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经的第8本书——路得记“圣经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
1.(甲)为什么路得记绝不仅是一个爱情故事?(乙)圣经怎样特别提及路得?
路得记是一出感人肺腑的戏剧,引出了波阿斯与路得那美妙动人的爱情故事。然而,它不仅是一首爱情诗篇而已。写作的用意也不在娱乐他人。全书强调耶和华定意要产生一个王国的继承者,并显扬他的慈爱。(得1:8;2:20;3:10)耶和华拣选一个曾一度崇拜外邦的神基抹,后来才归附纯真崇拜的摩押女子成为耶稣基督的祖先之一,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耶和华的爱心多么宽宏。在从亚伯拉罕至耶稣的家谱中,圣经只提及四个女子的名字,路得是其中之一。(太1:3,5,16)圣经只有两本小书以女子为名,除了以斯帖之外,另一位便是路得。
2.路得记的事迹在何时发生?在何时及由谁执笔写成?
2 “当士师秉政的时候……”。路得记以这句话展开了它那感人的描述。这句话表明它是在后来,在以色列受君王统治的时期,写成的。但是,路得记叙述的事迹却发生于士师时代约11年的一段时期中。虽然书中没有透露谁人执笔,但极可能是撒母耳。他显然是士师记的执笔者,而且在国王统治的初期是个杰出的忠心人物。既然这本书在结尾时显示当时大卫已经声名显赫,因此它应当是在公元前1090年左右写成的。撒母耳对于耶和华宣布有一“狮子”从犹大支派而出的应许十分熟悉,此外耶和华也任用他去膏立犹大支派的大卫作以色列王,他无疑会十分热衷于把从人类始祖至大卫的家系记录下来。——创49:9,10;撒上16:1,13;得1:1;2:4;4:13,18-22。
3.有什么事实证明路得记是圣经正典的一部分?
3 路得记是圣经正典的一部分,这乃是从未引起争论的事实。耶和华感示人在马太福音1:5将路得列入耶稣的家谱之内,从而证实了路得记的正典地位。犹太人一向承认路得记是希伯来文圣经正典的一部分。因此,不足为奇地,从1947年开始被人发现的死海书卷包括此书的若干残片及圣经正典的其他部分。此外,路得记与耶和华的王国旨意及摩西律法的要求完全协调一致。虽然律法禁止以色列人与崇拜偶像的迦南人及摩押人通婚,但这并不包括一些像路得一样拥护耶和华的崇拜的外族人。路得记一书详细描述有关购赎及娶兄弟遗孀的律法安排。——申7:1-4;23:3,4;25:5-10。
路得记的内容
4.路得面对什么决定?关于她所采纳的崇拜,她所作的决定显示什么?
4 路得决定跟随拿俄米(1:1-22)。故事始于以色列国遭遇饥荒的时候。伯利恒的以利米勒带着妻子拿俄米和两个儿子玛伦及基连,过了约旦河来到摩押地寄居。两个儿子在当地娶了摩押女子俄珥巴及路得为妻。后来这个家庭遭逢不测,先是父亲去世,然后两个儿子也相继死去。结果只剩下了三个无儿无女的寡妇,以致以利米勒后继无人。拿俄米听闻耶和华再次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遂决定返回故土犹大。她的媳妇与她一同起行。拿俄米请她们返回摩押的娘家,并祈愿耶和华恩待她们,使她们在本族中找到新的夫家。结果,俄珥巴“回她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但路得却诚心诚意,坚决归附耶和华的崇拜,因此她决意追随拿俄米。圣经以优美的言辞表达她的决心:“你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你在哪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1:15-17)但无依无靠的寡妇拿俄米——她名字的意思是“我的喜悦”——则表示自己应改名为玛拉,意思是“苦”。
5.路得表现什么美好的品德?波阿斯如何鼓励路得?
