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豹皮
(Sealskin)
希伯来语taʹchash(塔哈什)究竟指什么动物的皮至今还没有定论,圣经用这个词指圣幕外层的盖和罩住圣所里要搬运的器具和物品的毛皮。“塔哈什”或techa·shim(特哈欣,复数)通常跟ʽohr(奥珥,皮)或ʽoh·rohthʹ(奥诺特,皮的复数)并用。(出25:5;26:14;35:7,23;36:19;39:34;民4:6-14,25;结16:10)希腊语《七十子译本》的译者看来把“塔哈什”理解为蓝色,而不是某种动物。(参看民4:14,Rbi8 脚注)可是,几乎所有犹太注释家都认为,“塔哈什”指某种动物。希伯来语词典编纂者格泽纽斯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认为《七十子译本》的译法只是出于推测而已,并没有词源学或相关语言的根据。他细究上下文,参考《塔木德》权威的意见,又拿“塔哈什”跟其他语言同类的词比较,最后根据希伯来语词源学下结论说“塔哈什”指海豹或獾。
圣经译者把“奥珥”(奥诺特)、“塔哈什”(特哈欣)一并译做“獾皮”(KJ),“海狗皮”(和合),“海豚皮”(思高),“貂皮”(文委),“塔哈示皮”(吕译),“精美的皮料”(现译),“精美的皮革”(牧灵)或“塔哈什皮”(新世,出25:5,Rbi8 脚注,经文却用“海豹皮”)。学者大都不赞成译做“獾皮”,因为他们认为无论在埃及还是在旷野,以色列人都不大可能取得足够的“獾皮”去造圣幕的盖。有些学者则认为“獾皮”“海豹皮”“海狗皮”都不正确,因为獾、海豹、海狗或海豚、海牛等都显然是以色列人不可吃的不洁动物。(利11:12,27)因此,他们觉得很难想象以色列人会拿“不洁净”动物的皮来做圣幕及包裹圣所的器具和物品。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塔哈什”可能指某种洁净动物如羚羊、绵羊或山羊的皮。
尽管不洁也可使用 海豹显然是不洁净的动物而不宜食用,但这并不能排除用海豹皮做圣幕的盖的可能性。例如,狮子和鹰尽管是“不洁净”的(利11:13,27),以西结在异象里看见的基路伯的四张脸却包括狮子的脸和鹰的脸(结1:5,10;10:14)。此外,所罗门为圣殿造的铜盆车刻有狮子的像,无疑这些铜盆车是按照上帝启示大卫的图样造的。(王上7:27-29;代上28:11-19)以色列人用“不洁净”动物如驴作为坐骑,圣经甚至预言弥赛亚会骑驴进入耶路撒冷。(亚9:9;太21:4,5)虽然施浸者约翰肩负神圣的任务,“在耶和华前面先行,为他预备道路”,他所穿的衣裳却是用一种“不洁净”动物的毛造的。(路1:76;太3:4;利11:4)这些例子看来表明,洁净与不洁净纯粹是从食用方面来说的,虽然有时也涉及献祭方面。以色列人根本无需把“不洁净”的动物视为可憎。(利11:46,47)再者,像“洁净”的动物那样,不洁净的动物也是上帝创造的,因此同样是好的,这些动物本身没有什么可憎的地方。(创1:21,25)
以色列人怎样取得 如果圣经所说的“塔哈什”确实指海豹,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以色列人怎么可能取得海豹皮呢?一般来说,海豹在北极和南极地区聚居,但有些海豹却喜欢在暖和的地区生活。今天仍然有少数僧海豹生活在地中海和其他较暖和的海域。过去多个世纪,人大量捕杀海豹,使海豹的数目大减,但在圣经时代,地中海和红海可能有很多海豹聚居。直至1832年,卡尔梅特编的《圣经词典》(139页)还说:“有不少海豹见于红海的许多小岛上及西奈半岛四周。”(另见《圣幕特有的教诲》,A.J.波洛克著,伦敦,47页)
古代埃及人在红海经商,必定从地中海沿岸许多地区采购货物,自然会取得海豹皮。因此,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时,可能把他们有的海豹皮带走;此外,埃及人给了他们大量财物,可能包括不少海豹皮。(出1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