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作见证》 16章124-132页
  • “请来马其顿”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请来马其顿”
  • “为上帝的王国作彻底的见证”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上帝要召我们”(使徒行传16:6-15)
  • “民众都一起指责他们”(使徒行传16:16-24)
  • “受了浸,没有拖延”(使徒行传16:25-34)
  • “现在却要悄悄地赶我们走吗?”(使徒行传16:35-40)
  • 吕底亚——慷慨好客、虔信上帝的女子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6年
  • 西拉——待人仁厚、富于鼓励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9年
  • 腓立比
    洞悉圣经(上册)
  • 使徒行传第16章注释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查看更多
“为上帝的王国作彻底的见证”
《作见证》 16章124-132页

第16章

“请来马其顿”

乐意接受任务并在迫害下保持喜乐,因而蒙上帝赐福

根据使徒行传16:6-40

1-3.(甲)保罗和同伴从神圣力量得到什么指引?(乙)现在我们会回顾什么?

有一群妇女从马其顿的腓立比城出来,走到附近叫甘吉特斯的小河边,像往常一样坐下来向以色列的上帝祷告。她们所做的,耶和华都看在眼里。(历代志下16:9;诗篇65:2)

2 在腓立比东面800多公里的地方,有几个男子从加拉太行省南部的路司得城出来,花了几天时间走到一条罗马大道旁。只要沿大道西行,就可以到达亚细亚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这几个男子就是保罗、西拉和提摩太,他们希望能赶快踏上这条大道前往以弗所等城市,让那些地方的成千上万的人听见关于基督的信息。不过,他们还没踏上大道,神圣力量就以某种方式阻止他们,不让他们去亚细亚传道。为什么呢?因为耶稣正运用上帝的神圣力量引领保罗等人,要带领他们穿过小亚细亚,横渡爱琴海,到那条叫甘吉特斯的小河去。

3 保罗和同伴这次前往马其顿的旅程非同寻常。留意耶稣在这期间怎样引领他们,我们能获益良多。这是保罗的第二次传道之旅,大约始于公元49年。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他这次旅程中的一些事件。

“上帝要召我们”(使徒行传16:6-15)

4,5.(甲)快到比提尼亚的时候,保罗和同伴遇到什么事?(乙)他们做了什么决定?结果怎样?

4 神圣力量阻止保罗和同伴去亚细亚传道,他们就转而往北,打算去比提尼亚各城传道。为此,他们也许沿着弗里吉亚和加拉太交界一带的荒凉小径走了好几天。可是,当他们快到比提尼亚的时候,耶稣再次通过神圣力量阻止了他们。(使徒行传16:6,7)这一回,他们一定很困惑。他们知道该传讲什么、该怎样传讲,却不知道该去哪里传讲。他们仿佛敲过通往亚细亚的大门,但门没有打开;后来他们又敲通往比提尼亚的大门,但门也同样紧闭。不过,保罗决心继续敲门,务求找着一扇能打开的“大门”。他们随后的决定看来莫名其妙——转而向西走了约550公里,绕过一个又一个城市,一直走到港口城特洛阿斯,即通往马其顿的门户。(使徒行传16:8)在这里,保罗第三次敲门。这一次,大门洞开!

5 福音书执笔者路加在特洛阿斯加入了保罗一行人的传道之旅。路加写道:“在晚上,保罗看见一个异象:有个马其顿人站在那里恳求他说:‘请来马其顿帮助我们吧。’保罗看见异象后,我们就马上想办法到马其顿去,因为看出上帝要召我们向马其顿人宣扬好消息。”a(使徒行传16:9,10)保罗终于知道该去哪里传道了!他一定很高兴自己没有中途放弃!于是,他们四人立即启航去马其顿。

保罗和提摩太站在甲板上,提摩太指向远方。他们身后有一些忙碌的船员。

我们从特洛阿斯启航——使徒行传16:11

6,7.(甲)从保罗的旅程中发生的事,我们可以学到什么?(乙)保罗的经历让我们可以肯定什么?

