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课本》 56页-61页3段
  • 培养教导的能力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培养教导的能力
  • 神圣教育使你得益——传道训练班课本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仰赖耶和华
  • 尊崇耶和华
  • 分辨差异
  • 启发思考
  • 打动学生的心
  • 教人应用知识
  • 以身作则
  • ‘你们应当作教师’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5年
  • 培养教导的艺术
    神治传道训练班指南
  • 打动人心
    神圣教育使你得益——传道训练班课本
  • 使真理“深入”学生的脑中和心中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9年
查看更多
神圣教育使你得益——传道训练班课本
《课本》 56页-61页3段

培养教导的能力

在教导方面,你有什么目标呢?既然耶稣吩咐所有跟从他的人都要教导别人成为基督徒,如果你是个新传道员,无疑希望学会主持圣经研究。(马太福音28:19,20)如果你是个有经验的传道员,目标也许是提高教导效能,打动学生的心。如果你有儿女,自然希望诱导儿女把一生献给上帝。(约翰三书4)如果你是个长老或正在追求监督的职分,也许希望成为优秀的公众演讲讲者,使听众能更深入地认识耶和华和他的旨意。怎样才能达到这些目标呢?

我们要向耶稣基督学习,他是个优秀的导师。(路加福音6:40)无论是向山坡上的群众发言,还是对路上的几个行人说话,耶稣的话和他的说话方式都令人历久难忘。耶稣教导人的时候,不但启发听者的思想,触动他们的心灵,而且具体地讲解,让听的人能明白。你的教导能收到这些效果吗?

仰赖耶和华

由于耶稣跟天父关系亲密,而且有上帝的灵,所以有卓越的教导能力。你有没有热切向耶和华祈求,好叫你更有效地教导圣经学生呢?如果你是家长,有没有经常祈求上帝指引你教导儿女呢?你发表演讲或主持聚会之前,有没有衷心祷告呢?你常常祈祷,仰赖耶和华,就会得到帮助,使你的教导更有效。

人信靠上帝的话语圣经,也显示他仰赖耶和华。耶稣临死前的最后一晚,向天父祷告说:“我把你的话语给了他们。”(约翰福音17:14)耶稣虽然见多识广,却从不凭自己的意思讲话。他为我们立下榜样,无论说什么,总是照着父亲教导他的去说。(约翰福音12:49,50)上帝的话语能对人的行为、思想和感情产生很大的影响。(希伯来书4:12)你越认识上帝的话语,学会在传道时善加运用,就越有能力教导人归向上帝。——提摩太后书3:16,17。

尊崇耶和华

效法基督施行教导,不是单单指讲话动听。耶稣能说出“中听的话”,人们的确感到惊诧。(路加福音4:22)但耶稣为了什么目的而把话说得动听呢?是为了尊崇耶和华,而不是为了使别人留意自己。(约翰福音7:16-18)耶稣鼓励门徒说:“你们的光也该在人前照耀,这样人就能看见你们的善行,把荣耀归于你们的天父。”(马太福音5:16)我们施行教导时也该贯彻这个原则,避免分散听者的注意而没有尊崇上帝。因此,我们考虑说什么或怎样说的时候,最好问问自己:“我这样说会加深人对耶和华的爱,还是只会使别人留意我呢?”

一个有效的教导方法是运用比喻或生活事例。不过,如果比喻长篇大论,或者事例过于详尽,就可能失去教导的作用。同样,纯粹为了博人一笑而说些故事,只会偏离我们传道的目的。这种施教方式使别人留意我们,却达不到神圣教育的目标。

