(乙)民众对保罗的话有什么反应?
14 接着,保罗谈到上帝“使以色列人的救主从大卫的子孙中出现,他就是耶稣”,而施浸者约翰是为耶稣开路的。之后,保罗描述耶稣怎样被杀,又怎样从死里复活。(使徒行传13:20-37)保罗说:“所以弟兄们,我向你们传讲的,就是上帝会因耶稣而宽恕你们的罪……把所有相信的人都视为无罪。”然后,使徒保罗警告听众:“所以你们要小心,免得先知书上的话说中你们:‘你们这些爱嘲笑的人,看看我在你们的时代做的一件事。这件事即使有人向你们详述,你们也绝不会相信。’”听众对保罗的话有很好的反应。圣经说:“民众恳求他们下一个安息日再来讲解这些事。”会堂的聚会结束后,“许多犹太人和归信犹太教的人跟着保罗和巴拿巴”,想继续听他们讲话。(使徒行传13:38-43)
“现在我们就要去向外族人传讲这个信息”(使徒行传13:44-52)
15.保罗讲话后的下一个安息日发生了什么事?
15 下一个安息日,“几乎全城的人”都聚集起来,要听保罗讲话。但有些犹太人为此很不高兴,还“用恶毒的话反驳保罗”。保罗和巴拿巴勇敢地对这些人说:“本来上帝的话语必须先传给你们,但既然你们不肯接受,表明自己不配得到永远的生命,现在我们就要去向外族人传讲这个信息。其实耶和华曾经吩咐我们说:‘我已经委任你做列国的光,让你把关于得救的信息传到大地的尽头。’”(使徒行传13:44-47;以赛亚书49:6)
犹太人怂恿人迫害保罗和巴拿巴,门徒仍然满心欢喜,充满神圣力量——使徒行传13:50-52
16.犹太人对保罗和巴拿巴那番严厉的话有什么反应?保罗和巴拿巴怎样应付反对?
16 那些愿意聆听的外族人则很高兴,“有正确的态度而可以得到永远生命的人,都成了信徒”。(使徒行传13:48)耶和华的话语不久就传遍全境。然而,有些犹太人的反应却截然不同。保罗和巴拿巴对他们说,虽然上帝的话语先传给他们,他们却弃绝了弥赛亚,因此将要受到上帝的审判。犹太人于是煽动城内有名望的妇女和显贵,“怂恿人迫害保罗和巴拿巴,把他们赶出了那一带”。保罗和巴拿巴怎样应付这种情势呢?于是两人“拍掉脚上的尘土,然后到以哥念去”。基督教在皮西迪亚的安提阿是不是就走到尽头了呢?当然不是!留在那里的门徒“仍然满心欢喜,充满神圣力量”。(使徒行传13:50-52)
17-19.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效法保罗和巴拿巴?为什么我们这样做就能满心喜乐?
17 在应付反对方面,这两位忠心的基督徒给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即使世上的显贵名流试图阻止我们传讲上帝王国的信息,我们也不会停止传道。另一方面,由于那些安提阿人不肯接受保罗和巴拿巴所传的信息,两人“拍掉脚上的尘土”。这个动作不是表示他们在生气,而是表示不管那些人将来会有什么遭遇,他们也无须负责。这两位被派到远方传道的基督徒深知,他们无法控制别人的反应,却可以决定自己是否继续传道。于是他们就到以哥念去,继续传道!
18 留在安提阿的门徒又怎样呢?诚然,当地人对他们充满敌意,但他们的喜乐并不取决于别人是否有良好的反应。耶稣说过真正有福的,就是那些“听见上帝的话语又遵守的人”。(路加福音11:28)皮西迪亚安提阿的基督徒决心做的正是这样的人。
19 愿我们像保罗和巴拿巴一样,时刻谨记自己有责任传讲王国的好消息。别人接不接受这个信息,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如果别人对我们所传的信息反应冷淡,我们就该效法1世纪门徒的态度。我们只要珍视真理,接受神圣力量的引导,那么即使受到反对,也能像他们一样满心喜乐。(加拉太书5:18,22)
a 请看第86页附栏“巴拿巴——‘安慰之子’”。
b 那时,远至叙利亚的安提阿(耶路撒冷以北大约550公里)已有会众了。
d 在1世纪,要是风向理想,一艘船航行150公里大约需要一天;要是风向不理想,花的时间就会长得多。
f 塞浦路斯受罗马元老院管辖,当地行政长官的头衔是“行省总督”。
-
-
“凭着耶和华赐的权力勇敢地传道”“为上帝的王国作彻底的见证”
-
-
第12章
“凭着耶和华赐的权力勇敢地传道”
保罗和巴拿巴为人谦卑,勇敢无畏,坚忍不拔
1,2.保罗和巴拿巴在路司得遇到什么事?
