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表现与上帝相若的仁慈吗?
你还记得上一个对你表现真正仁慈的人吗?毫无疑问,我们所有人都赏识仁慈的人所表现的乐于助人、富于怜悯和温柔体贴的品德。
虽然在今日的世界里仁慈的品德甚为罕见,但却绝非未有所闻。售货员受到嘱咐要向顾客表现这种美德。商业人士应付客户时留意到仁慈这种品德的价值。诚然,人许多时怀着不纯正的动机而表现仁慈。可是,真正有人情味的仁慈品德仍然是存在的。例如,有一对居于遥远地方的夫妇回来探视因中风而失去工作能力,甚至难于走动的父亲,他们发现邻居已替他照料好若干必需的家务。这使他们大受感动!
圣经含有一些表现仁慈的人的杰出例子。在乘船前往罗马的途中,看管使徒保罗的百夫长犹流准许保罗住在西顿的朋友家里受他们所照应。不错,犹流“以富于人情味的仁慈宽待保罗”。(使徒行传27:3)这事之后不久,船在米利大(马尔他)岛搁浅,岛上的土人接待船上276名乘客和水手而表现‘非常富于人情味的仁慈’。事实上,“岛长”部百流的热情款待特别感人。——使徒行传28:1-10。
既然人是照着上帝的形像造的,人人都能够反映出上帝的品格至若干程度。这从使徒保罗所说的话足以见之,他写道:“没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顺着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们虽然没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罗马书2:14,15;创世记1:26)因此仁慈的品质可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可是我们却能够合理地期望真正的基督徒表现一种显著地与上帝相若的仁慈。这种仁慈的性质如何?上帝怎样表现仁慈?我们可以怎样效法上帝表现圣灵的这种果子?——加拉太书5:22。
耶和华的慈爱
圣经曾反复颂扬上帝的慈爱。“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要称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诗篇的执笔者说。(诗篇106:1;107:1)在希伯来文圣经里,“慈爱”一词是指仁爱地依附对象,直至达成目的为止的一种品质。因此,基于对人类的爱,上帝怀着拯救人类的目的向人表现慈爱。若非如此,人类早已灭绝了。上帝绝不宽容蓄意犯过的人,因此他把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从伊甸园里逐出。可是,上帝仍然对他们表现慈爱。他赐衣服给他们穿,让他们生儿育女,并容许他们存活一段不短的日子。——创世记3:21-4:2;5:4,5。
耶和华在许多方面对亚当有罪的后代表现慈爱。例如使徒保罗能够向路司得的伪宗教崇拜者指出,上帝“为自己未尝不显出证据来,就如常施恩惠,从天降雨,赏赐丰年,叫你们饮食饱足,满心喜乐。”(使徒行传14:16,17)虽然这些人将崇拜归于假神,耶和华却仁爱地赐给他们丰盛的物质享受。
可是,上帝对亚当未出生的后裔所表现的慈爱含有更重大的意义。耶和华通过应许的“后裔”对人类提出了从罪与死的奴役中拯救出来的希望。(创世记3:15;罗马书5:12)虽然人类留下了羞辱上帝的记录,上帝并没有撇弃人类。反之他甚至为人类舍了至爱的独生子作为赎价祭物!(约翰福音3:16)上帝也作了安排使一些对他保持忠贞的人能够与耶稣基督一起成为天国的继承者以造福所有顺服的人类。借着这项安排,上帝进一步向人类表现“额外的恩典”。——罗马书5:8,15-17,《新世》;8:16,17;启示录14:1-4。
表现与上帝相若的仁慈
不完美的人类可以怎样表现与上帝相若的仁慈呢?在这方面耶稣立下了榜样,并提出若干指导方针去帮助我们表现这种仁慈。(彼得前书2:21;马太福音11:28-30)例如,他指出我们甚至应当对仇敌表现仁慈。耶稣说:“要[继续]爱仇敌,也要善待他们,并要借给人不指望偿还;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因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路加福音6:35)因此,我们若要表现与上帝相若的仁慈美德,就不但要对家人、朋友和基督徒弟兄表现仁慈,也要对那些忘恩负义及与我们为敌的人表现仁慈。我们这样行并不是想故意激怒他们,反之是要帮助他们,把他们最好的内在品质引发出来。——加拉太书6:10;罗马书12:20,21。
