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当扩阔自己的观点吗?
一场破坏性极大的地震蹂躏日本西部的神户市,志愿人员本着自我牺牲的精神,迅速赶到灾区协助灾民。一组医生请求该市的卫生处供应药物,却受到当局一名负责人所峻拒。这名高级职员兼任某大市立医院的院长,他希望灾民到神户市各医院求医,而不是由医生在赈灾中心为他们注射昂贵的药物或进行静脉注射。最后,当局还是允准医生的请求,供应他们需用的药物;然而,那名职员由于起初顽固死板,看来缺乏同情心,结果受到广泛的批评。
你可能也曾由于某个操有权柄的人行事偏执,以致身受其害。或者你自己就有行事偏执的倾向。你能够扩阔自己的观点而得益吗?
要对事情有全面的看法
人往往单从一个角度去看事物,结果囿限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人这样做许多时是受到某些因素所影响,例如教育、人生经历和背景等。人如果对事情有全面的看法,就能够作出较明智的决定。举例说,你如果正驾车驶过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那里却没有交通灯,你只顾向前看是否明智呢?当然不是!同样,你如果扩阔自己的思想,全面地去了解事情,就能够帮助你作出明智的决定,同时以负责任的方式行事。这甚至可能保全性命。
在这方面,很可能我们人人都有改善的余地。因此,要问问自己:“我可以在什么方面扩阔自己的观点而由此得益呢?”
你对别人的看法
你观察别人的时候,所留意的是什么呢?你倾向于认为别人的言行,不是出于善意就是出于恶意,仿佛不可能有其他动机似的吗?你把别人对你的评论不是视作称赞,就是视作侮辱吗?别人不是完全对,就是完全错吗?人有这样的观点,就好比一个人拍摄秋天的景色,却把四周色彩缤纷的景物视而不见,仿佛只看见黑白的影像似的。你是否许多时都特别留意别人品格上的瑕疵呢?要是这样,你就像一个旅客看到其他游人缺乏公德,扔了少许垃圾,就非常气愤,甚至对四周美丽的景色也视若无睹了。——参看传道书7:16。
我们想想耶和华对人所犯的过错有什么看法,无疑可以得益不浅。耶和华虽然知道人有许多弱点和过错,却没有把注意只集中在这些事之上。诗篇的执笔者满怀感激地说:“主——耶和华啊,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诗篇130:3)犯过者只要衷心悔改,耶和华就愿意不再计较他的过犯。不错,上帝会宽宏大量地把这人的过犯一笔勾销,以免让这些过错损害了这人与他的关系。(诗篇51:1;103:12)大卫王跟拔示巴通奸,犯了大罪,可是耶和华却这样论及大卫:“[他]一心顺从我,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列王纪上14:8)上帝为什么能够这样论述大卫呢?因为大卫悔改之后,上帝把注意集中在他的优点之上。耶和华考虑到一切有关的因素,决定继续向他的仆人表现慈悲。
对于别人的缺点,基督耶稣十全十美地把上帝宽宏大量的看法反映出来。(约翰福音5:19)每逢面对使徒的缺点,耶稣总是慈悲为怀,富于了解。他深深意识到,不完美的人即使“灵……是热切的,肉体却软弱了”。(马太福音26:41)由于这缘故,耶稣能够保持耐心,以富于了解的方式处理门徒的弱点和过错。他绝没有把注意集中在门徒的缺点之上,相反,他敏于留意他们的优点。
有一次,使徒为了他们当中谁看来地位最重要的问题而争辩,耶稣于是纠正他们,然后说:“我在考验中,紧紧跟我在一起的就是你们。我父亲同我订立了契约,把王国赐给我,我也照样同你们订立契约,把王国赐给你们,使你们在我的王国里,在我的桌子上吃喝,又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部族。”(路加福音22:24-30)不错,虽然使徒们有不少缺点,耶稣却没有忘记他们对他的忠心和爱戴。(箴言17:17)耶稣坚信使徒们能够做得好,也愿意做得好,于是跟他们缔结了一个契约,让他们承受天上的王国。不错,耶稣“爱他们直到终结”。——约翰福音13:1。