路司得一片沸腾。有个生来就跛脚的人被两个陌生人治好了,现在高兴得跳了起来。群众惊讶不已,认定这两人是神明。宙斯的祭司为两人拿来花冠,又牵来哞哞叫的公牛,预备宰了献祭。那两人却大声制止群众,撕裂外衣,跳进人群中,恳请这些人不要崇拜他们,最后好不容易才制止了群众。这两个人就是保罗和巴拿巴。
2 后来,有些犹太裔反对者从皮西迪亚的安提阿和以哥念来到,恶毒地诽谤保罗和巴拿巴。反对者毒害了路司得人的思想,这些一度想崇拜保罗的群众现在反过来围攻保罗,用石头把他打得不省人事。他们泄愤后,就把遍体鳞伤的保罗拖到城门外,以为他死了。
3.本章会探讨什么问题?
3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戏剧性的事呢?巴拿巴和保罗遇上善变的路司得人,这段记载可以让现在宣扬王国好消息的人学到什么呢?巴拿巴和保罗坚忍不拔地履行职务,“凭着耶和华赐的权力勇敢地传道”,基督徒长老可以怎样效法上帝的这两位忠仆呢?(使徒行传14:3)
一大群人成了信徒(使徒行传14:1-7)
4,5.为什么保罗和巴拿巴来到以哥念?在那里有什么事发生?
4 不久前,在皮西迪亚的安提阿,有一些犹太裔反对者给保罗和巴拿巴制造麻烦,使他们被驱逐出城。尽管这样,两人并不灰心,只是“拍掉脚上的尘土”,让城里不响应真理的居民自己承担责任。(使徒行传13:50-52;马太福音10:14)保罗和巴拿巴平静地离去,让那些反对者自己向上帝交账。(使徒行传18:5,6;20:26)他们保持喜乐,继续他们的传道之旅,执行到各地传道的使命。两人往东南方走了约150公里,来到位于托罗斯山脉和苏丹山脉之间的肥沃高原。
5 保罗和巴拿巴首先在以哥念停留。以哥念是罗马的加拉太行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深受希腊文化影响。a城里有些很有势力的犹太人,还有许多归信犹太教的外族人。保罗和巴拿巴像往常一样,进了犹太人的会堂传道。(使徒行传13:5,14)结果,“一大群犹太人和希腊人成了信徒。”(使徒行传14:1)
6.为什么保罗和巴拿巴的教导这么有效?我们可以怎样效法他们?
6 为什么保罗和巴拿巴的教导这么有效呢?原因是,保罗具有丰富的圣经知识,对其中的智慧有很深的认识,能够熟练地引述历史、预言和摩西法典来证明耶稣就是上帝承诺的弥赛亚。(使徒行传13:15-31;26:22,23)巴拿巴说的话则令人备受关怀。(使徒行传4:36,37;9:27;11:23,24)他们都没有依靠自己的聪明,而是“凭着耶和华赐的权力”说话。你在传道工作上可以怎样效法他们呢?方法是:透彻领会上帝的话语;选用最能打动人心的经文;尽量使听你传道的人得到安慰;教导时总以耶和华的话语为权威,而不是倚靠个人的智慧。
7.(甲)人们对上帝王国好消息有什么反应?(乙)如果你的家庭因为你服从这个好消息而分裂,你该谨记什么?
7 但是,并非所有以哥念人都喜欢听保罗和巴拿巴所传的信息。路加接着写道:“不信的犹太人却煽动外族人反对弟兄们。”保罗和巴拿巴看出有必要留在当地为王国好消息辩护,于是“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勇敢地传道”。结果,“城里的人分成了两派,有的支持犹太人,有的支持使徒”。(使徒行传14:2-4)今天的情形也类似。上帝王国的好消息对某些人来说是团结的力量,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分裂的起因。(马太福音10:34-36)如果你的家庭因为你服从这个好消息而分裂,你该谨记,家人反对往往是因为听信了毫无根据的谣传或蓄意的诽谤,但你的好行为能使谣言不攻自破,也许最终能使家人的态度软化下来。(彼得前书2:12;3:1,2)
8.为什么保罗和巴拿巴离开以哥念?我们从中学到什么?
