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使徒行傳 4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使徒行傳內容概要

    • D. 無懼反對,繼續傳道(4:1-5:42)

      • 彼得和約翰被捕;大約5000個男人成為信徒(4:1-4)

      • 彼得在公議會面前申辯(4:5-22)

      • 門徒祈求上帝賜下勇氣,讓他們可以不斷傳講上帝的話語(4:23-31)

      • 門徒共享財物(4:32-37)

      • 亞拿尼亞和撒非拉欺騙耶和華的神聖力量(5:1-11)

      • 使徒施行了許多神跡(5:12-16)

      • 使徒被逮捕,但天使把他們從監牢中救出來(5:17-21上)

      • 使徒再次被帶到公議會面前(5:21下-32)

      • 迦瑪列的忠告:不要「跟上帝對抗」(5:33-40)

      • 使徒去聖殿教導人,並挨家挨戶傳道(5:41, 42)

使徒行傳 4:1

  • 彼得和約翰 直譯「他們」。

    守殿官 希臘語原文是單數,而且有定冠詞,因此在這裡也可以翻譯為「總守殿官」。使徒行傳5:24,26也提到了這個官職。在公元1世紀,該官職由一位祭司擔任,他的權力僅次於大祭司。總守殿官統領在聖殿服務的祭司,他也通過一支由利未族人組成的警衛隊(也許可以稱為聖殿警衛)去維持聖殿及附近一帶的秩序。他手下還有一些級別較低的守殿官,他們負責督導做守衛的利未族人。這些守衛的職責包括每天早晚開關聖殿的大門,維持秩序,守衛聖殿的寶庫,以及防止人進入禁區。利未族人分為24班,每班輪流服務一個星期,一年兩次。每班可能由一個守殿官管理,而這個守殿官要向總守殿官負責。守殿官都是很有影響力的人。聖經提到,跟祭司長一起密謀害死耶穌的人就包括這些守殿官。在耶穌被出賣的那個晚上,他們也帶著警衛去捉拿耶穌。(另見路22:4及注釋;22:52)

參考經文

  • +路 22:52
  • +太 16:6; 徒 23:8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31頁

    《守望台》(研讀版)

    2020/3刊31頁

    《洞悉聖經》(下冊)276頁

    《守望台》

    2009/10/1刊28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31;《守》20.03 31;《洞悉下》 276;《守》09 10/1 28;

    w73 5/15 306

使徒行傳 4:2

參考經文

  • +太 22:23-28; 徒 2:32; 4:33; 17:18; 23:6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31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31;

    w73 5/15 306

使徒行傳 4:3

參考經文

  • +路 21:12

使徒行傳 4:4

參考經文

  • +徒 2:41; 6:7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35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35;

    w82 2/1 14; w59 12/1 367

使徒行傳 4:5

  • 長老 見太16:21的注釋。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404-405頁

    《洞悉聖經》(下冊)542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404-405;《洞悉下》 542;

    w72 4/1 204

使徒行傳 4:6

  • 祭司長亞那 大約公元6或7年,亞那受羅馬派駐敘利亞的總督居里紐任命為大祭司,並擔任這個職位直到公元15年左右。後來,亞那被羅馬政府革職,失去了大祭司的頭銜。儘管如此,亞那作為卸任大祭司,看來仍有很大的勢力和影響力,他仍是猶太社會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亞那除了有5個兒子擔任過大祭司,他的女婿「該亞法」從公元18到36年也曾是大祭司。(另見路3:2的注釋)根據約翰福音18:13,19,亞那被稱為「祭司長」(希臘語是ar·khi·e·reusʹ)。同一個希臘語詞既可以指現任大祭司,也可以指某個地位顯要的祭司,例如卸任大祭司。(另見詞語解釋「祭司長」)

    該亞法 這個由羅馬人任命的大祭司處事圓滑,任職的時間比前幾任大祭司都長。他於公元18年左右受到任命,擔任大祭司直到公元36年左右。負責審訊耶穌以及把耶穌交給彼拉多的人就是他。(太26:3,57;約11:49;18:13,14,24,28)在使徒行傳裡,這是唯一一次指名提到他的地方,其他經文都只是把他稱為「大祭司」。(徒5:17,21,27;7:1;9:1)

參考經文

  • +路 3:2; 約 18:13
  • +太 26:57; 路 3:2; 約 11:49-51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2012/4/1刊9頁

