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吉
(Lachish)
犹大部族在萨非拉丘陵的一座城。(书15:21,33,39)学者认为拉吉即泰勒杜韦尔(泰勒拉希什),在希伯仑西面约24公里(15英里)的一个土岗上,四周都是山谷。古代的拉吉在耶路撒冷通往埃及的大道上,处于战略位置。城的面积一度为8公顷(20英亩)左右,人口可能在6000至7500之间。
以色列人攻打迦南时,基遍人跟约书亚议和,拉吉王雅非亚就跟四王联手攻打基遍。(书10:1-5)基遍人向以色列人求援,以色列军队就连夜从吉甲上去。凭着耶和华的帮助,他们大败迦南人的联军,将五王堵在一个洞穴里,随后处死。(书10:6-27;12:11)后来他们在两天之内就攻陷拉吉,灭尽城里的居民。基瑟王何兰上来帮助拉吉,也被击杀了。(书10:31-35)
有些考古学家认为,在泰勒杜韦尔出土的一层厚厚的灰烬与拉吉被以色列人攻陷有关,灰烬中还发现了一枚属于拉美西斯的甲虫宝石。可是,圣经并没有说拉吉像耶利哥(书6:24,25)、艾城(书8:28)和夏琐(书11:11)那样被火烧掉。相反,约书亚记11:13显示,以色列人看来绝少烧掉“立在土岗上的城”。因此,把出土的灰烬推断为约书亚灭城留下的痕迹,并进一步推断以色列人攻占迦南的年日,其实并没有圣经根据。另外,值得留意的是,学者也无法确定那枚甲虫宝石究竟属于哪个拉美西斯。至少有一位考古学家认为宝石属于拉美西斯三世,并推断拉吉在公元前12世纪毁在非利士人手里。
罗波安在位期间(公元前997-前981),巩固了拉吉的城防。(代下11:5-12)后来,约在公元前830年,亚玛谢王为躲避叛党而逃到拉吉,但叛党派人追到那里杀了他。(王下14:19;代下25:27)
遭西拿基立围困 公元前732年,亚述王西拿基立围攻拉吉。他在那里差遣御前总长、统帅和内臣长率领大军前往耶路撒冷胁迫希西家王投降。西拿基立先通过他的主要代言人御前总长公然羞辱耶和华,随后又打发使者送信至耶路撒冷,继续讥嘲、威吓,企图迫使希西家投降。西拿基立这样羞辱耶和华,上帝就派一个天使在夜间到亚述营中杀了18万5000人。(王下18:14,17-35;19:8-13,32-35;赛36:1-20;37:8-13,33-36)
在尼尼微的西拿基立王宫里,有一个浮雕刻画了攻打拉吉的过程,显示拉吉有两道城墙围绕着,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塔楼,四周的山冈盛产棕榈树、葡萄树和无花果树。浮雕有一处描绘西拿基立收取拉吉的战利品,刻了以下一段铭文:“世界之王、亚述之王西拿基立坐在有扶手的宝座上检视从拉吉夺得的战利品。”(《古代近东文献》,J.B.普里查德编,1974,288页)
被巴比伦人占领 尼布甲尼撒率领巴比伦人入侵犹大时(公元前609-前607),拉吉和亚西加是耶路撒冷陷落前最后被攻破的两个坚固城。(耶34:6,7)一些称为拉吉书信的陶片(1935年有18块出土于泰勒杜韦尔,1938年又出土了3块)上的铭刻看来与这个时期有关。其中第4号信件显然是一个前哨军官写给拉吉的将军的,部分内容如下:“我们正遵照我主的一切指示,留意拉吉发出的信号,因为我们看不见亚西加。”这番话可能暗示亚西加已被攻下,所以发不出信号。另一点值得留意的是,几乎所有辨认到字迹的拉吉书信都有以下类似的话:“愿יהוה[雅威或耶和华]让我主今日听见好消息!”(拉吉陶片第4号)这表明当日人们都普遍使用上帝的名字。(《古代近东文献》,322页)
犹大地和耶路撒冷荒凉70年之后,获释回乡的犹太人再次在拉吉定居下来。(尼11:25,30)
相关的预言 弥迦书1:13对拉吉有这样的预言:“拉吉的居民啊,要把战车套上快马。你们锡安居民因这座城而开始犯罪,以色列的悖逆在你那里找到了。”这节经文描述了拉吉战败的一些情景,看来说拉吉的居民准备逃亡。圣经中别的经文并没有论及拉吉居民犯了什么“罪”。盛行于耶路撒冷的某种偶像崇拜也许源于拉吉,或者这种罪跟犹大人倚靠军力有关,例如从埃及运入马匹和战车,并在拉吉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