6 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请留意,保罗出发前往亚细亚之后,上帝的神圣力量才给他指示;保罗走近比提尼亚之后,耶稣才指点他;保罗到了特洛阿斯之后,耶稣才指引他去马其顿。今日,会众的元首耶稣可能也会以类似的方式指引我们。(歌罗西书1:18)比方说,我们也许在考虑做先驱,或搬到更需要传道员的地区服务,而且已经考虑了一段时间了。不过,可能要在我们采取一些具体的行动之后,耶稣才会通过上帝的神圣力量引导我们。为什么呢?情形就像司机驾车一样:只有在车子开动时,司机才能把车子向左或向右转;同样,只有在我们切实采取行动时,耶稣才会指引我们怎样扩大传道工作。

7 可是,假如我们付出了努力,却没有马上见到效果,那该怎么办呢?我们该不该认为上帝的神圣力量不会引导我们,于是就此放弃呢?当然不应该。别忘了,保罗也曾多次遇上阻碍,但他继续寻找,直到找着了一扇能打开的“大门”。我们可以肯定,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寻找传道工作的“大门”,就同样会蒙上帝奖赏。(哥林多前书16:9)

8.(甲)腓立比是个怎样的城市?(乙)保罗在“祷告的地方”传道,取得了什么成果?

8 进入马其顿地区后,保罗和同伴就来到腓立比城。这里的居民以身为罗马公民为荣。对当地的退役罗马士兵来说,腓立比这个殖民地活像“小意大利”,是马其顿地区的“罗马”。保罗和同伴发觉,城门外的一条小河附近看来有一处“祷告的地方”。b他们在安息日去那里,发现有几个妇女在一起崇拜上帝。于是,他们坐下来,跟那些妇女说话。有一个名叫吕底亚的女人在那里听他们讲话,“耶和华敞开她的心”。听了保罗和同伴所传讲的信息后,吕底亚深受打动,结果她一家都受了浸。后来她坚持要保罗一行人去她家里住。c(使徒行传16:13-15)

9.今天许多人怎样效法保罗?这为他们带来什么福分?

9 吕底亚受浸让人多么欣喜!保罗肯定很高兴,因为他当初接受了“请来马其顿”的邀请,他看出耶和华任用他和他的同伴回应了这些敬畏上帝的妇女的祷告。今天,许多弟兄姐妹效法保罗和他的同伴,搬到更需要传道员的地区服务。他们有的年轻,有的年长,有的单身,有的已婚。当然,他们会遇到一些难题,但能够找到像吕底亚一样乐于接受圣经真理的人让他们深感满足,相比之下,他们遇到的难题就不算什么了。你能不能作出调整,搬到更需要传道员的地区去呢?你这样做必定会带来很多福分。就以艾伦为例,他是个二十多岁的弟兄,搬到中美洲的一个国家服务,他的话反映出许多人的心声:“到外国服务帮助我不断进步,跟耶和华更加亲近。还有,传道工作也很有成果。现在我正主持八个圣经课程!”

两个姐妹在街上向一个年轻女孩传道,旁边有个年轻男孩看着他们。

我们可以怎样响应“请来马其顿”的呼召?

“民众都一起指责他们”(使徒行传16:16-24)

10.为了打击保罗等人的传道活动,邪灵怎样兴风作浪?

10 腓立比原本受撒但和他手下的邪灵操控,如今上帝王国的好消息在这里生根发芽,撒但无疑愤怒若狂。怪不得邪灵兴风作浪,试图打击保罗等人的传道活动!有一个被邪灵附身的女仆,靠占卜使主人们发了财。保罗和同伴再三到祷告的地方去,女仆就一直跟着他们,喊叫说:“这些人是至高上帝的奴隶,要告诉你们怎样才能得救。”邪灵使女仆喊出这些话,可能是为了混淆视听,让人以为保罗的教导跟女仆的占卜是一路的,好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不留意保罗等人所传的信息。但保罗驱逐了她身上的邪灵,她就不再喊叫了。(使徒行传16:16-18)

11.女仆身上的邪灵被驱逐之后,保罗和西拉有什么遭遇?

