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为什么真基督徒不使用十字架?
    辨明圣经的真理
    • 那么,这个异教标志为什么还受到广泛的提倡呢?看来是为了让异教徒较容易归信所谓的基督教。但是,圣经明确反对任何尊崇异教标志的行为。(哥林多后书6:14-18)圣经也禁止所有形式的偶像崇拜。(出埃及记20:4,5;哥林多前书10:14)因此,真基督徒不使用十字架是有充分理据的。a

  • 主的晚餐——尊崇上帝的纪念聚会
    辨明圣经的真理
    • 附录

      主的晚餐——尊崇上帝的纪念聚会

      圣经吩咐基督徒记念基督的死亡。他们为这个目的而举行的聚会称为“主的晚餐”。(哥林多前书11:20)这个聚会为什么十分重要?应该在什么时候举行?怎样举行?

      公元33年,在犹太人举行逾越节的晚上,耶稣基督创立了这个纪念聚会。逾越节每年只有一次,于犹太历尼散月十四日举行。犹太人应该是根据春分这个节气算出这一天的。所谓春分,就是白昼和黑夜各占12小时的那一天。最接近春分的新月出现的第一天,就是犹太历尼散月一日。逾越节在尼散月十四日的日落以后举行。

      跟使徒们举行完逾越节,耶稣就遣走加略人犹大,然后创立了主的晚餐。主的晚餐取代了犹太人的逾越节。既然逾越节每年只举行一次,主的晚餐也应该一年举行一次。

      马太福音记述主的晚餐的情形,说:“耶稣拿起饼来,称谢了,掰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去吃吧。这指的是我的身体。’他又拿起杯来,感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全都喝这杯酒吧。这指的是我的“立约之血”,是要为许多人流出来的,使罪得蒙宽恕。’”(马太福音26:26-28)

      有人认为,耶稣当时真的把饼和酒变成了自己的肉和血。可是,他把饼递给使徒时,身体仍是完好无损的。使徒们真的吃了耶稣的肉、喝了耶稣的血吗?不。果真那样的话,他们就是吃人了,而且喝血也违犯了上帝的律法。(创世记9:3,4;利未记17:10)根据路加福音22:20的记载,耶稣说:“这个杯指的是凭我血所立的新约。我的血是为你们流出来的。”那个杯子有没有变成“新约”呢?当然没有。“新约”并非实物,是不可能由杯子变成的。

      其实,饼和酒都是象征。饼象征基督那完美的身体。耶稣所用的是逾越节晚餐剩下的饼,那种饼没有放酵。(出埃及记12:8)在圣经里,酵时常象征罪或腐败。所以,无酵饼代表耶稣所牺牲的完美无罪的身体。(马太福音16:11,12;哥林多前书5:6,7;彼得前书2:22;约翰一书2:1,2)

      红酒象征耶稣的血,这血使新约生效。耶稣说,他的血流出来,是要“使罪得蒙宽恕”。由于基督所流出的血,人就可以被耶和华上帝视为清白无罪,能够跟他缔结新约。(希伯来书9:14;10:16,17)新约让14万4000个忠心的基督徒可以到天上作君王和祭司,令全人类蒙福。(创世记22:18;耶利米书31:31-33;彼得前书2:9;启示录5:9,10;14:1-3)

      在耶稣受难纪念聚会中,谁才应该吃饼喝酒呢?按理来说,只有与上帝订立新约的人,也就是有希望到天上去的基督徒,才应该这样做。圣灵会使这群人确知自己已经受到拣选在天上作王。(罗马书8:16)这群人也跟耶稣订立了王国之约。(路加福音22:29)

      有希望在地上乐园里享永生的人又该怎样做呢?他们会遵从耶稣的吩咐出席主的晚餐,但只会恭敬地在场旁观,而不会吃饼喝酒。每年犹太历尼散月十四日,耶和华见证人都会在日落之后举行主的晚餐。在世界各地,表明自己有希望到天上去的基督徒目前虽然只有几千人,但对所有基督徒来说,这个纪念聚会都是个非常重要的场合,因为出席的人都有机会深思耶和华上帝和耶稣基督无与伦比的爱心。(约翰福音3:16)

  • 人真的有不死的灵魂吗?
    辨明圣经的真理
    • 附录

      人真的有不死的灵魂吗?

      许多人都相信人有不死的灵魂。他们认为人一死,灵魂就会离开躯体,继续存在。由于人们普遍相信人有不死的灵魂,所以许多人得知圣经从没说过人有灵魂,就大感意外。圣经真的没有提过灵魂吗?

      “尼发希”和“普绪克”在圣经里的用法

      你也许记得,圣经原文主要是希伯来语和希腊语。一般汉语译本把希伯来语“尼发希”和希腊语“普绪克”译做“人”“动物”“生命”“魂”“灵魂”等。“尼发希”和“普绪克”有不同的形态,在圣经原文一共出现了八百多次,基本上是指:(1)人,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