8 后来,在以哥念的反对者企图拿石头打死保罗和巴拿巴。两人知道了,就决定转移到别的地区作见证。(使徒行传14:5-7)今天,王国宣扬者也像他们一样谨慎。要是别人用言语攻击我们,我们仍会放胆传道。(腓立比书1:7;彼得前书3:13-15)要是别人试图用暴力伤害我们,我们就不会逞强,以免不必要地危害到自己或弟兄姐妹的性命。(箴言22:3)
“希望你们崇拜真神”(使徒行传14:8-19)
9,10.路司得在哪里?当地的居民是怎样的?
9 接着保罗和巴拿巴到路司得去。路司得是罗马殖民地,位于以哥念西南面约30公里处。路司得跟皮西迪亚的安提阿有很紧密的联系,但当地犹太人的势力却不像安提阿那么大。路司得的居民很可能会说希腊语,但母语是利考尼亚语。也许城里没有犹太会堂,所以保罗和巴拿巴就在公众场所开始传道。彼得曾在耶路撒冷治好一个生来有残疾的人,由于那个奇迹,有一大群人成了信徒。(使徒行传3:1-10)保罗在路司得也治好一个生来就跛脚的人,可是这个奇迹却带来一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使徒行传14:8-10)
10 正如本章的开头所说,那个跛脚的人跳起来,开始走路,崇拜假神的居民看见了,误以为神明降临,就称巴拿巴为宙斯(众神之主),称保罗为赫耳墨斯(宙斯之子,众神的代言者)。(请看第97页附栏“路司得与崇拜宙斯和赫耳墨斯的信众”)然而,巴拿巴和保罗决心让群众知道,他们并不是神,而是奉独一的真神耶和华的名说话,他们施行奇迹的力量也是来自耶和华的。(使徒行传14:11-14)
希望你们不再做这些没有价值的事,希望你们崇拜真神,就是造了天、地、海以及其中万物的上帝——使徒行传14:15
11-13.(甲)保罗和巴拿巴对路司得的居民说了些什么?(乙)从保罗和巴拿巴所说的话,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11 尽管当时群情汹涌,保罗和巴拿巴仍设法打动群众的心。通过路加记述的这件事,我们能看出向不相信圣经的人传道的一个有效方法。请注意保罗和巴拿巴说了些什么去打动听众:“各位,为什么这样做呢?我们也不过是人,跟你们一样软弱。我们向你们宣扬好消息,就是希望你们不再做这些没有价值的事,希望你们崇拜真神,就是造了天、地、海以及其中万物的上帝。以往,他虽然容许万国各行其道,却同时做了很多美好的事,为自己作证,例如从天降雨,赐下丰收的时节,让你们吃饱喝足,满心欢喜。”(使徒行传14:15-17)
12 这些话的确发人深省,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呢?其中一点是:保罗和巴拿巴并没有自以为比听众优越。他们没有抬高自己,倒谦卑地承认自己跟这些听众一样是有弱点的。诚然,保罗和巴拿巴都领受了神圣力量,摆脱了错误的宗教思想,还蒙上帝赐福,有希望跟基督一起做君王,但他们清楚知道,这些路司得人一旦服从基督,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恩赐。
13 我们会怎样看那些听我们传道的人呢?在我们眼中,他们跟我们都是平等的吗?我们帮助别人认识圣经真理时,是不是像保罗和巴拿巴一样不想受人吹捧?在这方面,查尔斯·泰兹·罗素为我们树立了榜样。19世纪末20世纪初,罗素弟兄在传道工作上带头,他的教导能力出类拔萃,但他写道:“我们不想因自己或自己写的东西而受人崇敬,也不想被称为牧师或拉比。”罗素弟兄反映出保罗和巴拿巴的谦卑态度。同样,我们传道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受到表扬,而是为了帮助人归附真神。
14-16.从保罗和巴拿巴对路司得人所说的话,我们还可以学到哪两点?