  • 出版物索引

    《守》12 4/1 9

使徒行傳 4:7

參考經文

  • +太 21:23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3 8/15 486

使徒行傳 4:8

參考經文

  • +徒 7:55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2 4/1 204

使徒行傳 4:9

腳注

  • *

    又譯「得救」。

參考經文

  • +徒 3:7

使徒行傳 4:10

  • 拿撒勒人 見可10:47的注釋。

    處死在木柱上 又譯「掛在木柱上」。(另見太20:19的注釋以及詞語解釋「木柱」「苦刑柱」)

腳注

  • *

    靠著他,也可譯作「奉這個名」。

參考經文

  • +徒 3:6
  • +約 19:6; 徒 2:36
  • +徒 2:24; 5:30

使徒行傳 4:11

  • 首要的房角石 見太21:42的注釋以及詞語解釋「房角石」。

參考經文

  • +詩 118:22; 賽 28:16; 太 21:42; 彼前 2:7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412頁

    《守望台》

    2011/8/15刊12-13頁

    2000/7/15刊14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412;《守》11 8/15 13;《守》00 7/15 14;

    w64 5/15 298

使徒行傳 4:12

參考經文

  • +太 1:21; 徒 10:43; 腓 2:9, 10
  • +約 1:12; 14:6; 提前 2:5, 6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839頁

    《崇拜》37-38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839;《崇拜》 37-38;

    w73 5/15 315; w73 8/15 485; g66 3/8 31; g66 4/8 16; w64 5/15 298; g64 10/8 21

使徒行傳 4:13

  • 直言不諱 又譯「有膽量」或「無所畏懼」,希臘語是par·re·siʹa。在聖經裡,這個希臘語名詞也翻譯為「放膽發言」和「信心」。(徒28:31;約一5:14及腳注)這個名詞和相關的動詞par·re·si·aʹzo·mai(常常譯作「勇敢地傳[道]」)多次出現在使徒行傳裡,這一點顯示,勇敢地傳講好消息是早期基督徒傳道工作的一個標誌。(徒4:29,31;9:27,28;13:46;14:3;18:26;19:8;26:26)

    沒有受過教育 又譯「沒有學問」,希臘語是a·gramʹma·tos。儘管這個希臘語詞可以指不識字,但在這裡很可能是指沒有上過猶太宗教導師任教的學府。在公元1世紀,大多數猶太人看來都能讀書寫字。一部分原因是,當時的很多猶太會堂裡都設有學校。但像耶穌一樣,彼得和約翰沒有上過猶太宗教導師任教的學府。(參看約7:15)耶穌時代的很多宗教領袖覺得,在提供宗教教育方面只有這類學府才是受認可的。撒都該派和法利賽派的人無疑認為,彼得和約翰沒有資格教導民眾或解釋法典。此外,這兩個門徒是來自加利利的,那個地區大多數人都是農夫、牧人或漁夫。耶路撒冷及猶地亞的宗教領袖和其他人顯然都看不起加利利人,他們把彼得和約翰視為「沒有受過教育的普通人」。(約7:45-52;徒2:7)上帝卻不是這樣看待彼得和約翰的。(林前1:26-29;林後3:5,6;雅2:5)耶穌在去世前曾用很多時間精力去教導和培訓彼得、約翰及其他門徒。(太10:1-42;可6:7-13;路8:1;9:1-5;10:1-42;11:52)在復活後,耶穌也繼續通過神聖力量教導門徒。(約14:26;16:13;約一2:27)

參考經文

  • +太 11:25; 林前 1:26, 27
  • +約 7:14, 15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33,248-249頁

    《洞悉聖經》(下冊)232,1056,1100頁

    《守望台》

    2008/9/1刊15頁

    2008/5/15刊30-31頁

    2006/5/1刊22-23頁

    《警醒!》

    1998/3/8刊19頁

    《感示》198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133, 248-249;《洞悉下》 232, 1056, 1100;《守》08 5/15 30-31;《守》08 9/1 15;《守》06 5/1 22-23;《警》98 3/8 19;《感示》 198;

    w82 3/1 11; w74 3/15 164; w70 10/1 582; w66 2/1 90; w66 8/1 452; w64 8/1 453; w63 4/15 241; w63 5/15 305; w63 11/1 663; w62 1/1 12; w62 9/15 574; g62 9/8 19

