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执行耶和华的旨意
不枉此行
女王从示巴起行,向着千里迢迢的耶路撒冷进发,风尘仆仆。她过惯奢侈舒适的生活,但如今却骑着骆驼踏上遥远、艰苦的旅程。路程长达2400公里,其中颇大部分是炙热的沙漠。据估计,女王从示巴到耶路撒冷需时约七十五天!a
这个富裕的女王为什么离开示巴舒适的宫殿,踏上艰苦的旅程呢?
慕名而来
示巴女王前往耶路撒冷,是因为“听见所罗门因耶和华之名所得的名声”。(列王纪上10:1)圣经并没有清楚记载女王听闻了些什么。然而,我们知道耶和华大大祝福所罗门,使他有非凡的智慧、巨量的财富,而且大受尊崇。(历代志下1:11,12)女王从哪里获知这一切呢?由于示巴是个贸易中心,很多商人前往那里经商,女王可能从这些商人听闻有关所罗门的事迹。有些商人也许曾到过俄斐,所罗门跟这个地方有相当多的业务往来。——列王纪上9:26-28。
无论怎样,女王“带着大批随员”来到耶路撒冷,“又有骆驼驮着香料、许多金子和宝石”。(列王纪上10:2上,《新译》)据称这“大批随员”包括一支武装的护卫队在内。这也不足为奇,因为女王是个大有权势的显贵人物,此外,她所带的财物也价值连城。b
值得注意的是,女王是“因耶和华之名”而听见所罗门的名声的。因此,女王前往耶路撒冷,并不是仅为了业务的缘故。显然,女王这次远行主要是要听听所罗门的隽语箴言,也许甚至想认识一下所罗门的上帝耶和华。事实上,示巴女王很可能是闪或含的后裔,既然闪和含都是耶和华的敬拜者,因此,女王也许对祖先所信奉的宗教颇感兴趣。
疑难尽解
女王遇见所罗门后,就用“难解的话”考问他。(列王纪上10:1)这里所用的希伯来词可以翻做“谜语”。但这并不是说女王跟所罗门玩些无关重要的猜谜游戏。饶有趣味的是,诗篇49:4也使用同一个希伯来词,但所指的却是一些严肃的问题,诸如罪、死亡、救赎等。因此,示巴女王很可能跟所罗门讨论一些深奥难解的问题,借此测试所罗门的智慧有多深。圣经记述示巴女王“把心里所有的对所罗门都说出来”。所罗门于是“将她所问的都答上了,没有一句不明白、不能答的”。——列王纪上10:2下,3。
示巴女王看到所罗门智慧非凡,国家昌盛,就惊叹得“神不守舍”。(列王纪上10:4,5)有些人把这个片语解作女王惊讶得“喘不过气来”。一个学者甚至认为女王惊讶到昏倒!无论怎样,女王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惊叹不已。她宣称所罗门的仆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可以听见君王的智慧之言。女王又称颂耶和华,因为他把所罗门立在宝座上。后来,女王把很多贵重的礼物送给所罗门。按照现今的市价,单是黄金的总值就高达四千万美元左右。所罗门也馈送她不少礼物,女王“一切所要所求的,所罗门王都送给她”。c——列王纪上10:6-13。
宝贵教训
耶稣以示巴女王为例,给抄经士和法利赛派一个教训。耶稣说:“审判的时候,南方女王会跟这个世代一同被兴起,定这个世代的罪;因为她曾经从地极而来,要听所罗门的智慧,可是看啊!这里有比所罗门更大的呢。”(马太福音12:42)不错,示巴女王十分赏识来自上帝的智慧。既然她为要聆听所罗门的隽语箴言,不惜长途跋涉,走2400公里的路程,那么,抄经士和法利赛派就更当留心聆听耶稣的教训了,因为耶稣就在他们跟前。
现今我们能够对更大的所罗门——耶稣基督——表现由衷的崇敬。方法是什么呢?其中一个方法是听从他的命令,“使所有国族的人成为门徒”。(马太福音28:19)另一个方法是仔细留意耶稣的榜样和他的思想态度,然后加以效法。——腓立比书2:5;希伯来书12:2,3。
诚然,我们要跟从更大所罗门的榜样,就必须作出努力,但这样做是十分值得的。事实上,耶和华应许他的子民,如果他们表现自我牺牲的精神,他就会“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他]们,甚至无处可容”。——玛拉基书3:10。
[脚注]
a 不少学者认为示巴位于阿拉伯的西南部,位置相当于现今的也门共和国。
b 据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博指出,示巴人非常富裕。无论是家具、器皿,甚至是住所的墙壁、门户和屋顶,他们都用黄金作为装饰。
c 有些人认为这句话是指女王跟所罗门发生性关系。根据传说,他们甚至有一个儿子。可是这一切声称并没有事实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