因此,假如别人性格上的怪癖或过错令你反感,要效法耶和华和耶稣的榜样。要扩阔自己的思想,考虑所有因素。只要以合理的眼光看事物,你就会较容易赏识和喜爱你的弟兄了。
物质施与
基督徒能够从施与寻得喜乐。可是,我们的施与是否仅限于某种形式呢?例如,我们是否仅通过传道工作去作出施与呢?(马太福音24:14;28:19,20)你能否扩阔自己的思想,考虑到别人的物质需要或身体福利,并且在这方面作出施与吗?当然,所有基督徒都明白,属灵的施与是至为重要的。(约翰福音6:26,27;使徒行传1:8)可是,即使属灵的施与极为重要,物质的施与也是基督徒不可忽略的。——雅各书2:15,16。
我们只要细想一下会众里和世界各地弟兄的急切需要,就能够看出自己可以在什么方面帮助他们。经济状况较好的弟兄向其他弟兄作出慷慨施与,弟兄之间就能够彼此均等了。这样,所有弟兄的需要都可以获得照料。一位基督徒长老这样说:“假如世上某个地区的弟兄急需援助,其他地区的弟兄就会向他们伸出援手。假如他们没有能力这样做,另一些地区的弟兄就会提供协助。因此,无论在世上哪个地区,弟兄的需要都获得适当的照料。这个国际性的弟兄团体的确十分奇妙。”——哥林多后书8:13-15;彼得前书2:17。
一位基督徒姊妹热切渴望出席东欧的一个国际大会,却无法如愿以偿。可是,她听闻当地的弟兄十分缺乏圣经,于是托某个能够出席大会的弟兄把捐款带到当地,以便让当地的弟兄购买圣经。借着这样做,她能够享有施与的快乐,得以协助外地的弟兄。——使徒行传20:35。
圣经教育工作正在世界各地不断扩展。借着开阔思想,你也许能够在这件工作上作出更大贡献,从而使自己和别人都大感快乐。——申命记15:7;箴言11:24;腓立比书4:14-19。
向人提出劝告
每逢我们要向人提出劝告或纠正,如果我们富于体贴、通情达理,就能够赢得属灵弟兄的尊重,也提出真正有效的协助。人许多时都有个毛病,就是只根据几件事实,没有弄清楚事情的全貌,就妄下结论。这只会使人觉得我们思想褊狭,甚至思想闭塞,就像耶稣日子的宗教领袖一样;这些人喜欢用无数的规条奴役人,叫人难以担当。(马太福音23:2-4)另一方面,我们如果避免走极端,根据圣经原则提出优良的劝告,尽力效法耶和华,在思想上紧守正义的原则,同时平衡合理,表现慈悲,那么,别人就会较容易接受和采用我们的建议。
多年前,有些来自几群会众的年轻弟兄一起参加运动。可是,他们当中后来形成了竞争的精神,甚至彼此口角。当地的长老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呢?由于意识到年轻人需要消遣,长老并没有建议他们完全停止体育活动。(以弗所书5:17;提摩太前书4:8)然而,长老却怀着坚定而合理的态度,提醒他们竞争精神可以导致什么后果。此外,长老也提出优良的建议,例如请一些较年长而能够负责任的弟兄在场。年轻的弟兄看出长老的建议的确明智合理,因此乐意听从。不但如此,他们对长老也更尊重和敬爱。
尽力扩阔思想
即使你并不是蓄意怀有偏见,但你仍要作出努力,才能扩阔自己的思想。你研读上帝话语的时候,要沉思其中的内容,以求领会和明白耶和华的想法。(诗篇139:17)要设法了解圣经的话的背后理由,以及所牵涉的原则。此外,也要尽力以耶和华的观点去评估事物。这样做是跟大卫的祷告一致的:“耶和华啊,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将你的路教训我!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导我,教训我。”——诗篇25:4,5。
你努力扩阔自己的视角,必定会得益不浅。益处之一是你会以通情达理、富于了解见称。你在不同情况下向人提出协助时,也更能够以平衡合理、富于了解的方式行事,从而促进基督徒弟兄团体的团结与和谐。
[第12页的图片]
慷慨的施与不但使别人得益,也为施与者带来喜乐,并且使天父的心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