分辨差异

人要做基督的门徒,就必须明白自己所学的。他不但需要听到圣经的真理,还要看出它跟其他信仰有什么不同。比照一下不同的信仰,就能收到这个效果。

耶和华再三鼓励他的子民“分辨”洁净的和不洁净的东西。(利未记10:9-11)他说,在伟大的属灵圣殿里服务的人,会教导他的子民“分辨圣物和俗物”。(以西结书44:23)箴言这卷书把正义和邪恶、智慧和愚昧作比较。即使不是对立的事物,也彼此有分别。在罗马书5:7,保罗提到正义的人和良善的人的差异。他在希伯来书指出,基督的大祭司职分比亚伦的更优越。17世纪教育家约翰·阿莫斯·夸美纽斯说:“教导别人,基本上就是指出事物在目的、形态和根源上的差异。……所以,善于分析事物的人是良师。”

以教导人认识上帝的王国为例,如果学生不明白“王国”是什么,你就要说明圣经所说的王国,跟有些人认为的不同,王国并不是人的内心情况。或者你要指出王国跟世上的政府有什么分别。如果对方已经知道这些基本真理,你可以进一步讲解其他细节。例如,你可能要说明弥赛亚王国跟诗篇103:19所说的耶和华的宇宙王权,或者跟歌罗西书1:13所讲的上帝“爱子的王国”,或者跟以弗所书1:10提到的“管理安排”,各自有什么不同。强调这些差异,有助于使学生明白有关上帝王国的重要真理。

耶稣经常用这种技巧来施教。他指出一般人对摩西律法的了解跟律法的真正含义有什么差异。(马太福音5:21-48)他也说明真正的敬虔跟法利赛派的伪善行为有什么分别。(马太福音6:1-18)他指出,门徒所表现的自我牺牲精神跟“辖制”别人的心态截然不同。(马太福音20:25-28)据马太福音21:28-32记载,耶稣在另一个场合请听众想想,自以为义跟真正悔改有什么不同。谈到这里,让我们看看另一种有效的教导方法。

启发思考

马太福音21:28说,耶稣比较不同事物之前,提出以下问题:“你们认为怎样?”胜任的教师不仅叙述事情或解答问题,还会鼓励学生培养思考的习惯。(箴言3:21;罗马书12:1)要做到这点,一个方法是提出问题。正如马太福音17:25记载,耶稣问:“西门,你认为怎样?地上的王向谁征收物品税或人头税呢?是向儿子呢?还是向外人呢?”耶稣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让彼得自己就圣殿税的事下正确的结论。在另一个场合,有人问耶稣:“谁是我要爱的人呢?”耶稣回应的时候,把祭司和利未人的行为跟撒马利亚人的善行作对比,然后提出以下的问题:“这三个人,你认为谁才爱遇劫的那个人呢?”(路加福音10:29-36)再一次地,耶稣让提问的人自己下结论,而没有代对方思考。——路加福音7:41-43。

打动学生的心

施教的人要是领悟上帝话语的意思,就会明白崇拜上帝不仅包括熟记一些事实、遵守某些规定,还包括跟耶和华享有亲密的关系,乐于遵行他的道。这种崇拜牵涉到人的内心。(申命记10:12,13;路加福音10:25-27)在圣经里,“心”和“内心”往往指人的内在特质,包括人的欲望、感情、感觉和动机。

耶稣知道,人看外貌,上帝却看内心。(撒母耳记上16:7)我们为上帝服务,是因为爱他,而不是希望别人另眼相看。(马太福音6:5-8)法利赛派做的许多事,都是为了引人注目。他们只顾遵守律法的细节和自己所定的教条,却没有表现出崇拜上帝的人应有的特质。(马太福音9:13;路加福音11:42)耶稣教导门徒,服从上帝的规定固然重要,但人必须从心里服从才有价值。(马太福音15:7-9;马可福音7:20-23;约翰福音3:36)我们效法耶稣的榜样,教导人的时候就能收到最佳的效果。我们帮助人认识上帝对他们的要求的确重要,但人认识和爱戴耶和华也同样重要。这样他们才会用行为表明,他们重视跟这位真神的关系,渴望蒙他悦纳。

