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诚实落伍了吗?
    守望台2016年(公众版) | 第1期
    • 一位雇主生气地指着他的员工

      封面专题 | 诚实落伍了吗?

      诚实落伍了吗?

      阿恒在日本一家职业中介公司的会计部工作,有一次他和主管一起审查公司的财务报告,主管要他伪造一份报表。阿恒向主管解释,做不诚实的事会让他良心不安。但是主管威胁阿恒,如果不伪造报表就会被炒鱿鱼,结果阿恒真的被解雇了。

      接着几个月,阿恒对于他的就业前途感到忧虑沮丧。在一次工作面试时,阿恒提到自己不会做不诚实的事。面试官却回应:“你的想法也太奇怪了吧!”阿恒的亲友都鼓励他要坚持做个诚实的人,但是他开始有些疑惑,他说:“我开始怀疑,坚持诚实的信念真的是对的吗?”

      阿恒的经历反映出一个真实的情况,并不是人人都重视诚实。事实上,有些人甚至觉得诚实只会带来麻烦,这种看法在商场上是很普遍的。在南非一名上班妇女说:“我周遭都是不诚实的人,有时面对很大的压力要跟他们同流合污。”

      说谎这种不诚实的行为在今天尤其普遍。几年前,麻州大学爱姆赫斯特分校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做了一项研究,根据他的研究报告指出,百分之60的成年人在10分钟的对话里,至少会说谎一次。费尔德曼说:“这个结果真是令人震惊,我们没有想到说谎竟然在日常生活中如此普遍。”大部分的人痛恨别人对他们撒谎,但是自己却又常常说谎,这不是很奇怪吗?

      为什么说谎、偷窃和其他不诚实的行为在今天如此常见?不诚实的行为怎样影响整个社会呢?更重要的是,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做出不诚实的行为呢?

  • 不诚实对你有什么影响
    守望台2016年(公众版) | 第1期
    • 两位女士在交谈

      封面专题 | 诚实落伍了吗?

      不诚实对你有什么影响

      “遇到麻烦时,通常用点不诚实的小手段就可以解决了。”——莎曼珊,南非。

      你也有同感吗?好像莎曼珊一样,我们都会面对一些棘手的情况。我们会不会选择用不诚实的手段处理难题,就看我们最重视的是什么。例如,我们要是只重视自己的面子,就可能会把不诚实的手段当做是合情合理的解决之道。不过,当真相浮出台面时,不诚实通常会有不好的结果。让我们看看不诚实会有什么影响。

      不诚实破坏信任

      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信任之上。两个人都互相信任,彼此才会有安全感。不过信任感并不会在一夕之间就产生。人们花时间在一起,彼此坦诚沟通并且无私地为对方着想,彼此间的信任才能建立起来。但是,只要一个不诚实的行为就会粉碎双方的信任,信任感破裂后,要再重建就难上加难了。

      你被好朋友欺骗过吗?如果你有这样的经验,当时的感觉是什么?你可能会感到心痛,甚至觉得被出卖了。有这样的感受是很正常的。毫无疑问,不诚实会破坏宝贵的友谊。

      不诚实会传染

      加州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罗伯特·英尼斯做了一项研究,他发现“不诚实是会传染的”。不诚实就好像病毒一样,如果你常常与不诚实的人来往,被传染不诚实的风险就会提高。

      那么,怎样避免落入陷阱,变成一个不诚实的人呢?请看圣经的原则可以怎样帮助你。

      不诚实的行为

      说谎

      一名男士拿掉婚戒

      是什么意思?就是对有权知道事实的人说假话。说谎的行为包括为了误导别人而扭曲事实,故意隐瞒重要的讯息去欺骗人,或夸大事实为了给别人错误的印象。

      圣经怎么说:“奸诈的人,耶和华视为可憎;正直的人,上帝愿意亲近。”(箴言3:32)“所以,你们弃绝了谎言,各人就要对人说实话。”(以弗所书4:25)

      毁谤

      一位男子进门时两位男子正在窃窃私语

      是什么意思?用虚假恶毒的言论来破坏别人的名声。

      圣经怎么说:“施诡计的人,散播纷争;毁谤别人的,离间密友。”(箴言16:28)“无木无柴,火焰就熄灭;无人毁谤,纷争就平息。”(箴言26:20)

      诈欺

      一名男子指着藏在大衣内的手表

      是什么意思?以欺骗的手段取得别人的金钱或财产。

      圣经怎么说:“不可诈骗困苦贫穷的雇工。”(申命记24:14,15)“欺骗寒微人的,侮辱造他的主;恩待贫穷人的,荣耀他的上帝。”(箴言14:31)

      偷窃

      有人从别人的袋子里偷走钱包

      是什么意思?没有得到允许就自行拿走别人的财物。

      圣经怎么说:“偷窃的,不要再偷,倒要勤劳,亲手做正当的工作,就可有东西分给穷乏的人。”(以弗所书4:28)“不要受迷惑了……偷窃的、贪心的、醉酒的、咒骂的、敲诈的,都不能承受上帝的王国。”(哥林多前书6:9,10)

  • 为什么诚实是值得的?
    守望台2016年(公众版) | 第1期
    • 一名男子将钱包归还给失主

      封面专题 | 诚实落伍了吗?

