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为什么我们会买那么多东西?
    警醒!2013年 | 6月
    • 封面专题:我们是不是买得太多?

      为什么我们会买那么多东西?

      2012年,在一个于不同国家进行的调查中,有一半的受访者承认,他们买的东西不一定是自己需要的。有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觉得,现在的人过度消费。这个看法也许是正确的。许多人都因为过度消费而债务缠身。研究人员指出,经常购物不会令人感到更满足,反而可能带给人更多的烦恼和压力。话说回来,我们为什么会买那么多东西呢?

      身为消费者,我们每天都接触到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广告和推销活动。商人的目标是什么?就是令我们把心里想要的看成是必需的。商人摸透消费者的心理,知道很多人买东西都是受感觉支配的。于是,他们的广告和商店的设计,都旨在挑起人的购买欲。

      《为什么人会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英语)一书说:“人在打算买一个东西的时候,常常会在脑海里开始想象自己怎样搜寻和找到那个东西,买了以后又会怎么样。”有些专家认为,人们在购物期间会变得非常兴奋,以致肾上腺素急速上升。市场营销专家吉姆·普勒说:“商人要是掌握到顾客的心理,就能利用他们高涨的情绪和薄弱的自制力来诱使他们消费。”

      今天的商人所用的手法很高明,我们怎样才不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呢?方法就是,不要靠感觉行事,倒要把广告传达的信息跟事实比较一下。

      广告说:“这个产品能提高你的生活素质”

      人人都想有更好的生活,都希望身体健康,有安全感,也想减轻压力和跟别人有更好的关系。很多广告都声称,只要我们买这个或那个产品,就能满足这些愿望。

      事实:

      我们拥有的东西越多,生活素质反而会下降,因为我们需要更多时间和金钱去照料这些东西。这也使我们陪伴家人和朋友的时间大大减少。此外,过度消费所导致的债务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少压力。

      我们拥有的东西越多,生活素质反而会下降

      一句智慧之言:“人不管怎样富裕,他的生命也不在于他拥有的财物。”——路加福音12:15

      广告说:“这个产品能使人对你另眼相看”

      很少人会承认,他们买某个东西是为了使别人刮目相看。可是,吉姆·普勒说:“人们购物时,他们的决定往往都受到一种心态影响,就是自己买的东西不可以比朋友、邻居、同事和亲戚所拥有的差。”因此在广告里,我们经常看到富有或事业有成的人在使用某个产品。广告在传达的信息是:“你也可以是那个人。”

      事实:

      那些通过跟别人攀比来肯定自我价值的人,是永远不会对自己的情况感到满意的。因为当他们得到某些东西后,很快就会有另一些东西是他们想要的。

      一句智慧之言:“贪爱银子的人,有了银子也不满足”。——传道书5:10

      广告说:“这个产品能显示你是怎样的人”

      《炫目的东西》(英语)一书说:“我们常常会通过使用或展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来告诉别人我们是(或希望自己是)怎样的人。”商人很明白这一点,所以往往把他们的品牌——通常是昂贵的品牌——跟某种生活方式或价值观联系起来。

      你怎样看自己?你希望别人对你有什么印象?很时尚?还是很有活力?广告上经常说,只要你买某个品牌的产品,你就能拥有那个品牌的形象。

      事实:

      无论我们买什么东西,那个东西都不能改变我们真正的为人,也不能使我们拥有诚实、正直等美好的特质。

      一句智慧之言:“你们的装饰不应该在乎……戴金饰、穿衣裳,却应该在乎内心深处的为人”。——彼得前书3:3,4

      对物质有平衡合理的看法

      广告传达的信息跟事实有很大的距离。可是,有一本书却能给我们可靠的指引,帮助我们活得快乐,不走极端,那就是上帝的话语圣经。这篇文章提到的智慧之言都是来自圣经的。圣经没有说拥有物质是不对的,只是说不贪爱钱财的人会更快乐。(希伯来书13:5)

