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7 8/15 12-17页
  • 只为今天而活,还是为永远的未来而活?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只为今天而活,还是为永远的未来而活?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7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你们要不断守望”
  • 永生的信仰有充分根据
  • 还在遥远的未来?
  • 忠于职守的守望者
  • 为永远的前途而生活
  • 与守望者一同服务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0年
  • 一个与以西结相若的守望者出现的时候到了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1年
  • “死人就被兴起来”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8年
  • “守望的阿,夜里如何?”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1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7年
《守》97 8/15 12-17页

只为今天而活,还是为永远的未来而活?

“我们得救,正是由于这个希望。”——罗马书8:24。

1.伊壁鸠鲁派提倡什么主张?这种见解对有些基督徒产生了什么影响?

使徒保罗对古代哥林多的基督徒写道:“怎么你们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这回事呢?”(哥林多前书15:12)看来,公元1世纪的基督徒已多少受到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谬误主张所影响。因此保罗向他们提及伊壁鸠鲁的主张:“我们只管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就要死了。”(哥林多前书15:32)这个哲学家的门徒不相信人死后有任何希望,因此他们认为,肉体的欢娱就是人生惟一或至上的善。(使徒行传17:18,32)伊壁鸠鲁派的哲学以自我为中心,怀疑人生的价值;因此这种哲学思想最后只会使人堕落。

2.(甲)为什么人否认复活,就可以造成很大危险?(乙)保罗怎样设法加强哥林多基督徒的信心?

2 人如果否认复活,就会导致影响深远的后果。保罗解释说:“如果真的没有死人复活这回事,基督也就没有被兴起来。可是,如果基督没有被兴起来,我们的宣讲工作就的确枉然,我们的信心也是枉然的了。……如果我们在基督里的希望只限于今生,我们就是所有人当中最可怜的了。”(哥林多前书15:13-19)不错,如果人没有希望享有永远的前途,基督教就是“枉然的了”。这种信仰会变成毫无目的。哥林多会众既然受到这种异教思想所影响,难怪当时会众里充满各种难题。(哥林多前书1:11;5:1;6:1;11:20-22)因此,保罗特意要加强他们对复活这件事的信心。他以有力的逻辑,引用经文和喻例去证明,复活的希望绝不是幻想,而是必然应验的实体。基于这个理由,他劝勉信徒同工说:“你们要坚定不移,时刻多做主的工作,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那里不是枉然的。”——哥林多前书15:20-58。

“你们要不断守望”

3,4.(甲)彼得指出,在最后的日子,有些人会怀有什么危险的态度?(乙)我们需要不断提醒自己什么事?

3 今天,许多人怀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极态度。(以弗所书2:2)情形就像使徒彼得所描述的一样。他说:“在最后的日子会有好讥诮的人来讥诮你们,……说:‘他应许要临在的事在哪里呢?其实,自从我们众父祖在死里睡了以来,一切都始终不变,同创造的开头一模一样。’”(彼得后书3:3,4)上帝的真敬拜者要是受这种见解所影响,就有可能变成“毫无活动、不结果实了”。(彼得后书1:8)值得庆幸的是,今天上帝的子民绝大多数都不是这样。

4 目前邪恶的事物制度快要遭遇末日了,对这件事感兴趣并没有什么不对。你还记得耶稣的使徒就对这个问题深感兴趣,他们问耶稣说:“主啊,你要在这个时候给以色列恢复王国吗?”耶稣回答说:“父亲凭自己的权能所定的时候时节,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使徒行传1:6,7)这段话所含的基本意思,跟他在橄榄山上所说的话一致:“[你们]不知道你们的主将要在什么日子来到。……在你们认为不大可能的时辰,人的儿子就来了。”(马太福音24:42,44)我们需要不断以这个劝告提醒自己!有些人可能受到引诱,转而采纳以下的态度:“也许我不用这么紧张,松弛一下好了。”这样的想法多么错误!请想想雅各和约翰;耶稣曾为这两个使徒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雷的儿子”。——马可福音3:17。

5,6.我们可以从雅各和约翰的事例学得什么教训?