      为什么诚实是值得的?

      我们自信有诚实的良心,也愿意行事尽都诚实。——希伯来书13:18

      在圣经里,翻译做“诚实”的希腊原文有“本性良善”的意思,也指道德方面美好的事物。

      基督徒都很重视保罗所说的,“愿意行事尽都 诚实”,这是什么意思呢?

      内心的挣扎

      很多人每天早上出门前都会先照照镜子,原因是他们希望让人看到最好的一面。可是,内心的为人却比漂亮的发型和时髦的服装更重要,事实上,我们的内在为人会影响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圣经清楚地指出,人有做坏事的倾向。创世记8:21说:“人从小就心怀恶念。”因此,要行事诚实,我们需要对抗做坏事的欲望。使徒保罗也提到,他需要对抗恶念,他说:“按我内在的人来说,我确实喜欢上帝的律法,但是我看出身上另有一种律法,跟我思想的律法交战,把我掳去,要我听命于身体里罪的律法。”(罗马书7:22,23)

      每当我们的内心有做坏事或不诚实的念头,我们是可以战胜这样的想法,作出正确的选择。如果我们抗拒做坏事的恶念,即使周遭的人都不诚实,我们还是可以做个诚实的人。

      战胜不诚实

      我们需要可靠的道德准则,来帮助我们行事诚实。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在穿着打扮上花很多心思,但在道德问题上做决定时,倒没花多少时间。所以,很多人就会按自己的处境,来决定要不诚实到什么程度。好像《不诚实的诚实真相》也提到,一般人容许自己在一定的程度内说谎,只要没有超过自己定的界线,就觉得自己还是诚实的。不过,真的有一个可靠的标准,帮助我们来判断这条界线该画在哪里吗?其实是有的。

      世上数百万人都在圣经里找到了完美的准则,圣经提供了无与伦比的道德标准。(诗篇19:7)不但如此,在家庭、工作、道德和心灵方面,圣经也提供了可靠的指引,而且永不过时。圣经的律法和原则适用于所有人,只要我们研读圣经,沉思里面的劝告,并且应用在生活上,我们就能锻炼自己的内心,行事诚实正直。

      要避免行事不诚实,只有学习圣经知识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低落的世界,很容易被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向上帝祷告,求他的帮助。(腓立比书4:6,7,13)借着这样做,我们就有勇气做对的事,并且在所有事上都行事诚实。

      诚实的奖赏

      文章开头提到的阿恒,因为工作诚实而有好的名声。现在他的老板很欣赏他诚实的品性。阿恒说:“我很开心,因为可以良心无愧地工作。”

      其他人也有同感。请看看以下几个例子,他们把圣经原则应用在生活上,“行事尽都诚实”,因此生活变得更好。

      • 无愧的良心

        谢莉儿

        “我在13岁时辍学,开始以偷窃为生,我百分之95的收入都是从骗人的勾当得来的。结婚后,我和先生开始学习圣经,我们发现原来耶和华a上帝恨恶不诚实的行为,所以我们决定要改变生活。1990年,我们把自己献身给耶和华,并且受浸成为耶和华见证人。”(箴言6:16-19)

        “以前,我家到处都是偷来的东西,但现在家里没有这些赃物了,这让我良心无愧。我很感激耶和华的仁慈,现在我每天睡觉时都感到心满意足,因为知道耶和华喜欢我现在的生活方式。”——谢莉儿,爱尔兰。

        蔡国欣

        “有个潜在客户想要贿赂我,但我拒绝了,老板得知后对我说:‘你的上帝把你教成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有你在我们的公司,实在太好了!’为人诚实让我可以在耶和华上帝面前良心无愧,也让我可以帮助家人和其他人行事诚实。”——蔡国欣,香港。

      • 内心的安宁

        汤姆

        “我在一家国际银行担任特别助理,在这个行业,为了要赚钱,诚实通常是被丢在角落的。大家都觉得,只要能够发财致富,撒点小谎又怎样,而且还可以促进经济。但是为人诚实让我有内心的安宁,我决心不论面对什么情况,都要保持诚实,我的主管都知道无论如何我决不会说谎。”——汤姆,美国。

      • 赢得别人的尊重

        香织

        “公司里有些货品不见了,我的主管要我撒谎,但是我拒绝这么做。后来小偷被抓到了,我的老板谢谢我表现诚实。在这个不诚实的世界要做个诚实的人,是需要勇气的,不过这样做,我们一定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香织,日本。

      行事诚实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享有无愧的良心和内心的安宁,诚实所带来的奖赏确实很宝贵,不是吗?

      a 在圣经里,上帝的名字是耶和华。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