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圣经吗?
奥姗娜是个年轻的俄罗斯女子。她偶然在莫斯科的街头看见书贩有圣经出售,感觉如获至宝。至于她的同伴,约翰,在他本国,人们随时可以买到圣经。奥姗娜对圣经的热爱令约翰深受感动。他承认说:“我虽是个无神论者,却想买下这本圣经送给她。”奥姗娜虽然起初推辞,却终于接受了约翰的这份礼物。
像奥姗娜一样,许多人十分渴望有一本圣经。在一些曾多年大力禁制圣经的国家里,情形更是如此。例如,本刊的出版者正极力设法供应前苏联共和国,及世界其他地方人们对圣经的需求。在这些地区中,许多人首次有机会认真地查考圣经,结果,不少人被其中有力的信息所吸引。
批评家和怀疑者
另一方面,特别在北欧,圣经却受人冷落,被撇在书架上积尘。有些人说:“圣经只是死的历史而已!”并补充说,“它是为另一个世代的人写的,跟现代人根本扯不上什么关系。”甚至有名的牧师也公开作出低贬圣经的声明。南非的《星报》报道,圣公会大主教德斯蒙德·图图曾说:“圣经里有些部分并没有什么永久价值。”这一类的评论使许多人不禁纳罕他们是否真的能够对圣经有信心。
需要指引
不论是批评者抑或信徒,他们都得承认,现今这个世界急需能够解决难题的方法。阿尔文·托菲拉在他所著的《未来的冲击》一书中评论说:“除非人能够尽快学会在个人事务及整个社会方面控制转变发生的速度,否则我们就注定要遭遇一场重大的……崩溃。”这项警告是在20多年前发出的。托菲拉所谈及的崩溃看来现今正在世界各地发生。
本世纪临近尾声之际,日新月异的科技及人为的理论均未能使世界情况稳定下来。最近人们所期待的世界新秩序已被失望取而代之。许多人的生活已沦为日复一日的挣扎求存。
统计数字显示,贫富的悬殊已成为一道深邃的鸿沟。最近一项研究透露,世界财富有百分之82.7操纵在百分之20的世界人口手中。因此,许多国家若充斥着战争、饥荒、疾病、暴乱和无政府状态,这又何足怪呢?为了力图应付日益恶化的生活质素,许多人在感情上经历很大的压力。结果,甚至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也日趋式微。
尽管许多人像托菲拉一样,认为人本身有责任要“找出崭新的方法去稳定自己”,事实却充分表明,人根本没有能力为自己寻得解决的方法。
惟一的抉择
虽然圣经是在3500年前开始写的,许多世纪以来,它的内容并没有经历任何改变。它的原则也是历久不衰的。例如,耶利米书10:23(《新译》)的这段话在今日比以前任何时候更显为真实:“人的道路是不由自己的;人行走时,也不能确定自己的脚步。”如果人无法定出自己所当走的路途,那么,究竟谁能够呢?圣经显示惟一的真正指引来源:“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是教导你,使你得益处的,是在你当行的道路上引导你的。”——以赛亚书48:17,《新译》。
通过圣经的篇幅,耶和华上帝教导我们怎样帮助自己。圣经里载有许多优良的劝告,指示我们应当怎样行事为人。这些劝告在今日完全适用,与在写圣经的日子并无二致。下一篇文章会考查一下圣经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实用价值。在许多不同的事上,从健康以至财富、家庭生活及个人行为不等,你都能够看出,圣经在今日这像流沙一般不稳的世界里,的确是个稳固的磐石。
[第4页的图片]
在今日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里,圣经有如一个稳固的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