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失去迫切之感
若要继续全心全意事奉耶和华,什么是肯确可行而蒙上帝悦纳的方法呢?就是在内心深处培养一种真正的迫切感。全心全意事奉上帝牵涉到我们整个人,并意味到我们对于他所吩咐的一切事,表现热切、绝对的服从。
预言者摩西向以色列国提出训导时曾强调这项需要:“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申命记6:5)多个世纪以后,基督耶稣重申同一的诫命:“你要用全颗心、全个魂、全副思想,爱耶和华你的上帝。”(马太福音22:37)使徒保罗劝勉以弗所人要“用全个魂执行上帝的旨意”,并敦促歌罗西人说:“你们无论做什么,都要用全个魂去做,像是为耶和华做的,不是为人做的”;他的话其实蕴含同一的训令。——以弗所书6:6;歌罗西书3:23。
可是,我们假如没有在内心深处养成迫切感,或者让以往所怀的迫切之感变成迟钝,甚或完全失去,我们就很难尽心竭力为上帝服务了。今天,我们正处身于人类历史上一段情势极为紧急的时期。
情势紧急的时代
在基督教时代之前,曾有几段情势特别紧急的时期。挪亚的日子,以及所多玛和蛾摩拉城遭毁灭之前的时期无疑是情势极为紧急的时代。(彼得后书2:5,6;犹大书7)洪水前的多年无疑是一段充满紧急活动的日子。虽然挪亚和他的家人并不知道洪水会在哪一天降下,由于表现“敬神的畏惧”,他们绝没有耽延误事。——希伯来书11:7。
类似地,在所多玛和蛾摩拉城遭毁灭之前,天使“催逼罗得”说:“逃命吧!”(创世记19:15,17)不错,当时迫切之感拯救了义人的性命。多个世纪以后,流亡巴比伦的犹太俘虏也受到同样的催促:“你们离开吧!离开吧!从巴比伦出来。不要沾不洁净的物;要从其中出来。”(以赛亚书52:11)在公元前537年,大约20万流亡异地的犹太人,确有响应这项紧急的预言性呼吁,赶快离开巴比伦。
在上述的事例中,当事人由于感受到自己处身于情势极为紧急的时代,并且继续紧守这项信念。他们能够全心全意地事奉上帝。
基督教时代的紧急情势
在整本基督教希腊语圣经中,促请人留意情势紧急的声音处处可闻。“不断注视”、“保持警醒”、“不断守望”、“表明自己预备好了”——为了向门徒灌输一种适当的迫切感,耶稣基督曾经运用这些不同的措词。(马太福音24:42-44;马可福音13:32-37)除此之外,耶稣提出的喻例,例如关于十个童贞女、邪恶的奴隶、塔连德、分别绵羊和山羊等,均有助于引起期待,从而使人产生迫切之感。——马太福音25:1,14,15,32,33。
耶稣并非只是谈及情势如何紧急而已,他更怀着迫切之感努力工作,从而使他的话更具真实感。有一次,他告诉那些想挽留他的群众说:“我也必须往别城去宣扬上帝王国的好消息,因为我奉差前来,正是为了这件事。”(路加福音4:42,43)此外,他鼓励门徒要恳求庄稼的主人派出更多工人去收割庄稼,因为“庄稼的确很多,工人实在太少”。(马太福音9:37,38)向上帝提出这样的恳请无疑把迫切之情表露无遗。
当时真的情势紧急吗?
也许有人会提出一个合乎逻辑的问题,那就是,既然在耶稣的日子,预告的“大患难”会在许多个世纪之后才来到,当日的人何须感觉情势紧急呢?——马太福音24:21。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耶稣绝不是仅以此作为一种策略,好使他的跟从者在传道教人的工作上保持忙碌。不,基督提出这些强调情势紧急的训示,完全是由于他深爱门徒,而且洞悉耶和华对时间的观点之故。不错,基督耶稣清楚知道我们需要保持迫切感,才能按照耶和华的方式去成就他的旨意。再者,他也知道,在等待基督复临之际,门徒保持这种迫切感会对他们灵性大有造益。
耶稣基督曾经清楚表示,会有一项普世的见证工作必须在一段有限的时期之内完成。(马太福音24:14;马可福音13:10)随着工作逐步展开,这项委派的不同阶段才一一披露出来。可是,每一阶段的工作得以完成均有赖于他的门徒表现迫切感。这项工作委派会怎样逐步执行呢?耶稣说:“你们[要]……在耶路撒冷、全犹地亚、撒马利亚,直到地上最远的地方,做我的见证人。”(使徒行传1:8)这正是这项工作发展至今的历程。期间,上帝的仆人曾经历到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发展,以致他们不时需要在理解上作出调整。
基督徒所表现的迫切感的确有助于达成上帝的旨意。这种迫切感使基督的门徒得以按照耶和华那准确无误的时间表,在不同的阶段执行他们的使命。时至今日,我们回顾过去差不多2000年的历史,就能够更充分了解上帝所定的时间表。
