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2 12/1 707-708頁
  • 虛心抑或固執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虛心抑或固執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2年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2年
《守》62 12/1 707-708頁

虛心抑或固執

我們每個人都會對於某些問題懷有意見。我們之所以是萬物之靈的原因之一便是因為我們能夠有意見。我們的意見就是我們對一個問題加以小心考慮之後所形成的見解,判斷或結論。因此我們常常讀到某個專欄作家對於某個演奏會或某齣戲劇的意見,某個專家對於某個病人的病因和處理辦法的意見,或一班法官對某個案件所陳述的意見等。但不幸得很,許多人的意見都是根據感情,傳聞,倉促的判斷和貧弱的證據而形成的。

無論我們對什麼問題懷有意見,我們都應該虛心。所有的見解,除了上帝的道所含的真理之外,都是可能變更或修改的。所以有一位科學家曾說:「科學是見解的墳墓。」不錯,「聰明人會改變他們的意見,但愚人則永不。」

固執己見就是不虛心。固執己見的人可說是成了自己的意見的奴隸。固執己見的定義是:「在見解方面沒有伸縮;堅決地或過分地墨守一己的意見,」「對於一己的意見頑固或自大。」因此,我們必須先認識自己是不完美和不能免於犯錯的,而且知道自己的知識有限,然後才能夠虛心地接受新的見解和樂意加以研究。

在歷史上我們見到許多固執己見的人的例子。例如反對耶利米先知的人多麼頑固地堅信災難不會臨到他們的聖殿之上!當耶穌在世的日子,一般宗教領袖多麼頑固地認為加利利不會產生先知。在雅典的戰神山上聽使徒保羅傳道的希臘哲學家們多麼頑固地譏笑耶穌復活的事實!——耶利米書7:4,14;約翰福音7:52;使徒行傳17:31,32。

現代歷史上我們也發現類似的例子。比方當加利略在1610年證明了地球繞日運行的哥白尼學說的正確性之後,有一百多年歐洲和美洲有些頑固的大學教授仍然繼續倡導謬誤的托勒密學說作為一個「方便的假設。」

哈維(Harvey)所作關於血液循環的發現也遭受到類似的待遇。據著名的醫生奧斯勒爵士(Sir William Osler)說,「巴黎大學的醫學院,當時歐洲組織最完備和最重要的學府,在哈維生前和死後若干年仍不肯承認血液循環的學說。」結果他們在哈維死後三十多年才承認這個學說。顯然那一代的教授是如此頑固以致始終無法看出這件事實。

在我們這個世紀中,佛來明(Alexander Fleming)曾花了差不多十年的時間懇求英國醫學界的領袖贊助他所發明的盤尼西林。但他們是如此頑固,以致當他們聽說這種藥劑是從普通的霉中提煉出來時,他們竟認為這件事太荒謬而不屑一顧。一位歷史家說:「一年年地過去了,他的希望也愈來愈暗淡。可是當這個發現連同數以百計其他可能有用的發現正要墮落到永遠被埋沒的深淵中時,戰爭爆發了。情勢幾乎在一夜之間扭轉過來。殺菌劑變成了醫藥界興趣的中心……這樣盤尼西林才再度被人發現。」

今日有許多人如此堅信進化論這個學說是絕對無誤的以致當有人提出證據表明這個學說不確時,他們便悍然拒絕加以考慮。但這種態度豈不是固執己見嗎?根據1961年六月二十五日《紐約時報》所載的書評,甚至著名的進化論學者顯然也在許多方面懷疑這個學說。在這篇文章裡美國最著名的進化論學者之一,羅倫·愛斯里(Loren Eiseley),對法國一位進化論學者羅斯坦(Jean Rostand)所著的《奧利安的進化論集》(The Orion Book of Evolution)一書加以評論。

愛斯里說:「使這位作者和許多英美的同僚形成一個可喜的對照的因素乃是他懷疑的能力……他無法使自己相信我們所觀察到的突變能夠,即使藉著自然淘汰和一段極悠長的時間之助,形成了一個結構的種類如此繁多和精妙的生物世界。」

「『我不能,』他繼續說,『說服自己去認為眼,耳,和人類的腦是以這種方式形成的……我意識到我們根本無權捏造出我們所幻想的結構上的巨大變化和匪夷所思的變異。……當我們想到由無脊椎動物轉變為脊椎動物……由爬蟲類轉變為哺乳動物時。』難道我們,他問道,竟如此充塞著進化的故事以致對於我們所說的話的荒誕也矇然不覺嗎?我們竟主張這個充滿物質和光的世界是以某種方法在某個地方由『虛無』所產生的。同樣地,生命也是奇異地,如果你想避免用『奇跡地』這個字的話,由無機物產生的。……

「羅斯坦懷疑我們是否知道這個隱蔽著的故事的十分之一。我認為,我們應該勸服我們的學生[愛斯里是賓夕凡尼亞大學的人類學教授]把他們科學的許多定論暫時撇開一旁,而花一點時間將我們所來自和我們每一個人——像一個微小的宇宙一般——在各人期滿的日子來到時都要消失在其中的未知的黑暗沉思一下。」

鑑於以上這個坦白的供認,一個人若是虛心的話,他豈不應該將聖經所主張的創造論重新考慮一下嗎?正如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書刊所解說一般,這個主張不但美妙而可信,而且可以予人很大的安慰。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