使徒行傳 4:14

參考經文

  • +徒 3:11
  • +路 21:15

使徒行傳 4:15

  • 公議會大廳 又譯「公議會」。(另見路22:66的注釋)

多媒體資料

  • 公議會

使徒行傳 4:16

參考經文

  • +約 11:47
  • +徒 3:9, 10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81 9/1 13

使徒行傳 4:17

參考經文

  • +徒 5:40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g62 11/8 6

使徒行傳 4:19

參考經文

  • +徒 5:29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3 5/1 260

使徒行傳 4:20

索引

  • 檢索手冊

    《永遠享受美好的生命》22課

  • 出版物索引

    《美好生命》 22;

    w74 2/1 88; w74 3/1 144; w73 5/1 260; w63 2/1 85

使徒行傳 4:21

腳注

  • *

    又譯「榮耀」。

參考經文

  • +路 22:2; 徒 5:26

使徒行傳 4:22

  • 神跡 希臘語是se·meiʹon。在聖經裡,這個希臘語詞常常譯作「神跡」,指的是明顯靠著上帝的力量才發生的奇跡。

使徒行傳 4:23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6 4/15 230-1; w72 4/1 204

使徒行傳 4:24

  • 至高的主宰 希臘語是de·spoʹtes,基本意思是「主」「主人」。(提前6:1;多2:9;彼前2:18)這個詞用來直接稱呼上帝時(例如在本節經文、路2:29和啟6:10),通常譯作「至高的主宰」,表示上帝的地位至高無上。其他譯本的譯法包括「主」「主人」「主宰」「上主」或「至高的主」。《希臘語經卷》的一些希伯來語譯本在這裡用的是希伯來語詞ʼAdho·naiʹ(至高的主宰),但至少有一個譯本用的是代表上帝名字的四個希伯來字母。

參考經文

  • +出 20:11; 尼 9:6; 詩 146:6; 啟 4:11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9 1/15 20, 24; w78 1/1 30; w76 4/15 231; w65 1/1 7

使徒行傳 4:25

參考經文

  • +撒下 23:1, 2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216頁

    《守望台》

    2004/7/15刊16-17頁

    1990/8/1刊27頁

    《普世安全》23-24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216;《守》04 7/15 16-17;《守》90 8/1 27;《普世安全》 23-24;

    w78 1/1 30; w76 4/15 231; w69 10/15 628

使徒行傳 4:26

  • 耶和華 這裡引用的經文是詩篇2:2,在希伯來語原文裡,經文出現了代表上帝名字的四個希伯來輔音字母(相當於英語的YHWH)。(另見附錄C)

    他任命的領袖 又譯「他膏立的人」「他的基督」或「他的彌賽亞」。這裡譯作「任命的領袖」的希臘語詞是Khri·stosʹ,「基督」這個頭銜就源自這個希臘語詞。本節經文引用的是詩篇2:2,在那節經文裡,跟Khri·stosʹ相對應的希伯來語詞是ma·shiʹach(意思是「受任命的人」或「受膏者」)。「彌賽亞」這個頭銜就源自那個希伯來語詞。(另見路2:26;約1:41;徒4:27的注釋;詞語解釋「膏立」)

參考經文

  • +詩 2:1, 2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2004/7/15刊16-17頁

    1990/8/1刊27頁

    《普世安全》23-24頁

  • 出版物索引

    《守》04 7/15 16-17;《守》90 8/1 27;《普世安全》 23-24;

    w76 4/15 231; w69 10/15 628; w57 7/1 101

使徒行傳 4:27

  • 你任命的 又譯「你膏立的」或「你立為基督(彌賽亞)的」。「基督」(希臘語是Khri·stosʹ)這個頭銜源自希臘語動詞khriʹo,這裡用的就是這個動詞。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把油倒在某人身上。在《希臘語經卷》裡,這個詞總是用於比喻意義,而且都跟神聖的事有關,指的是上帝把某人跟其他人區分開來,委派他執行某個特別任務。這個希臘語動詞也出現在以下經文:路加福音4:18;使徒行傳10:38;哥林多後書1:21;希伯來書1:9。另一個希臘語詞a·leiʹpho則用來描述將實際的膏油塗抹在身體上,例如沐浴後用油抹身體、把油當作藥物抹在傷口上或把油倒在遺體上為埋葬做準備。(太6:17;可6:13;16:1;路7:38,46;雅5:14)

