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万国行将得享公平
    守望台1989年 | 6月15日
    • 13,14.(甲)我们人人都应当怎样检讨自己的内心情况?(乙)我们可以怎样表现我们对耶和华的感激?

      13 上帝向人表现公平和爱心,为你牺牲他独生的儿子作为赎价,这件事有使你的心大受感动吗?请想象一下上帝吩咐亚伯拉罕将他所疼爱的独生子献作祭物时,亚伯拉罕有什么感觉!但是上帝的感觉更深刻得多。请也想想耶和华目击他的爱子受人侮辱、受过路的行人耻笑、在苦刑柱上受到剧烈的苦楚,他有些什么感觉。请想想耶稣呼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时,耶和华有什么反应。(马太福音27:39,46)可是,为了公平起见,耶和华上帝容许他的儿子以这种方式死亡,借此证明自己的忠诚以洗雪上帝的正义。此外,耶和华也借着容许自己的儿子死亡而向我们打开了得救的途径。

      14 我们对耶和华和他儿子所怀的感激无疑应当推使我们公开承认:“我们将救恩归于上帝,也归于羔羊。”(启示录7:10)借着以这种方式作出积极响应,我们表明自己相信摩西的话:“[耶和华]所行的无不公平。”(申命记32:4)我们若承认及追求上帝为了拯救人类而表现的公平行事方式,就必然为耶和华和他的儿子带来莫大的快乐!

      15.耶稣对尼哥德慕所说的话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15 1870年代我们的信徒同工在赎价祭物的争论上采取坚定立场,我们岂不为此高兴吗?今日,上帝的组织像以往一样坚决紧守上帝用来拯救人类的和平、仁爱的方法,我们岂不为了属于这样的一个组织而高兴吗?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当特别留意耶稣对尼哥德慕所说的话:“上帝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与上帝一致]。”若要逃避上帝所作的不利判决,我们就必须从事“与上帝一致的工作”以证明我们对他的儿子怀具信心。——约翰福音3:17,18,21。

      16.耶稣的门徒可以怎样荣耀天父?

      16 耶稣说:“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约翰福音15:8,10)其中一些命令是什么?命令之一见于约翰福音13:34,35,耶稣对门徒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爱的果子在耶和华见证人当中十分明显。耶稣也吩咐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马太福音28:19,20)你自己正努力从事这些“与上帝一致的工作”吗?

      17.什么成果表明传道和教人的工作是耶和华的公平的一项表现?

      17 耶和华容许耶稣的门徒从事传道和教人的工作的确是公平之举,我们考虑一下耶和华见证人仅在一年之内所成就的事便可以看出这点。在1988年有23万9268位新门徒受浸!这岂不令你满心喜乐吗?

      公平的上帝会迅速行事

      18.鉴于耶和华的子民所受的逼迫,这引起了一些什么问题?

      18 见证工作一直在反对之下进行。耶稣告诉门徒说:“他们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们。”(约翰福音15:20)耶和华见证人的现代历史充分证明了这句话的真确性。见证人在一国复一国中经历到政府的禁制、监禁、殴打,甚至以苦刑虐待。这使我们想起哈巴谷那含有预言性的话:“律法放松,公理也不显明。”因此,有时甚至耶和华的子民也不禁问道:“世上行诡诈的人,耶和华为何看着不理呢?恶人吞灭比自己公义的,耶和华为何静默不语?”——哈巴谷书1:4,13。

      19.耶稣说了一个什么比喻帮助我们从上帝的观点去明白各事?

      19 耶稣说了一个比喻去回答这些问题,也帮助我们从上帝的观点去看各事。耶稣在路加福音17:22-37描述在这个事物制度的末期,世上会充满强暴的情况。他说这种情形正好与挪亚日子的洪水和罗得日子的所多玛、蛾摩拉的情形相若。然后,路加福音18:1-5报道,耶稣转向门徒,并“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耶稣谈及一个有急需的寡妇及一个能够帮助她的“官”。寡妇不断恳求说:“我有一个对头,求你给我伸冤。”由于寡妇的坚持,法官终于“给她伸冤”。

      20.我们从耶稣的比喻学得什么教训?

      20 今日我们可以从这个比喻学得什么教训呢?耶稣把不义的法官与耶和华作一对比,说:“你们听这不义之官所说的话。上帝的选民昼夜呼吁他,他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我告诉你们,要快快地给他们伸冤了。”——路加福音18:6-8甲。

      21.我们应当对自己的个人难题有什么看法及怎样处理?

      21 要时刻记住,我们为个人难题而作的祈求,若看来迟迟未蒙垂听,这绝不是因为上帝不愿应允我们的缘故。(彼得后书3:9)我们若遭受某种逼迫或不平待遇,像寡妇所遭受的一般,我们可以深信上帝会主持公道。我们可以怎样表现这种信心呢?借着不断祷告,然后继续以忠信的行为去支持自己的祷告。(马太福音10:22;帖撒罗尼迦前书5:17)我们若保持忠信,就能够证明世上有诚挚的信心,也有真正爱好公平的人,而我们便是这样的人之一。——路加福音18:8乙。

      “你们外邦人当与主的百姓一同欢呼”

      22.摩西以什么胜利的口吻结束他的歌?

      22 许多世纪之前,摩西以胜利的口吻结束他的歌说:“你们外邦人当与主的百姓一同欢呼;因他要伸他仆人流血的冤,报应他的敌人,洁净他的地,救赎他的百姓。”(申命记32:43)耶和华报仇的日子已迫近眉睫了。我们多么感激他一秉至公,但却同时对人表现忍耐!

      23.与上帝的子民一同欢呼的人享有什么快乐的前途?

      23 “悔改”的路仍然向人打开,但这件事已急不容缓了。彼得警告说:“[主耶和华]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彼得后书3:9,10)由于上帝的公平,他不久便要将现今的邪恶制度毁灭。这个日子临到时,愿我们都置身于响应这个喜乐呼吁的人之列:“你们外邦人当与主的百姓一同欢呼。”不错,愿我们都置身于一大群看出上帝的道路无不公平的快乐子民之列!

  • 由漠不关心转变为极感兴趣
    守望台1989年 | 6月15日
    • 由漠不关心转变为极感兴趣

      加拿大两位见证人探访一个妇人,妇人清楚表示她不想跟我们的宗教有任何关系。后来,妇人做家务的时候慢慢想起见证人,想起一些和我们信仰有关的问题。她立刻驾车到街上去找寻两位见证人。但两人都不知去向。于是她把车子驶到她朋友的房子去,以为见证人也许会探访她的朋友。但朋友告诉她,见证人并没有在这儿停留。她的朋友还说自己跟一个见证人一起工作,提议不如大家见面。跟她们接触的姊妹解释道:

      “第一次的探访实在大出我意料之外,竟然有五个女士在场。她们连珠炮发似的向我提出问题,诸如:‘你们为什么叫自己做耶和华见证人?’‘你们为什么逐家逐户探访人呢?’‘你们相信耶稣吗?’我花了三小时回答他们的问题。由于最初的探访,我平均每月回访她们三次,每次接触5至15个人。”

      六个月内,我们的姊妹向这群人分派了313本杂志、171本小册子、272本书籍。但现在那位姊妹说:“我尽一切努力鼓励这群人从我们的个别家庭圣经研究安排得益。”此后的发展将使人极感兴趣。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