5 我们知道雅各是个极为热心的使徒。(路加福音9:51-55)基督徒会众建立之后,他必然在会众的活动上十分活跃。但雅各还是壮年的时候,希律亚基帕一世就把他杀了。(使徒行传12:1-3)我们会认为,既然雅各英年就遭遇不测,他会觉得自己这么热心执行服事职务,实在不值得吗?绝不会!他的寿命虽然不长,但必然很高兴能够把自己一生最好的时光用来事奉耶和华。老实说,我们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生命会不会突然终止。(传道书9:11;可参阅路加福音12:20,21。)有鉴于此,我们在事奉耶和华方面保持热心和活跃,显然是明智之举。这样,我们就能够在耶和华面前保持良好的名声,怀着永远的前途希望活下去。——传道书7:1。

6 关于使徒约翰,我们也能够学到一个教训。耶稣临死之前不久,恳切地嘱咐门徒“要不断守望”。(马太福音25:13;马可福音13:37;路加福音21:34-36)约翰把这个劝告紧记在心,热心事奉上帝达数十年之久。事实上,他的寿命看来比其他使徒都长。约翰在年纪老迈的日子回顾过去几十年的忠心服务,他有没有感叹自己虚度了一生呢?绝没有!他仍然热切地瞻望未来。有一次,复活了的耶稣对他说:“是的;我快来到了。”约翰立即回应说:“阿们!主耶稣,来吧。”(启示录22:20)约翰无疑不是仅为目前而活,只想过一种悠闲安静的“正常生活”。相反,他下定决心,无论主什么时候来,他都要尽心尽力事奉上帝。我们又怎样?

永生的信仰有充分根据

7.(甲)上帝怎样在“悠悠历代以前”已应许赐人永远的生命?(乙)耶稣怎样把永生的希望显明出来?

7 我们可以肯定,永生的希望绝不仅是人的梦想。正如提多书1:2说,我们的敬神虔诚“是以永远生命的希望为根据的。在悠悠历代以前,不可能说谎的上帝就应许赐人永远的生命”。上帝原本就定意要所有顺服的人都永远活下去。(创世记1:28)即使亚当夏娃反叛上帝,也没有什么事能够阻止上帝这项旨意实现。正如创世记3:15透露,上帝立刻应许会有一位“后裔”来到,把人类所遭受的一切损害消除。这位“后裔”就是弥赛亚耶稣;他来到之后,所传讲的基本道理之一就是永生的希望。(约翰福音3:16;6:47,51;10:28;17:3)基督牺牲了自己的完美生命作为赎价,借此取得合法的权柄把永生赐给人类。(马太福音20:28)他手下有些门徒,共计14万4000人,会永远在天上生活。(启示录14:1-4)这样,有些一度会死的凡人得以“穿上不死的特性”!——哥林多前书15:53。

8.(甲)“不死的特性”是什么?为什么耶和华把这种特性赐给14万4000人?(乙)耶稣向“另外的绵羊”提出什么希望?

8 “不死的特性”不是仅指永不用死而已。这种特性还具有“不能毁灭的生命的力量”。(希伯来书7:16;可参阅启示录20:6。)可是,上帝赐给人这么异乎寻常的福分,究竟达成什么目的呢?你还记得,撒但声称上帝所造的众生,没有一个是可以信任的。(约伯记1:9-11;2:4,5)既然上帝赐给14万4000人不死的特性,他由此表明自己完全信任这群人,因为他们已无懈可击地驳倒了撒但的声称。但是,其余的人类又怎样?耶稣告诉“小群”王国继承者最早的成员,他们会“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部族”。(路加福音12:32;22:30)他的话暗示,其他的人会成为他王国的臣民,在地上享永生。这些“另外的绵羊”虽然没有不死的特性,却能够获得“永远的生命”。(约翰福音10:16;马太福音25:46)因此,所有基督徒都怀有永生的希望。这绝不是幻想,而是上帝严肃的应许;‘上帝是不可能说谎的’,他已经用耶稣的宝血为这件事付出了所需的代价。——提多书1:2。

还在遥远的未来?

9,10.有什么证据清楚显示,末日已经近了?