參考經文

  • +路 23:12
  • +詩 45:7; 徒 10:38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528-545頁

    《普世安全》23-24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528, 545;《普世安全》 23-24;

    w76 4/15 231

使徒行傳 4:28

腳注

  • *

    直譯「手」。

參考經文

  • +賽 53:10; 路 24:44; 徒 2:23; 彼前 1:20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6 4/15 231

使徒行傳 4:29

  • 耶和華 這裡記錄的是門徒向「至高的主宰」(徒4:24下,譯自希臘語詞de·spoʹtes)禱告時說的一句話,而在路加福音2:29記載的禱告裡,「至高的主宰」也是用來稱呼上帝的。在使徒行傳的這個禱告裡,耶穌被稱為「你聖潔的僕人」。(徒4:27,30)門徒在禱告時引用了詩篇2:1,2,那裡的經文就使用了上帝的名字。(另見徒4:26的注釋)此外,本節經文記載門徒求耶和華「聽聽他們[公議會]怎樣恐嚇我們」,這句話的用詞跟《希伯來語經卷》裡幾個禱告的措辭類似,例如列王紀下19:16,19和以賽亞書37:17,20,而那些經文都使用了上帝的名字。(另見附錄C3的簡介和徒4:29)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34-35頁

    《守望台》

    1990/7/1刊14頁

    1988/10/15刊12-13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34;《守》90 7/1 14;《守》88 10/15 12-13;

    w80 6/15 16-22; w76 4/15 231; w74 3/1 144; w64 5/1 276; w64 5/15 301

使徒行傳 4:30

  • 奇事 又譯「異兆」。(另見徒2:19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徒 3:16
  • +徒 2:43; 5:12

使徒行傳 4:31

  • 懇切地祈求 譯自希臘語動詞deʹo·mai,指的是懷著熱切的態度懇切禱告。相關的名詞是deʹe·sis,在詞典裡的定義是「謙卑熱切的懇求」。在《希臘語經卷》裡,這個名詞總是用來指對上帝的懇求。耶穌也「曾經呼號流淚,再三懇切祈求,請求能救他脫離死亡的上帝」。(來5:7)經文說耶穌「再三懇切祈求」(原文是deʹe·sis的複數形式),這表示耶穌不止一次,而是多次懇求耶和華。例如在客西馬尼園,耶穌的確多次熱切地向天父禱告。(太26:36-44;路22:32)

    上帝的話語 這個詞組在使徒行傳中出現了很多次。(徒6:2,7;8:14;11:1;13:5,7,46;17:13;18:11)在這裡,「上帝的話語」指的是基督徒傳講的信息,這個信息源自耶和華上帝,強調耶穌基督在上帝旨意逐步實現的過程中發揮的重大作用。

參考經文

  • +徒 2:2, 4
  • +帖前 2:2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8 4/15 24; w66 4/1 200; w64 5/1 276; w64 5/15 301

使徒行傳 4:32

  • 所有信徒都同心同德 又譯「所有信徒都一條心,彷彿一個人」。這裡描述了所有信徒之間團結和諧的關係。這跟耶穌之前的禱告一致,他求天父使他那些背景各異的門徒團結合一。(約17:21)在《希伯來語經卷》裡,譯作「一心」的希伯來語詞組也用來描述一致的目標和行動。(代上12:38;代下30:12)

參考經文

  • +徒 2:44, 45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91/4/15刊24-25頁

  • 出版物索引

    《守》91 4/15 24-25;

    g66 4/8 23; w62 2/1 88; w61 2/1 75

使徒行傳 4:33

參考經文

  • +徒 1:21, 22; 4:2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2 11/1 657

使徒行傳 4:34

參考經文

  • +徒 2:44, 45; 約一 3:17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87/6/1刊29頁

  • 出版物索引

    《守》87 6/1 29;

    w80 11/1 9; w66 6/1 351; w62 2/1 88; w61 2/1 75

使徒行傳 4:35

參考經文

  • +徒 5:1, 2
  • +徒 6:1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87/6/1刊29頁