由于人的自然倾向是别人怎样待我们,我们也怎样待人,所以我们最好将耶和华的训诲紧记在心;“我喜爱良善,不喜爱祭祀。”(何西阿书6:6)这样,我们若要赢得耶和华的喜悦,就必须在与别人的一切关系上竭力表现与上帝相若的仁慈或慈爱。(可参阅弥迦书6:8。)可是在表现这种敬虔的品德方面,我们必须以一种明确中肯的方式效法耶和华。这是什么方式?既然耶和华首先采取行动使我们能够在他面前享有清白的地位,我们也应当采取主动将圣经真理与别人分享。即使我们在起初受到拒绝,我们仍必须表现慈爱,不断努力以上帝王国的好消息去打动别人的心。表现这种与上帝相若的仁慈而能够帮助别人踏上永生的道路是何等美善的事!——马太福音7:13,14。
怎样培养这种品德
若要培养与上帝相若的仁慈,我们必须认识上帝的思想,并且行事与上帝在圣经里所显示的意念一致。的确,我们必须首先对真理获得正确的认识。保罗称赞歌罗西的基督徒,并且承认他们“因着真理确实认识了上帝[额外]的恩典之后”,真理在他们中间结出果子来。(歌罗西书1:5,6,《新译》)可是,没有任何基督徒能够到达无需再作进一步的努力的地步。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彼得后书3:18。
既然仁慈是上帝圣灵所结的果子之一,受圣灵所指引的基督徒会对别人表现仁慈。事实上,保罗明确中肯地把与上帝相若的圣洁和仁慈相提并论,说:“你们既是上帝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怜悯、恩慈。”(歌罗西书3:12)因此我们必须有上帝的圣灵才能表现与上帝相若的仁慈。
可是我们怎样才能得着耶和华的灵呢?借着再三向他祈求。耶稣表明我们若谦卑地求耶和华赐予这项恩赐,他必定会垂听我们所作的衷心恳求。在谈论过需要‘继续祈求’和‘继续寻找’之后,耶稣说:“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他的人么?”(路加福音11:9-13)的确,我们若祈求耶和华赐予圣灵,并且明确中肯地请求他帮助我们表现更大的仁慈,就可以放心他必定会垂听。(约翰一书5:14,15)当然,我们若祈求上帝的圣灵,行动就必须与所作的恳求一致。
培养仁慈品德的另一项良助是通过我们从周遭所能观察到的事物去沉思一下耶和华许多表现仁慈的作为。关于上帝,诗篇的执笔者说:“我也要思想你的经营,默念你的作为。”(诗篇77:12)我们从日常生活的观察去留意和沉思一下上帝的各种品德会使我们获益良多。上帝所造万物的荣美,吃喝的快乐,使我们感到舒适和欣喜的各种物品,儿女所带来的喜乐——甚至动物的诙谐动作——均述说上帝向人类所表现的仁慈。不错,美丽的日落,彩色缤纷的天虹,一顿美味的饭餐,或一份珍贵的友谊,都应当提醒我们上帝仁慈地赐给我们的许多赏心乐事。事实上,“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各种品德,包括仁慈在内]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罗马书1:20)我们若衷心渴望效法伟大上帝的仁慈,就必须沉思默想一下这些事物。
以此为目标
毫无疑问,立下目标去培养与上帝相若的仁慈品德是值得的。借着向别人表现仁慈的品德,个人和家庭关系必定会大有改善。仁慈这种品德也能吸引别人对王国的信息有所反应。许多曾对圣经存有怀疑的人由于耶和华见证人在传道工作上向他们表现恩慈而受到感动去查考真理。不错,恩慈的品德的确能把那些本来敌视真理的人的内在美好品质引发出来。
一个年轻的见证人在从事逐户传道时遇到一个妇人断然拒绝接受她所传的信息。见证人留意到妇人正在患病,于是问后者可有需要她帮忙的地方。后者冷然拒绝任何协助。可是两个星期之后,年轻的姊妹经过妇人的住所,便再次上门探视后者,并问妇人自她们初次遇见以来她能否出外购物。由于妇人仍然无法自己出外购买粮食,见证人遂坚持要到商店去为她购买必需品。这事以后,妇人对上门探访的见证人态度温和得多——全是由于年轻的姊妹表现与上帝相若的仁慈的缘故。
这种极为优良的品德的确具有吸引力。一个年轻的大学毕业生首次到王国聚会所时所观察到的事足以说明这点。聚会所里来自低下阶层的见证人担心这个女子对他们和他们的言谈有什么反应。可是这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子并没有挑剔见证人可能表现的任何短处,反之,她只记得人人都对她十分仁慈;并对他们向她表现的真挚关注留下深刻印象。由于受到见证人的榜样所感动,结果她将自己呈献出来事奉上帝。不久,她向别人表现不自私的关注而成为经常先驱,后来并成为伯特利的成员。
的确,与上帝相若的仁慈是一种极为优良的品德。这乃是我们在待人处事各方面均应当表现出来的品德。你有表现这种品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