5 路得在波阿斯的田里拾遗穗(2:1-23)。到了伯利恒,路得征得拿俄米同意在收割的季节拾大麦的遗穗。田主是年老的犹太人波阿斯,是路得的公公以利米勒的近亲。波阿斯留意到路得。虽然路得凭着上帝的律法有权在田里拾遗穗,但她仍谦恭地请求允准在田里拾麦穗。(利19:9,10)波阿斯欣然答允,并吩咐她只管跟着他的青年女仆惟独在他的田间拾遗穗。他表示曾听闻路得对拿俄米的忠贞行径,于是鼓励她说:“愿耶和华照你所行的赏赐你。你来投靠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翅膀下,愿你满得他的赏赐。”(得2:12)当晚路得与拿俄米一同分享自己劳力的成果,并且说出由于波阿斯的善心才能有如此丰富的收获。拿俄米看出这是耶和华的帮助,便说:“愿那人蒙耶和华赐福,因为他不断的恩待活人死人。……那是我们本族的人,是一个至近的亲属。”(2:20)不错,波阿斯是个至近的亲属,他可以合法地奉已故的以利米勒之名替拿俄米生子继后。路得继续在波阿斯的田里拾取遗穗,直到收完了大麦和小麦为止。
6.路得如何请求波阿斯以近亲的身分履行购赎的婚姻?他的反应如何?
6 波阿斯以购赎者的身分娶了路得(3:1-4:22)。拿俄米已太年老而无法生养后代,于是吩咐路得代她履行亲属购赎婚姻的本分。根据以往的惯例,在这个重要的时节田主会亲自在傍晚走到场上监督工人簸大麦,并趁机乘乘晚凉。波阿斯会在打麦场上睡觉,路得可以在该处找到他。路得悄悄的来到,掀开他脚上的被,躺卧在那里。他在夜半惊醒起来,路得说明自己的身分,求波阿斯用衣襟遮盖她。当时妇女若声明自己有权与叔伯婚配,习俗的做法就是这样。a波阿斯说:“女儿啊,愿你蒙耶和华赐福,”并称赞她没有随从情欲或贪婪而跟从年轻男子。路得绝没有怀着不良的动机行事,反之她是个“贤德的女子”。(3:10,11)然而,波阿斯指出还有一个血统更近的亲属,他会在翌晨跟这人商量此事。路得于是在他脚下躺到天快亮为止。然后波阿斯送了一些大麦给她,她便回家把事情详细告诉急欲知道详情的拿俄米。
7.波阿斯怎样达成这项婚姻的协议,并且获得什么福分?
7 波阿斯很早便到城门口找寻那至近的亲属。他从城里拣选十个长老作见证,然后先让那个至近的亲属有机会购赎以利米勒一切所有的东西。他愿意这样行吗?在起初看来这样行会增加他的财富,他马上说“我肯。”但后来他获悉要和路得叔嫂婚配,因此恐防此举会损害他的产业权,遂脱鞋为证,表示他正式拒绝这项购赎。圣经没有记载那个至近亲属的姓名,只是以不甚荣誉的方式称他作“某人”。波阿斯遂在同一群见证人面前购赎路得作他的妻子。此举是为了自私的动机吗?并不是,只为了“好在死人的产业上存留他的名,免得他的名在本族本乡灭没”。(4:1,10)所有在场旁观的人均祈求耶和华祝福这项仁爱的安排。这些祝福果然一一实现!路得为年老的波阿斯生下一个儿子,拿俄米作了这个孩子的养母。人们说:“拿俄米得孩子了,”就给孩子起名叫俄备得。——4:17。
8.什么事进一步显示应许种子的诞生有赖于耶和华的安排?
8 路得记的最后几节经文列出从法勒斯至波阿斯然后到大卫的家谱。有些圣经批评者辩称经文并没有把家系全部列出,因为仅仅这几个人不可能包括这么长的一段时期。事实真的如此吗?抑或经文所列出的人物蒙上帝赐福而得享长寿,并且在年老时才生下儿子呢?后一种意见可能是正确的,因为这样便特别强调应许种子的诞生有赖于耶和华的安排和非配得仁慈才能成就,并非凭人的能力。在其他场合,耶和华也以类似的方式施展大能,因而促成了以撒、撒母耳及施浸者约翰的诞生。——创21:1-5;撒上1:1-20;路1:5-24,57-66。
何以有益
9.路得记戏剧中的主要人物在哪方面成为我们今日的好榜样?