  • 出版物索引

    《守》87 6/1 29;

    w80 11/1 9; w66 6/1 351; w62 2/1 88; w61 2/1 75

使徒行傳 4:36

  • 安慰之子 又譯「鼓勵之子」。這是「巴拿巴」這個名字翻譯出來的意思,而「巴拿巴」是一個名叫「約瑟」的門徒的別名。「約瑟」是當時猶太人中很常見的名字,也許是因為這個緣故,使徒給他起了別名叫巴拿巴。(參看徒1:23)正如本節經文的另一條注釋談到的,「……之子」這個說法有時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一群人具有某種顯著的特質。「安慰之子」這個別名看來顯示,約瑟擅於鼓勵和安慰別人。路加記載,約瑟(巴拿巴)奉派去探訪敘利亞的安提阿會眾,他到了以後就「鼓勵」當地的信徒。(徒11:22,23)那裡譯作「鼓勵」的希臘語詞pa·ra·ka·leʹo跟本節經文中譯作「安慰」的希臘語詞pa·raʹkle·sis是相關的。(另見本節經文的注釋:……之子)

    ……之子 在希伯來語、阿拉米語和希臘語中,「……之子」這個說法,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一群人具有某種顯著的特質。例如,在申命記3:18,譯作「勇士」的希伯來語詞組的字面意思是「能力之子」。在約伯記1:3的原文裡,「東方的人」這個詞組的字面意思是「東方之子」。在撒母耳記上25:17,「這個人一無是處」(腳注譯法)這句話譯自一個字面意思為「一無是處之子」的希伯來語詞組。在《希臘語經卷》裡,「……的兒子」或「……之子」用來指慣常有某種行為或顯出某種特徵的人。一些例子包括:「至高者的兒子」「光明之子」「白晝之子」「叛逆之子」。(路6:35;帖前5:5;弗2:2及腳注)

參考經文

  • +徒 9:27; 11:22-24; 12:25; 13:1; 15:37-39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98/4/15刊20頁

    1990/7/1刊14頁

  • 出版物索引

    《守》98 4/15 20;《守》90 7/1 14;

    w80 9/15 14

使徒行傳 4:37

參考經文

  • +路 12:33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98/4/15刊20頁

  • 出版物索引

    《守》98 4/15 20

譯本對照

點選經節數字,查看該節經文在其他聖經譯本中的譯法

引文

徒 4:11詩 118:22
徒 4:26詩 2:1, 2

總類

徒 4:1路 22:52
徒 4:1太 16:6; 徒 23:8
徒 4:2太 22:23-28; 徒 2:32; 4:33; 17:18; 23:6
徒 4:3路 21:12
徒 4:4徒 2:41; 6:7
徒 4:6路 3:2; 約 18:13
徒 4:6太 26:57; 路 3:2; 約 11:49-51
徒 4:7太 21:23
徒 4:8徒 7:55
徒 4:9徒 3:7
徒 4:10徒 3:6
徒 4:10約 19:6; 徒 2:36
徒 4:10徒 2:24; 5:30
徒 4:11賽 28:16; 太 21:42; 彼前 2:7
徒 4:12太 1:21; 徒 10:43; 腓 2:9, 10
徒 4:12約 1:12; 14:6; 提前 2:5, 6
徒 4:13太 11:25; 林前 1:26, 27
徒 4:13約 7:14, 15
徒 4:14徒 3:11
徒 4:14路 21:15
徒 4:16約 11:47
徒 4:16徒 3:9, 10
徒 4:17徒 5:40
徒 4:19徒 5:29
徒 4:21路 22:2; 徒 5:26
徒 4:24出 20:11; 尼 9:6; 詩 146:6; 啟 4:11
徒 4:25撒下 23:1, 2
徒 4:27路 23:12
徒 4:27詩 45:7; 徒 10:38
徒 4:28賽 53:10; 路 24:44; 徒 2:23; 彼前 1:20
徒 4:30徒 3:16
徒 4:30徒 2:43; 5:12
徒 4:31徒 2:2, 4
徒 4:31帖前 2:2
徒 4:32徒 2:44, 45
徒 4:33徒 1:21, 22; 4:2
徒 4:34徒 2:44, 45; 約一 3:17
徒 4:35徒 5:1, 2
徒 4:35徒 6:1
徒 4:36徒 9:27; 11:22-24; 12:25; 13:1; 15:37-39
徒 4:37路 12:33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閱讀 新世界譯本 (nwt)
  • 閱讀 新世界譯本 (bi12)
  • 閱讀 和合本 (sbi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使徒行傳 4:1-37

