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挑战一:材质难保存
    守望台2016年(公众版) | 第4期
    • 封面专题 | 圣经——历经波折 千古不变

      挑战一:材质难保存

      威胁:圣经原稿和古抄本是写在纸莎草纸a和羊皮纸上的。(提摩太后书4:13)圣经写在这些材料上,会难以保存吗?

      纸莎草纸易破易褪色。古埃及文物学者理查德·柏金森和斯蒂芬·夸克说:“这种纸会渐渐腐化,最终只剩纤维和碎屑。即使小心收藏,也可能受潮发霉或被鼠类和昆虫啃咬;要是埋在土里,则很容易被白蚁蛀食。”有些纸莎草纸出土后,处于光线过量或湿度极高的环境,损坏速度因此倍增。

      相较之下,羊皮纸比纸莎草纸耐用,但如果没有好好保存,或暴露在潮湿、光线过强、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环境中,羊皮纸也会腐坏。b此外,羊皮纸也会受虫子侵袭。《地中海东部希腊罗马时期的书写文化》(英语)提到,以这类材料书写的古代文献,能“保存至今的,实在相当罕见”。要是圣经因材质腐坏而消失,其中的信息也会失传。

      保存方式:犹太律法规定,君王登基后要把圣经的前五卷“抄写一个副本”。(申命记17:18)此外,古代有一群抄经士专门抄写圣经,他们制作了许多复本,所以在公元1世纪,圣经书卷遍及以色列的犹太会堂,甚至远达马其顿!(路加福音4:16,17;使徒行传17:11)这些年份已久的抄本是怎么保存到今天的?

      1.陶罐;2.死海古卷残片

      死海古卷是古代的圣经抄本,被存放在陶罐中。多个世纪后,在干燥的洞穴里被人发现

      这个洞穴存放了一些圣经抄本

      研究新约的学者菲利普·康福特说:“犹太人保存圣经书卷的方式广为人知,就是把书卷放入陶罐里。”基督徒也沿用这个方法。因此,现代人能从陶罐中,或暗室、洞穴和极为干燥的地区里,找到古老的圣经残片。

      结果:圣经不同部分的抄本被保存下来,多达上千份,其中有些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完成。世上没有其他古书像圣经一样,有这么多年代久远、数量众多的复本。

      a 纸莎草纸是由一种称为纸莎草的水生植物制成的。

      b 例如,美国官方签署的《独立宣言》原稿是写在羊皮纸上的,虽然距今不到250年,上头的文字几乎看不见了。

  • 挑战二:强权攻击
    守望台2016年(公众版) | 第4期
    • 封面专题 | 圣经——历经波折 千古不变

      挑战二:强权攻击

      威胁:历史上,许多政治和宗教领袖行事与圣经背道而驰,他们费尽心机,不让民众拥有、制作和翻译圣经,以下是两个例子。

      • 约公元前167年:塞琉西王安条克四世为了强迫犹太人改信希腊人的宗教,下令销毁所有的圣经。历史学家海因里希·格雷茨教授说:“安条克四世的部下到处搜寻圣经经卷,一旦找到就马上撕毁或烧掉。至于那些阅读圣经而得到安慰的人,一律格杀勿论。”

      • 中世纪:天主教教士不满信徒向人传讲圣经信息,而不是传讲教义,于是规定平民只能拥有以拉丁语写成的诗篇。人如果拥有诗篇以外的其他圣经经卷,就会被视为异端分子。教会领袖派了一些人,要他们“认真努力,不断地把所有异端找出来”,并下令“仔细搜查疑似藏有异端分子的房子和地下室……哪家有异端,就摧毁哪家”。

      如果圣经真的被人消灭,上帝话语的信息就会销声匿迹了。

      威廉·廷德尔翻译的英语圣经的其中一页

      威廉·廷德尔翻译的英语圣经,曾遭禁止、焚烧,连廷德尔本人也在1536年被处决。可是,他所翻译的圣经仍流传至今

      保存方式:安条克四世在以色列境内展开镇压行动时,许多犹太人已经离开以色列了。学者估计,在公元1世纪,超过六成的犹太人住在以色列以外的地区,他们把圣经抄本保存在当地的会堂里。多年后,基督徒也能读到这些抄本。(使徒行传15:21)

      在中世纪,有些喜爱圣经的人不畏迫害,勇敢地抄写和翻译圣经。在15世纪活字印刷术发明前,圣经的部分经卷就已经被翻译成33种语言了。从那时起,翻译和制作圣经的工作便以飞快的速度进行!