      现代的营销手法

      今天,广告商除了在电视、书报杂志和互联网上刊登广告,也采用层出不穷的巧妙手法来推销商品。

      植入式营销:使产品或品牌的商标出现在电视节目、电影和电子游戏中。

      秘密营销:雇用一些人在日常生活的场合中,于别人面前兴致勃勃地使用或向人谈及某个产品,而对方不知道他们正在推销那个产品。

      口碑营销:鼓励口碑代理人向朋友和在社交媒体上推荐某个产品。商家为了鼓励这些代理人,也许会送该产品的样品或其他东西给他们。

  • 怎样避免过度消费
    警醒!2013年 | 6月
    • 怎样避免过度消费

      除了商人所用的各种营销手法,我们自己的感觉和购物习惯也会令我们买下太多的东西。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过度消费呢?以下有六个建议。

      1. 不要在冲动下购物 你很喜欢逛街买东西吗?找到特价品时,你是不是会很兴奋?这样的话,你很可能常常在冲动之下买东西。那么,你怎样才能改变这个习惯呢?在买东西前要先想想,你购买、拥有和日后保养那个东西须要付出什么代价。此外,你也可以回想以前曾因为一时冲动买了东西,之后感到后悔的经历。不妨给自己一段时间冷静冷静,然后再决定买不买。

      2. 不要花钱买心情 如果你心情不好,买东西也许能让你暂时开心一点。但你这样做的话,以后就会越来越习惯通过购物来发泄情绪。因此,与其用买东西来改善心情,倒不如找些关心你的朋友聊聊,或者做一些运动,例如到外面散散步。

      3. 不要把购物当消遣 今天,人们把大型的购物中心设计成消闲娱乐的地方。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只是为了消遣而逛商场或浏览购物网站。但是,你在商场和网上看到的东西都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是要挑起你的购买欲。所以,你最好只在真的需要某些东西时才去购物,而且只买你要买的。

      4. 小心择友 你朋友的生活方式和言谈会对你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你因为受到朋友的影响而经常过度消费,你就该改变自己的交往圈子,选择一些不那么看重金钱和物质的人做朋友。

      5. 明智地使用信用卡 习惯使用信用卡来购物的人,很容易在买东西时忽略后果。如果你使用信用卡,要尽量每个月还清欠款。也要清楚你的信用卡的利率和收费,并仔细比较其他信用卡的费用,找出你负担得起的信用卡。小心那些所谓的金卡或白金卡,这些卡一般来说利率都比较高,所提供的优惠也不一定是你需要的。在买比较贵的东西时,最好先存下那笔钱并用现金付款,而不要用信用卡来分期付款。

      6. 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 一个人不清楚自己的财务状况,就容易有过度消费的问题。因此,要保存近期的账单、月结单等,也要清楚自己各方面的财务情况。不妨根据你的收入和过往的开支,为每个月定立一个切合实际的开销预算。然后,记下你实际的花费,并跟你的预算比较一下。如果有某些方面的财务问题是你不熟悉的,可以向一个信得过的朋友请教。

      帮助孩子避免习染现代的消费方式

      广告商喜欢以孩子为主要的推销对象。这也难怪,因为今天的年轻人比以往的更喜欢购物,花的钱也更多。在美国,十几岁的孩子每年在购物方面,可以花上数十亿美元。

      朱丽叶·斯霍勒教授指出,那些沉溺于消费的孩子更容易患上儿童抑郁症和焦虑症,跟父母的关系也比较不好。那么,你可以怎样保护自己的孩子,避免染上过度消费的坏习惯呢?以下是一些父母的经验之谈。

      教导孩子 “广告到处都是,你是无法使孩子完全不接触广告的。因此,我们这样告诉两个女儿:商人只是想赚钱,他们根本不会为我们着想。”——詹姆斯和洁西卡

      不要心软 “孩子想要一个东西,就会一直跟你吵着要买,直到你妥协为止。但你千万不要心软。这样他们便能学会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因此在女儿仍受我们抚养期间,我们夫妻俩常常一起商量,在给孩子买东西方面,该定下什么合理的界线。”——斯科特和凯莉

      减少接触广告 “我们一家很少看电视。我们会做其他活动来取代看电视,例如整家人一起做饭,一起吃东西。我们三个儿子都很喜欢看书。”——约翰和珍妮弗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