使徒行傳

4 彼得和約翰對民眾講話的時候,祭司、守殿官+和撒都該派的人+走上前來,2 怒氣沖沖,因為使徒教導民眾,公開宣揚耶穌死而復生了+。3 於是他們把這兩個人逮捕,拘留+到第二天,因為當時已經是晚上。4 但許多人聽了他們兩個人說的話,就成了信徒,其中男人的數目大約有5000+。

5 第二天,民間的首領、長老和抄經士在耶路撒冷聚集起來。6 祭司長亞那+,以及該亞法+、約翰、亞歷山大,還有祭司長的所有親屬都在場。7 他們叫彼得、約翰站在中間,盤問說:「你們有什麼權力,奉誰的名做這件事?+」8 那時,彼得充滿神聖力量+,對他們說:

「各位首領,各位長老,9 如果我們今天受審,是由於為這個跛腳的人做了件好事+,你們想查出是誰使這個人痊癒*的,10 那我就告訴你們所有人,以及所有以色列人,站在你們面前的這個人是因為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是靠著他*才被治好的。這位耶穌被你們處死在木柱上+,上帝卻使他死而復生了+。11 他『這塊被你們建造的人輕視的石頭,成了首要的房角石+』。12 除了他,誰也不能帶來拯救,因為在全天下,上帝沒有賜下其他名字+,是我們必須依靠才能得救的+。」

13 他們見彼得、約翰這麼直言不諱,也知道這兩個人本來是沒有受過教育的普通人+,就很驚訝,看出這兩個人是跟過耶穌的+。14 他們看著站在這兩個人身旁那個被治好的人+,就無言以對+,15 只好吩咐他們到公議會大廳外面去,然後彼此商議說:16 「我們該怎麼處置這些人呢?+他們確實施行了神跡,耶路撒冷的居民全都知道了+,我們無法否認。17 為了阻止這件事在民間越傳越廣,我們要威嚇他們,不准他們再奉那個人的名對任何人傳講什麼+。」

18 於是他們叫彼得和約翰來,不准他們再奉耶穌的名傳講或教導什麼。19 彼得和約翰回答:「聽從你們而不聽從上帝,這在上帝眼中是對是錯,你們自己判斷吧!+ 20 但我們看見的、聽見的,不能不說。」21 他們找不著理由懲罰這兩個人,也因為民眾全都為發生的這件事讚美*上帝,就有所顧忌+,於是再次恐嚇這兩個人之後,就把他們釋放了。22 因為這個神跡而被治好的人,已經40多歲了。

23 彼得和約翰被釋放之後,就到其他信徒那裡去,把祭司長和長老對他們說的話告訴大家。24 大家聽完後,就團結一心地向上帝禱告說:

「至高的主宰,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上帝啊+,25 你藉著神聖力量,通過我們的祖先,就是你僕人大衛的口說+:『萬國為什麼紛紛擾擾?萬族為什麼圖謀空虛的事?26 地上的君王群起,首領聚集,要對抗耶和華,對抗他任命的領袖+。』27 希律和本丟·彼拉多+,列國的人和以色列各族的人,果然在這座城裡聚集,跟你任命+的聖潔僕人耶穌對抗,28 做出你預先決定的事。你用你的力量*,按照你的旨意,使這一切都發生了+。29 耶和華啊,現在求你聽聽他們怎樣恐嚇我們,賜你奴隸十足的膽量,讓我們可以不斷傳講你的話語。30 求你伸出手來醫治人,藉著你聖潔的僕人耶穌的名+,施行神跡奇事+。」

31 他們懇切地祈求上帝之後,他們聚集的地方就震動起來,人人都充滿神聖力量+,勇敢地傳講上帝的話語+。

32 所有信徒都同心同德,誰也不說自己的財物屬於自己,所有東西都讓大家共享+。33 使徒們繼續為主耶穌的復活作證+,卓有成效。人人都獲得豐富的分外恩典。34 大家什麼都不缺+,因為那些有田地房屋的人都把產業變賣了,然後把錢拿來,35 交給使徒+,使徒就按照各人的需要作出分配+。36 有一個人名叫約瑟,使徒給他起了別名叫巴拿巴+,翻譯出來就是「安慰之子」。他是個利未族人,生在塞浦路斯。37 他把自己的地賣了,然後把錢拿來給使徒+。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