11 女仆的主人们见自己的摇钱树没有了,就暴跳如雷,强行拉住保罗和西拉到市集广场上去,那里有代表罗马政府的民政官审案。女仆的主人们设法挑起民政官的爱国情绪和民族偏见,说:“这些[犹太人]在我们城里四处闹事……他们宣传的规矩都是我们罗马人不可以采纳、不可以遵守的。”他们的话立刻见效。“[市集广场上的]民众都一起指责[保罗和西拉]”,民政官也下令“用杖打他们”。之后,保罗和西拉被关进监牢。狱吏把这两个浑身是伤的人关进最里面的牢房,用枷锁把他们的脚锁住。(使徒行传16:19-24)狱吏关上门以后,牢房里一片漆黑,保罗和西拉肯定看不见对方。但耶和华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诗篇139:12)

12.(甲)基督徒对于遭受迫害有什么看法?为什么?(乙)今天,撒但和他的跟随者依旧采用什么手段反对我们?

12 多年以前,耶稣曾对门徒说:“他们……会迫害你们。”(约翰福音15:20)因此,保罗一行人进入马其顿时,已预料可能会遭到反对。当迫害发生时,他们明白这不是因为耶和华对他们不悦,而是因为撒但向他们泄愤。今天,撒但的跟随者所用的手段跟昔日在腓立比用的没有两样。反对者十分诡诈,在学校和工作场所诬蔑我们,煽动人反对我们。在一些地方,反对我们的宗教人士在法庭上指控我们,仿佛说:“这些人扰乱本地,宣扬我们‘主流宗派’不可以采纳的规矩。”在一些地区,我们的基督徒弟兄姐妹受毒打、被关进监狱。这一切,耶和华都看得清清楚楚。(彼得前书3:12)

“受了浸,没有拖延”(使徒行传16:25-34)

13.什么事让狱吏问“我要做什么才能得救呢”?

13 经历了混乱的一天之后,保罗和西拉肯定要花点时间才能平静下来。到了半夜,他们从酷刑中缓过来,就“祷告,唱歌赞美上帝”。突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监狱震动起来!狱吏醒来,看见牢房的门全都开了,以为囚犯已经逃掉,生怕自己要为此受罚,就“拔出剑来要自杀”。但保罗大声喊道:“不要伤害自己,我们都在这里!”后来,狱吏哀声问道:“两位,我要做什么才能得救呢?”保罗和西拉都救不了他,只有耶稣才能救他。因此他们回答说:“你和你一家要相信主耶稣,就能得救。”(使徒行传16:25-31)

14.(甲)保罗和西拉给狱吏什么帮助?(乙)保罗和西拉喜乐地忍受迫害,得到什么福分?

14 狱吏真的想找到答案吗?保罗没有怀疑他的真诚。狱吏是个外族人,不熟悉圣经,他需要学习并接受基本的圣经真理,才能成为基督徒。因此保罗和西拉就花时间“向狱吏……传讲耶和华的话语”。他们非常投入地讲解圣经,可能连伤口的疼痛都忘了。但狱吏却注意到两人背上深深的伤口,就带他们去清洗。然后,他和他全家“都受了浸”。保罗和西拉喜乐地忍受迫害,得到了多大的福分!(使徒行传16:32-34)

15.(甲)今天许多耶和华见证人怎样跟从保罗和西拉的榜样?(乙)为什么我们应该再三探访地区里的住户?

15 今天,许多耶和华见证人像保罗和西拉一样,因信仰而被囚时也继续向人传讲王国的好消息,他们这样做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比如说,在一个以前禁止我们传道的国家,曾有百分之40的耶和华见证人是在狱中认识关于耶和华的真理的!(以赛亚书54:17)也请注意,那个狱吏是在地震发生之后才向保罗和西拉寻求帮助的。同样,今天有些人一直不想听上帝王国的信息,但当他们的生活发生变故后,他们就可能会寻求帮助了。我们想找到这样的人并帮助他们,就得坚持不懈地向地区里的人传道并再三探访他们。

“现在却要悄悄地赶我们走吗?”(使徒行传16:35-40)

16.保罗和西拉被打后第二天,情势怎样逆转过来?