14 我们从保罗和巴拿巴的话学到的另一点是:他们懂得因人制宜,因材施教。跟以哥念的犹太人和归信者不同的是,路司得的居民对圣经以及上帝跟以色列人之间的事几乎一无所知。不过,听保罗和巴拿巴讲话的人都出身于农业社会,而路司得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因此上帝的恩赐,比如丰收的时节,足以让这些听众看出造物主的种种品格。保罗和巴拿巴就以这点作为基础跟听众推理。(罗马书1:19,20)
15 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吗?农夫可以在不同的田里撒一样的种子,但撒种之前,他必须用不同的方法来预备好土壤。有些土地已经很松软,适宜播种;有些土地则需要耕耘,才能播种。同样,我们向来都是撒一样的“种子”——上帝话语所含的王国信息。要像保罗和巴拿巴一样懂得因人制宜,就要设法了解别人的生活状况和宗教背景,然后酌情调整自己传讲王国信息的方式。(路加福音8:11,15)
16 这个跟保罗、巴拿巴和路司得人有关的记载,还可以让我们学到第三点:不管我们怎样努力,所撒的种子有时还是会被夺去,或者落在岩石地上。(马太福音13:18-21)即使这样,也不必灰心沮丧。事情就像保罗后来提醒罗马基督徒的一样,“我们人人[包括每个听见我们讲解圣经的人]都要为自己的事向上帝交账”。(罗马书14:12)
“把这些长老托付给……耶和华”(使徒行传14:20-28)
17.离开特庇后,保罗和巴拿巴去了哪里?为什么?
17 路司得的群众以为保罗死了,就把他拖出城外。但门徒围住他的时候,他站了起来,到城里找了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过了一夜。第二天,保罗和巴拿巴起程前往100公里外的特庇去。这是一段艰险的旅程,对刚刚被人用石头打过的保罗来说,可想而知要忍受多少痛楚。但他和巴拿巴坚忍不拔,到了特庇之后“帮助许多人成为门徒”。接着,他们非但没有走近道返回叙利亚的安提阿——他们展开传道之旅的出发地,反而“回到路司得、以哥念、[皮西迪亚的]安提阿”。为什么呢?为了“使那里的门徒更加坚强,鼓励他们持守信仰”。(使徒行传14:20-22)保罗和巴拿巴树立的榜样实在令人钦佩!他们先求会众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方便舒适。今天,特派传道员和从事探访工作的监督也表现出这样的精神。
18.一个弟兄是怎样受委任做长老的?
18 保罗和巴拿巴不但用言行鼓励门徒,还“在各群会众里委任长老”。虽然保罗和巴拿巴踏上这次传道旅程本来就是上帝通过神圣力量指引的,但他们还是禁食祷告后,才把这些长老托付给耶和华。(使徒行传13:1-4;14:23)今天的做法也类似。在推荐一个弟兄担任长老之前,本地的长老团会祷告并仔细考虑他是否符合圣经所说的资格。(提摩太前书3:1-10,12,13;提多书1:5-9;雅各书3:17,18;彼得前书5:2,3)长老团主要考虑的不是这个弟兄做基督徒已有多久,而是他的言行和声誉如何,借此看看神圣力量在他的生活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一个弟兄是否胜任牧养上帝羊群的工作,要看他是否符合圣经就监督所定的资格。(加拉太书5:22,23)分区监督有权委任受推荐的弟兄做长老。(参看提摩太前书5:22)
19.长老知道他们必须为什么事向上帝交账?他们怎样效法保罗和巴拿巴?
19 受委任做长老的弟兄都知道,他们要为照料会众这件事向上帝交账。(希伯来书13:17)长老都在传道工作上带头,就像保罗和巴拿巴一样。他们用言语鼓励弟兄姐妹,并甘愿先求会众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方便舒适。(腓立比书2:3,4)
20.读到弟兄们忠信地为耶和华工作,我们有什么感想?
20 最后,保罗和巴拿巴回到了出发地叙利亚的安提阿,告诉大家“上帝通过他们做的许多事,说上帝怎样向外族人打开了归信之门”。(使徒行传14:27)读到这些基督徒弟兄怎样忠信地为耶和华工作,看到他们怎样蒙耶和华赐福而取得工作成果,我们都深受鼓舞,决心继续“凭着耶和华赐的权力勇敢地传道”!
a 请看第96页附栏“以哥念——弗里吉亚人的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