      结果:尽管圣经遭受君王和教士攻击,却是有史以来发行量最高、翻译成最多语言的书。不但如此,圣经还影响了许多语言和国家的法律,也深深打动成千上万人的心。

  • 挑战三:遭人更改
    守望台2016年(公众版) | 第4期
    • 抄写圣经的抄经士

      马所拉学士小心翼翼地抄写圣经

      封面专题 | 圣经——历经波折 千古不变

      挑战三:遭人更改

      威胁:虽然圣经抄本的材质不易保存,又多次受强权攻击,圣经还是流传至今。外在的威胁毁不了圣经,可是有些抄经士和翻译员,却企图更改圣经的内容。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使圣经与自己的教条一致,请参考以下三个例子。

      • 崇拜的地方:撒马利亚人在基利心山造了一座庙宇,为了让人支持他们的崇拜活动,在公元前4至2世纪间,有人在《撒马利亚五经》的出埃及记20:17加插了一句话:“你要在基利心山建造祭坛。”

      • 三位一体的教义:圣经成书后不到三百年,鼓吹三位一体的人在约翰一书5:7加添了以下的内容:“在天上有父,有道,有圣灵,这三位是合一的。”可是,圣经原稿并没有这段话。圣经学者布鲁斯·梅茨格尔表示:“从6世纪起,在《通俗拉丁文本圣经》抄本和古拉丁语圣经抄本中,这类加插的句子越来越常见。”

      • 上帝的圣名:许多翻译圣经的人受犹太人的迷信影响,擅自删去上帝的名字,用“神”或“主”代替上帝的名字耶和华。然而,这两个词语在圣经中不但能用来称呼创造主,还可以指人或宗教物品,甚至魔鬼撒但。(约翰福音10:34,35;哥林多前书8:5,6;哥林多后书4:4)a

      保存方式:首先,尽管有些抄经士粗心犯错或刻意更改经文,但还是有许多技术高超、细心抄写圣经的人,像是马所拉学士。他们在公元6至10世纪抄写的希伯来语经卷,称为马所拉文本。这群抄经士十分谨慎,反复核对词语和字母的数目,确保内容无误。只要发现疑似错误的地方,他们会在文本旁边的空白处写下批注,但不会改动经文。研究圣经抄本的戈申-戈特施泰因教授说:“他们相信,擅自更改圣经是罪大恶极的。”

      其次,保存至今的手抄本数量极多,足以让圣经学者加以比对,找出错误。举例来说,多个世纪以来,教会一向认为拉丁语圣经准确无误。因此,他们像前文提过的,采纳了加添在约翰一书5:7的句子,就连深具公信力的英语圣经《英王钦定本》也受到影响,收录了这个原本不在圣经里的句子!后来,更多的圣经抄本出土,这对学者的研究产生了什么影响?布鲁斯·梅茨格尔写道:“除了拉丁语的版本,其他早期的抄本,包括古叙利亚语、埃及古语、亚美尼亚语、埃塞俄比亚(衣索比亚)语、阿拉伯语、斯拉夫语,都找不到加进约翰一书5:7的那句话。”结果,在《英王钦定本》修订版和其他版本的圣经里,加添的句子就被删除了。

      圣经抄本《切斯特·贝蒂纸莎草纸残片2号》(P46),于公元200年左右完成

      圣经抄本《切斯特·贝蒂纸莎草纸残片2号》(P46),于公元200年左右完成

      古老的抄本能否证明,现代圣经的内容并没有改变?1947年,死海古卷被人发现,这是比希伯来语马所拉文本早一千多年的抄本。经过仔细比对,死海古卷的研究员说:“古卷提出无可争议的证据,证明圣经虽然通过犹太抄经士一千多年辗转传抄,仍旧准确可靠。”

      切斯特·贝蒂图书馆位于爱尔兰都柏林,馆内收藏许多纸莎草纸抄本,几乎包含了整本圣经《希腊语经卷》,最早的抄本可追溯至2世纪,与圣经原稿完成的时间相隔约一百年。《综合圣经辞典》(英语)说:“这些纸莎草纸抄本除了透露许多关于经文的细节,还让人看出圣经传抄的过程十分严谨。”

      “我敢说,没有任何一部古代著作像圣经一样,经过历代传抄,内容依旧不变。”

      结果:这么多古老的抄本不但无损圣经的可信度,反而更有力地证明圣经的内容准确无误。谈到《希腊语经卷》,圣经学者弗雷德里克·凯尼恩表示:“世上没有任何古书像圣经一样,有这么多的证据显示内容准确,而且这些古老的抄本离原稿完成的年代不远。我们可以肯定,圣经的内容被完整地保存下来。”至于《希伯来语经卷》,学者威廉·格林评论:“我敢说,没有任何一部古代著作像圣经一样,经过历代传抄,内容依旧不变。”

      a 详见耶和华见证人出版的《圣经参考手册》单元1和2,请至www.jw.org/cmn-hans阅读和下载。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