16 保罗和西拉被打后,第二天一早民政官命令人释放他们。保罗却说:“我们是罗马公民。他们还没有给我们定罪,就当众拷打我们,把我们关进监牢,现在却要悄悄地赶我们走吗?不行!叫他们亲自来送我们出去。”民政官听到他们是罗马公民,就“害怕起来”,因为知道自己侵犯了这两人的公民权。d现在情势逆转过来了。既然这两个基督徒曾被公开拷打,现在民政官不得不公开道歉。民政官恳求保罗和西拉离开腓立比,保罗和西拉同意这么做。不过,他们先到当地的会众去,鼓励了新门徒一番,然后才离去。

17.看见保罗和西拉愿意忍受刑罚,新门徒学到什么?

17 要是那些民政官早一点知道保罗和西拉是罗马公民,就很可能不会打他们了。(使徒行传22:25,26)然而,这可能会让腓立比的门徒觉得,两人利用个人优势使自己不用为基督受苦。对于这些不是罗马公民的门徒来说,他们的信心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毕竟,没有法律保护他们免受杖打。因此,保罗和同伴以身作则,借着忍受刑罚向新信徒表明,基督的门徒是能够在迫害下站稳的。此外,保罗和西拉要求民政官认可他们的公民权,使民政官不得不公开承认自己没有依法办事。这或许可以阻止他们迫害其他基督徒,让这些弟兄姐妹得到一定程度的法律保障,免受类似的恶待。

18.(甲)今天的基督徒监督怎样效法保罗?(乙)我们怎样“通过法律途径确立传好消息的权利”?

18 今天,在基督徒会众里带头的监督也会以身作则。无论这些牧人希望弟兄姐妹怎么做,他们自己都会身体力行。此外,我们会像保罗一样,仔细权衡何时及如何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来保护自己。有必要的话,我们会向地方法庭、国家法庭甚至国际法庭上诉,以求为我们的崇拜活动争取法律保障。我们的目标不是要改革社会,而是要“通过法律途径确立传好消息的权利”,就像保罗在这次被囚事件大约十年后,在写给腓立比会众的信中所说的一样。(腓立比书1:7)不论法庭的判决如何,我们都会效法保罗和他的同伴,下定决心继续按照神圣力量的引领“宣扬好消息”。(使徒行传16:10)

路加——使徒行传的执笔者

从使徒行传的起头到第16章第9节,执笔者都以第三人称叙事。换句话说,执笔者一直在记述别人的言行。不过,在使徒行传16:10,11,这种写作风格改变了。举个例,在第11节,执笔者说:“我们从特洛阿斯启航,直接去了萨莫色雷斯。”从这里开始,路加所叙述的事件也是他的亲身经历。既然路加的名字从没有在使徒行传出现过,我们怎么知道他就是使徒行传的执笔者呢?

路加坐在桌前,在书卷上写字。

从使徒行传和路加福音的开场白,我们可以看出上述问题的答案。这两卷书都是写给一个叫“提阿非罗”的人的。(路加福音1:1,3;使徒行传1:1)使徒行传的起头说:“提阿非罗啊,我在第一卷书里,记录了耶稣做过和教导过的一切。”鉴于古代的一些学者认为“第一卷书”,即路加福音,是由路加执笔的,因此使徒行传必定也是由路加执笔的。

关于路加,我们所知的不多。在圣经里,他的名字只出现过三次。使徒保罗称路加为“亲爱的医生”和“跟我一起工作的伙伴”。(歌罗西书4:14;腓利门书24)从使徒行传使用“我们”的片段,即路加记述亲身经历的经文,我们可以看出路加在公元50年左右第一次跟使徒保罗结伴同行,从特洛阿斯到腓立比去。不过,当保罗离开腓立比时,路加并没有跟他一起走。大约公元56年,两人在腓立比重逢,从那里一起前往耶路撒冷,同行的还有七个弟兄。在耶路撒冷,保罗被捕。两年后,路加陪伴仍然被囚的保罗,从凯撒里亚前往罗马。(使徒行传16:10-17,40;20:5-21:17;24:27;27:1-28:16)保罗后来第二次在罗马被囚,意识到自己快被处决,当时“只有路加”在他身边。(提摩太后书4:6,11)由此可见,为了王国的好消息,路加不惜长途跋涉,甘愿忍受艰辛。