9 这项可喜的记载的确是有益的,它帮助爱好公义的人养成坚强的信心。在这出令人兴奋的戏剧里,所有主要人物都对耶和华表现杰出的信心,他们都“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来11:39)他们也成为今日基督徒的好榜样。拿俄米深深信赖耶和华的慈爱。(得1:8;2:20)路得则甘心乐意地离开自己的家乡以求敬拜耶和华;她证明自己是个忠贞、顺从、甘心的工人。波阿斯深深体会耶和华的律法,因此谦卑地同意遵行耶和华的旨意;同时由于对忠信的拿俄米和勤劳的路得之爱,他甘愿履行婚姻上的购赎权。
10.为什么路得记应该强化我们对王国应许的信赖?
10 耶和华所作的婚姻安排——在这个事例上以购赎的方式履行——被用来为他增光。他是波阿斯和路得的婚姻的安排者。他按自己的慈爱祝福这宗婚姻,借此使那导至大卫的家系不致中断而一直延续到更大的大卫——耶稣基督。为了以合法的方式产生王国的继承者,耶和华所表现的细心关注应当强化我们的信念,使我们怀着信心盼望所有与王国有关的应许获得实现。这种细心的关注也应该激励我们在今日的收割工作上保持忙碌,深信可以从我们‘投靠在其翅膀下’的耶和华——属灵以色列的上帝——获得十足的赏赐。他的王国旨意现正迈向光荣、完全的实现。(2:12)在导至上帝王国的圣经记录上,路得记的确是另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
-
圣经的第9本书——撒母耳记上“圣经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
圣经的第9本书——撒母耳记上
执笔者:撒母耳、迦得、拿单
写作地方:以色列
成书时间:约公元前1078年
包含的时期:约公元前1180-1078年
1.以色列国于公元前1117年在组织的安排上经历什么重大改变?后来出现了什么情况?
以色列于公元前1117年在国家的组织安排上经历一场重大的改变。该国立了一个属人的君王!这件事发生于撒母耳仍在以色列作耶和华的预言者的日子。虽然耶和华对此早有所料,并且也预告出来,但以色列人要求有个王治理他们一事对撒母耳来说仍是个沉痛的打击。撒母耳自出娘胎便对耶和华忠心耿耿,他对耶和华的王权极为崇敬;他预见到这个属上帝的圣洁国家将有大祸临头。撒母耳惟独接获耶和华的指示才对人民的要求让步。“撒母耳将国法对百姓说明,又记在书上,放在耶和华面前。”(撒上10:25)至此,士师的时代遂告结束,随之而来的是个属人君王的时代。他们使以色列国势兴盛,威名远播,但最终却一蹶不振,失去耶和华的喜悦而被他唾弃。
2.谁执笔写成撒母耳记上?他们的资格如何?
2 谁有资格把这段重大的时期记录下来,成为圣经的一部分呢?耶和华很适切地拣选忠信的撒母耳执笔写下这些记载。撒母耳的意思是“上帝的名字”,在当时他的确以十分杰出的方式维护耶和华的名。此书最先的24章显然是由撒母耳执笔的。在他死后,迦得和拿单接续执笔,把最后几年(直到扫罗死去)的记录加以完成。历代志上29:29清楚指出:“大卫王始终的事都写在先见撒母耳的书上和先知拿单并先见迦得的书上。”撒母耳记跟列王纪及历代志不同,它完全没有引用任何先前的记载;证据表明与大卫同时代的撒母耳、迦得及拿单是这本书的执笔者。他们三位都是耶和华所重用的预言者,同时竭力抗拒不断腐化以色列国的偶像崇拜。
3.(甲)撒母耳记是怎会分为上下两卷的?(乙)它在何时完成?包括什么时期?
3 撒母耳记上、下两书原本是合成一卷的。希腊文《七十人译本》把这卷书分成上、下两书。在《七十人译本》中,撒母耳记上被称为列国纪上。《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也采用这种划分以及列王纪上这个名字,此外天主教圣经也加以沿用一直至今。从马所拉文本对撒母耳记上28:24所作的附注可以看出撒母耳记上、下是原属一卷的,它指出这节经文刚好是撒母耳记的中间经节。这本书看来在公元前1078年完成。因此撒母耳记上所包含的时期大约由公元前1180年至1078年,共约一百余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