基督徒的迫切感使门徒能够在公元36年之前向居住在耶路撒冷、犹地亚、撒马利亚,以及散居各处的犹太人作一个彻底的见证。那一年之后,以色列人就不再享有特殊的优待了。(但以理书9:27;使徒行传2:46,47)类似地,基督徒的迫切感有助于使早期的会众向所有犹太人发出清晰的警告,宣告犹太的事物制度不久就要结束了。(路加福音19:43,44;歌罗西书1:5,6,23)犹太事物制度在公元70年突然终止之后,迫切感激励基督在第一世纪的见证人,趁预告的叛道势力还未带来那暗无天日的属灵昏黑之前,把属天的希望广传开去。(帖撒罗尼迦后书2:3;提摩太后书4:2)后来在中世纪的黑暗时代,正如基督耶稣所预告,少数像麦子般的基督徒继续使王国希望不致熄灭。(马太福音13:28-30)最后,耶和华所指定的时间来到,他兴起了一群活力充沛的现代会众;他们怀着热切的心情,向生活在末世的人发出来自上帝的紧急审判信息。——马太福音24:34。
像古代的但以理一样,上帝现代忠贞的见证人永不会质问耶和华说:“你做什么呢?”(但以理书4:35)他们深信耶和华最清楚知道,他的旨意怎样才能按时得以成就。因此,他们绝没有质疑耶和华安排各事的方式,正相反,他们因为上帝让他们有机会在这个意义重大的时代作他的同工而深感欣幸。——哥林多前书3:9。
时势紧急的另一个理由
时势紧急的另一个理由是,我们无法肯定大患难爆发的精确日期和时刻。基督耶稣曾肯确地表示,地上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大事会在什么日子或时辰发生。(马太福音24:36)在另一个场合,他告诉求知心切的使徒们说:“父亲凭自己的权能所定的时候时节,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使徒行传1:7)不错,我们清楚知道事情的结局,可是其中的细节却不是我们可以知道的。
使徒保罗对于时势的紧急具有正确的看法。有一次他就基督临在的问题写信给帖撒罗尼迦人,当时他可能正想及耶稣所说的话;保罗写道:“弟兄们,谈到时代时节,不用写什么给你们了。”(帖撒罗尼迦前书5:1)在此之前大约17年,耶稣曾说:“[你们要]直到地上最远的地方,做我的见证人。”(使徒行传1:8)不错,由于当时保罗并没有接获进一步的启示,他自然没有什么可写的了。虽然如此,他们却可以深信,耶和华的日子必定会在基督徒怀着迫切感继续向人传道之际,好像“夜里的贼一样”突然临到。——帖撒罗尼迦前书5:2。
鉴于以上所说,第一世纪的基督徒看来不会认为耶和华的日子还在十分遥远的未来。不错,他们熟悉耶稣所说的比喻,一个关于到远方去的国王,另一个则提及出国远行的主人。他们也意识到在比喻里,国王“最后”回来,主人则在“一段很长的时间以后”才回来。无疑他们不禁纳罕:“最后”究竟是指什么时候呢?“一段很长的时间”又是什么意思?10年?20年?50年?抑或甚至更长的时间?(路加福音19:12,15;马太福音25:14,19)耶稣的话会继续萦绕他们的耳际:“你们也一样,要随时预备好,因为在你们认为不大可能的时辰,人的儿子就来了。”——路加福音12:40。
保持迫切感对人有积极影响
不错,上帝所引发的迫切感在第一世纪的基督徒身上产生了莫大的强化作用,促使他们在传道教人这项至为重要的工作上保持忙碌。今天,这种迫切感也同样在许多方面继续激励我们。它使我们不致变得沾沾自喜,或在行善方面“疲累松懈”。(加拉太书6:9)它使我们不致因为世务缠身,就不知不觉陷入物质主义的网罗里。它使我们,把思想集中于“真正的生命”之上。(提摩太前书6:19)主耶稣曾经说过,他的门徒会好像‘绵羊在狼群当中’;他深知我们必须持守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能与这个世界对抗。不错,基督徒应有的迫切感委实予以我们莫大的保护。——马太福音10:16。
一直以来,耶和华上帝凭着他那深广无比的智慧,赐予他的仆人足够的知识,使他们能够继续保持这种迫切之感。他仁慈地向我们提出保证,我们现正生活在这个腐败的事物制度的“最后的日子”中。(提摩太后书3:1)我们不断受到提醒,基督徒必须好像光体照耀,直至这个世代在大患难和哈米吉多顿的高潮中消逝为止。——腓立比书2:15;启示录7:14;16:14,16。
不错,在我们对耶和华所作的全心全意的服务中,敬神的迫切感乃是 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撒但正力图使上帝的仆人‘疲倦灰心’,基督徒的迫切感能使他的诡计无法得逞。(希伯来书12:3)我们对耶和华所作的全心全意的献身会促使我们服从他,直至永永远远。至于在哈米吉多顿临到之前的日子里,我们若要尽心竭力为上帝服务,保持深刻的迫切感乃是一个不可少的要素。
今日,我们继续像使徒约翰一样衷诚地说:“阿们!主耶稣,来吧。”与此同时,愿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帮助我们所有人紧紧持守应有的迫切之感。——启示录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