路加把耶稣的事迹记述下来,并没有说自己目睹这些事的经过,只是说他是根据“目击者”的话,“着手把……事实记录下来”,并“从头考证过所有的事……条理分明地写下来”。(路加福音1:1-3)从路加辛劳所得的成果可以看出,他一丝不苟地搜寻资料。他可能为此探访过伊利莎白、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和其他人。路加福音记述的事,很多都是其他福音书没有提及的。(路加福音1:5-80)

保罗说路加是个医生。我们从路加的记述可以看出这个医生很关心病人。不妨看看以下几个例子:耶稣医治一个被邪灵附身的人,邪灵就“从他身上出来,没有伤害他”;使徒彼得的岳母“发高烧”,非常痛苦;耶稣治好一个妇人,她“18年来被邪灵附身,身体虚弱,腰老是弯着,无法站直”。(路加福音4:35,38;13:11)

很明显,路加把“主的工作”视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哥林多前书15:58)他的人生目标不是要创业扬名,而是要帮助别人认识和敬奉耶和华。

吕底亚——卖紫色衣物的女人

吕底亚来自推雅推拉城,这座城位于小亚细亚西部的吕底亚地区。她是个卖紫色衣物的商人,为了做生意,搬到位于爱琴海另一边的马其顿名城腓立比。吕底亚卖的紫色物品可能多种多样,有地毯、挂毯、布料甚至染料。在腓立比发现的碑铭证实,该城曾有个由卖紫色物品的商人组成的商会。

吕底亚在介绍一块布料。

圣经说吕底亚“向来崇拜上帝”,这可能是指她归信了犹太教。(使徒行传16:14)也许吕底亚在家乡时已经认识耶和华并崇拜他。跟腓立比不一样,吕底亚的家乡有个供犹太人聚集的地方。有些人认为,“吕底亚”其实是她迁到腓立比之后,别人给她的别号,意思是“吕底亚妇人”。不过,有文献显示当时确实有人用“吕底亚”做人名。

早在古希腊作家荷马的日子,即公元前9或8世纪,吕底亚地区的人就因擅长漂染紫色而闻名。据说推雅推拉的水质很好,能产生“最鲜艳、最持久的色彩”。

紫色布料是奢侈品,有钱人才买得起。虽然紫色染料的来源不止一个,但从地中海的骨螺提取出来的,是最上乘的。这种紫色染料最昂贵,常用来漂染上等细麻布。每只骨螺只能提取一滴染料,生产一克重的液体染料大约要用八千只骨螺。由于紫色染料如此难得,紫色布料也就非常昂贵。

吕底亚所做的生意需要大量资金,她的房子又大得足以让保罗、西拉、提摩太和路加四个人留宿,可见吕底亚应该很会做生意,也很富裕。经文提到“她一家”,可能指她跟亲戚同住,也可能仅指她家里有奴仆。(使徒行传16:15)吕底亚慷慨好客,保罗和西拉离开腓立比之前,到她家里去跟弟兄们见面,这暗示吕底亚的家成了腓立比首批基督徒聚集的地方。(使徒行传16:40)

大约十年后,保罗写信给腓立比会众时,并没有提及吕底亚。所以,我们对吕底亚的认识,只限于使徒行传第16章的记载。

a 请看第128页附栏“路加——使徒行传的执笔者”。

b 腓立比没有犹太会堂,可能因为那里是军事重镇,不准犹太人设立会堂;也可能因为城里的犹太男子不足十人——按照规定至少要有十个男子才能设立会堂。

c 请看第132页附栏“吕底亚——卖紫色衣物的女人”。

d 罗马法律规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罗马公民都有权要求得到正式的审讯,不会未经定罪就被公开处罚。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