9 使徒保罗预告,我们目睹“难以应付的凶险时代”来到,就知道我们已无可置疑地生活在“最后的日子”了。今天我们周遭的人类社会正分崩离析,变得越来越没有爱心、贪婪自私、纵情享乐、无恶不作。难道我们看不出,耶和华对这个邪恶的世界制度执行判决的日子正迅速临近吗?随着暴力和仇恨与日俱增,我们岂不看出,保罗接着所讲的话也正在应验吗?他说:“邪恶的人和冒名骗子会达到更坏的地步。”(提摩太后书3:1-5,13)有些人也许强作乐观,高喊“和平安全了”,但是所有的和平呼声都会烟消云散,因为“突如其来的毁灭……[会]立刻临到他们,好像阵痛临到怀孕的女子一样;他们一定逃脱不了”。对于我们这时代的意义,我们绝非懵然不觉。因此,我们“该时刻警醒,保持清醒”。——帖撒罗尼迦前书5:1-6。

10 再者,圣经表示最后的日子会是一段“无多”的时候。(启示录12:12;可参阅17:10。)看来这段“无多”的日子大部分已过去了。例如,但以理的预言准确地描述“北方王”和“南方王”的冲突,一直伸展到这个世纪。(但以理书11:5,6)现在,还待应验的只限于但以理书11:44,45描述的部分,就是“北方王”所发动的最后攻击。——《守望台》1988年1月1日刊和1993年11月1日刊,对这个预言有进一步的论述。

11.(甲)马太福音24:14的预言获得应验,已达到什么程度?(乙)耶稣在马太福音10:23所说的话表示什么?

11 耶稣也预告,“这个王国的好消息会宣讲开去,遍及世人所住的全地,对所有国族作见证;到时终结就会来到。”(马太福音24:14)今天,耶和华见证人在普世233个国家地区和群岛执行这件工作。诚然,世上有些地区还没有接触到王国信息,也许在耶和华所定的时候,机会的门会向我们打开。(哥林多前书16:9)即使这样,耶稣在马太福音10:23所说的话仍然值得我们三思:“人的儿子到达以前,你们绝对走不完以色列各城。”虽然好消息必定会传遍天下,我们却无法在耶稣以行刑官的身分“到达”以前,亲自把王国信息传遍地上每个角落。

12.(甲)启示录7:3所说的‘盖印’是指什么而言?(乙)地上受膏者的数目日减,这件事含有什么意义?

12 请想想启示录7:1,3的经文。这节经文说,天使会牢牢抓住带来毁灭的“四股风”,“直到我们在我们上帝的奴隶额上盖了印为止”。这里所指的,不是14万4000人接获属天的呼召时,初次所受的印记。(以弗所书1:13)这里所说的,其实是他们最后受到的印记;当时他们已无可置疑地证明,自己的确是上帝手下饱经试炼、忠贞不二的“上帝的奴隶”。上帝真正的受膏儿子今天仍然生活在地上的分子数目已大减。再者,圣经清楚表示,“为了蒙拣选的人”,上帝会把大患难的起头阶段“截短”。(马太福音24:21,22)自称是受膏分子的人,大部分年纪已相当老迈。这岂不是也表明,末日已很临近了吗?

忠于职守的守望者

13,14.守望者阶级负有什么责任?

13 这个日子还未临到之前,我们最好留意听从‘忠信奴隶’给我们的指引。(马太福音24:45)在过去一百多年,现代的“奴隶”一直忠心耿耿地作上帝的‘守望者’。(以西结书3:17-21)《守望台》1984年7月1日刊解释说:“这位守望者留意到世事的发展如何应验了圣经的预言,于是提出警告有一场‘从创世以来从没有过的大灾难’业已临近,并且向人宣扬‘关于较佳事物的好消息’。”——马太福音24:21;以赛亚书52:7。

14 要记住,守望者的职责是‘把所看见的述说出来’。(以赛亚书21:6-8)在圣经时代,守望者一看见有可能构成威胁的事物,就算还相当远而看不清楚,他也会发出警报。(列王纪下9:17,18)当时有些警报无疑是虚发的,但一个忠于职守的守望者绝不会因为害怕引起难堪,就不发出警报。如果你的房子着了火,救火员却认为警报可能是虚发的,就干脆不来救火,你会有什么感觉呢?我们无疑期望这些救生人员,一收到危险信号,就迅速作出回应!同样,只要环境看来需要有人发出警报,守望者阶级就会勇敢发言。

15,16.(甲)为什么我们对预言的了解不时作出调整?(乙)以往上帝的忠仆曾对某些预言怀有错误的见解,我们可以从这件事学得什么教训?