人要从教导得益,就得省察自己的内心。耶稣促请人审察自己的动机和感觉。他纠正别人的错误观念之前,总会先问问他们为什么会有某种想法、言论或行为。他一面探询真相,一面加以说明,或用比喻,或用行动,鼓励对方以正确的观点看事情。(马可福音2:8;4:40;8:17;路加福音6:41,46)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帮助别人,鼓励他们想想:“为什么我喜欢这样做呢?为什么我有这个反应呢?”然后鼓励他们以耶和华的观点看事情。

教人应用知识

优秀的教师知道,“最重要的是智慧”。(箴言4:7)有智慧的人能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避开危险,达到目标,以及帮助别人。教师的责任是要使学生学会把知识应用出来,而不是替学生作决定。讨论各种圣经原则的时候,要教学生推理。不妨举出日常生活的某种情况,问问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刚才学到的圣经原则能对他有什么帮助。——希伯来书5:14。

使徒彼得在公元33年五旬节的讲话就是个好例子。他把经文应用在当前的情况上,结果他的话在听众身上起了积极的作用。(使徒行传2:14-36)彼得先从圣经引述他的听众都相信的三段经文,然后进一步说明这些经文跟他们亲眼见过的事有什么关系。结果,众人都觉得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你的教导也能起同样的作用吗?你叙述完一件事之后,有没有进一步帮助人明白事情背后的原因呢?有没有请听众想想怎样把自己所学的应用出来呢?你的听众也许不会像公元1世纪五旬节的群众那样,主动问:“我们该做什么呢?”可是,只要你能清楚讲明经文所说的,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就能推动对方采取适当的行动。——使徒行传2:37。

父母给儿女朗读圣经的时候,该把握时机训练儿女想想怎样把圣经原则实行出来。(以弗所书6:4)例如,你可以从每周阅读的经文中找几节经文,讨论其中的意思,然后提出以下一类的问题:“这句话给我们什么指引?我们传道的时候怎样引用这些经文?关于耶和华和他的处事方式,我们从这几节经文学到什么?这一点怎样使我们更深入认识耶和华呢?”要鼓励家人在传道训练班的经文选讲中,按以上问题发表评论。这样他们就会更容易记得自己评论过的经文。

以身作则

你不仅要言传,也要身教。你怎么说,就该怎么做,让听你的人可以效法具体的榜样。儿女通过模仿别人来学习。小孩常常模仿父母的行为,这表明他们希望像父母一样。他们希望体验一下,做父母所做的事会有什么感觉。同样,如果受你教导的人效法你,像你效法基督一样,他们也会体验到遵行耶和华的道而得的福。(哥林多前书11:1)他们能亲身体验跟上帝同行的滋味。

立下好榜样的确非常重要。我们“有圣洁的品行,有敬虔的行为”,就能以自己作为活例,使学生明白怎样把圣经原则实行出来。(彼得后书3:11)我们鼓励圣经学生经常阅读上帝的话语,自己也要以身作则。我们希望儿女坚守圣经原则,自己所做的就要跟上帝的旨意一致。我们鼓励会众热心传道,自己也该全力参与这项工作。我们言传身教,就能推动别人照着做。——罗马书2:21-23。

我们希望提高教导能力,就要问问自己:“我教导别人的方式,能推动受教的人改变自己的态度、言谈和行为吗?我有没有指出不同的观念或行为的差异,让别人明白呢?我怎样帮助学生、儿女或聚会里的听众记得我所说的话呢?我有没有向别人说明怎样实践他们所学的呢?我有没有以身作则呢?他们有没有看出,如果把学到的真理实践出来,就能促进自己跟耶和华的关系呢?”(箴言9:10)务要继续留意这几方面,努力培养教导的能力。“你要时刻留意自己和自己的教导。要谨守这些事,因为你这样做,既可以救自己,又可以救听你的人。”——提摩太前书4:16。

教导的要诀

  • 要仰赖耶和华,不要依靠自己的能力

  • 相信上帝的话语能发挥力量,善加运用

  • 务求尊荣耶和华,避免使别人留意我们

  • 帮助别人明白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

  • 鼓励别人思考

  • 促请人审察自己的动机和感觉

  • 请学生想想怎样实践圣经知识

  • 以身作则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