15 可是,随着事态继续发展,我们对预言也了解得更清楚。历史表明,上帝的预言很少在获得应验之前就能完全了解的。上帝曾告诉亚伯兰,他的后裔“必寄居别人的地”四百年。(创世记15:13)可是摩西却没有等到日期满了,就企图擅自拯救他的同胞。——使徒行传7:23-30。

16 请也想想跟弥赛亚有关的预言。我们现在回顾这些预言,觉得它们实在毫不含糊地预告弥赛亚会死而复活。(以赛亚书53:8-10)可是,耶稣自己的门徒却看不出这件事实。(马太福音16:21-23)他们看不出但以理书7:13,14的预言,要等到基督未来“临在”(帕露西阿)的时候才会应验。(马太福音24:3)他们后来问耶稣说:“主啊,你要在这个时候给以色列恢复王国吗?”他们的计算错了差不多2000年。(使徒行传1:6)甚至在基督徒会众已经确立之后,谬误的见解和错误的期望仍时有所闻。(帖撒罗尼迦后书2:1,2)在公元1世纪的信徒当中,虽然偶尔有人怀有错误的见解,耶和华却无疑大大祝福他们的工作!

17.我们对圣经的了解不时作出调整,我们应当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17 同样,今天的守望者阶级也不时要澄清自己的看法。可是,耶和华的确大大祝福‘忠信的奴隶’,有什么人能够怀疑这件事实呢?再者,平心而论,奴隶阶级所作的调整,大部分岂不都是相当微小的吗?我们对圣经的基本了解并没有改变。我们比以前更坚信自己正生活在最后的日子!

为永远的前途而生活

18.为什么我们切不可只为今天而活?

18 世上一般人也许说,“我们只管吃吃喝喝罢,因为明天就要死了”,但我们却千万不可怀着这种态度。既然你能够努力赢得一个永远的前途,何必徒然专注于今生的享乐呢?不论你所怀的希望是在天上享有不死的生命,还是在地上享永生,这个希望绝不是梦想。相反,这是上帝所应许的实体,而上帝是‘不可能说谎的’。(提多书1:2)所有证据都一致显示,这个希望实现的日子已近了!“剩下的时候减少了。”——哥林多前书7:29。

19,20.(甲)对于我们为王国所作的牺牲,耶和华怀有什么看法?(乙)为什么我们应当怀着永生的希望而生活?

19 不错,这个制度一直存留到今天,是许多人始料不及的。现在有些人可能觉得,如果他们早知道这件事,就不会作出某些牺牲了。但是,人作出了牺牲,就不该后悔才对。毕竟,人要做基督徒,作点牺牲是免不了的。基督徒已“不再拥有自己”。(马太福音16:24)我们绝不应当觉得,自己努力取悦上帝,到头来却一事无成。耶稣应许说:“人为了我,又为了好消息,撇下家宅、弟兄、姊妹、母亲、父亲、孩子或田地,没有不在现今这段时期得着百倍的,……在将来的事物制度还必定得着永远的生命。”(马可福音10:29,30)一千年以后,你的职业、房子或银行存款看来有多重要呢?可是,你为耶和华所作的牺牲,一百万年之后,甚至十亿年之后,仍然有很大意义!“因为上帝并非不义,总不会忘记你们的作为。”——希伯来书6:10。

20 所以,我们要怀着永生的希望而生活,“所注视的,不是所见的,而是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哥林多后书4:18)预言者哈巴谷写道:“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快要应验,并不虚谎。虽然迟延,还要等候;因为必然临到,不再迟延。”(哈巴谷书2:3)我们既然热切“等候”末日来临,这对于我们履行个人和家庭的责任有什么影响呢?下一篇文章会讨论这个问题。

温习的要点

◻ 由于这个制度的末日看来迟迟未到,今日有些人受到什么影响?

◻ 我们得永生的希望有什么根据?

◻ 对于自己为王国所作的牺牲,我们应当怀有什么看法?

[第15页的图片]

普世的传道工作必须在末日来到之前完成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