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3 5/1 285-286頁
  • 提防自欺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提防自欺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3年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3年
《守》63 5/1 285-286頁

提防自欺

愛自己是一件極自然的事。事實上,一個人若不愛自己,這個人必然有點不妥。但是有時人的這種自愛心卻會使他犯錯。這一點可以說明何以有些人會採取膚淺和似是而非的理由為自己所做或所想做的事辯護。對於這種自欺的行為現代有一個名詞去形容它,那便是「合理化」(Rationalizing)。這個名詞雖有許多專門的意義,它最普通的意義乃是:「製造表面上看來合理或可信的解釋或藉口(為自己的行為,信仰,慾望等辯護)。通常並不察覺這些其實不是真正的動機。」

低等動物並不會企圖使事物合理化,因為它們既沒有理喻的能力,也沒有一個良心呵責它們和推使它們作合理化的企圖。但是人類,甚至不認識上帝的律法的人,也會為自己製造藉口;正如使徒保羅指出,他們「顯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們心裡;他們是非之心同作見證,並且他們的思想互相較量,或以為是,或以為非。」——羅馬書2:15。

人類的天性總是喜歡替自己製造合理的藉口,這一點我們可以由小孩子們在想做某一件事或不想做某一件事時所發明的種種似是而非的藉口看得很清楚。這些理由在他們的幼少的心靈看來是正當的,但在成熟的人看來則否。因此合理化的行為可以說是不成熟的行為。

合理化的一個顯然的例子便是受催眠的人在醒來後執行催眠者的暗示時所製造的理由。如所週知,一個人可以被置於一種極深的催眠狀態中,這時催眠者若吩咐他在醒來後做某件事,他必定會遵囑而行。舉例說催眠家告訴這人在醒來後看見他擦他的鼻子便立即穿上他的大衣。催眠家並且告訴這人他並不會記得曾接受過別人的命令,然後才將這人弄醒。隔了一會兒之後,施術者擦他的鼻子,這時受過催眠的人便會覺得開始不安,直至他將大衣穿上為止。但是室內的溫度頗高,所以他顯然沒有什麼理由要將大衣穿上。於是他便開始替自己找尋藉口了。若問他何以穿上大衣,他會回答說因為他著了寒,或想看看是否合身材,或想惹人注目,——在他看來這些都是有效的理由,而且他顯然是誠意的,但這些始終是藉口,因為他自己並不察覺真正的理由其實是催眠家所作的暗示。

聖經表明夏娃在被蛇引誘她吃禁果時曾企圖製造合理化的藉口。雖然受到良心的呵責,她仍然聽任自己替她所想做的事編織理由:「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蛇既已說服了她,於是她便開始替自己所想做的事製造理由了。——創世記3:6。

上帝的道也告訴我們懶惰的人怎樣替自己製造合理化的藉口:「懶惰人說:『外頭有獅子,我在街上就必被殺。』」不錯,由於不願起床外出工作,他便製造各種藉口以便留在家裡。——箴言22:13。

今日有許多不願意服從聖經原則的人亦喜歡替自己找尋合理化的藉口。他們說他們不相信聖經中關於創造和洪水的記載,因此他們無法重視聖經的原則。他們或替自己製造藉口說聖經是在牛車時代寫成的,因此對現今這個噴射機或太空時代並不適用。

藉口有許多種不同的方式。當我們得不到我們所想要的東西時,我們若像寓言中的狐狸一樣在得不到葡萄時便說「葡萄是酸的」(意即我們其實並不想要它)我們便可說是替自己製造合理化的藉口了。

或者有時我們衝動地做錯了一件事,我們在事後便找些似是而非的藉口為其辯護。比方售貨員有時說服我們買下一些我們並不需要的東西或我們其實買不起的東西。這時若有人問我們為什麼要把這件東西買下來時,我們往往會用一個似是而非的理由回答人,例如因為價錢便宜或需要一點昂貴的東西去維持我們的自尊心等。

對於這個問題有一本教科書很有見地地說:「找尋藉口的行為在牽涉到衝突的事件上是如此流行的一種反應以致我們無法將其視為不正常。有些人認為它是情有可原的,因為它可以減輕我們良心的呵責或憂懼。有些人說,『我們若不替自己製造些合理化的藉口以慰解自己,我們便會患神經病了。』這種論調雖含有一絲真實性,它們本身其實便是一種藉口。歸根究竟說來,最明智的途徑還是切實地面對生活和正視各種困難。」——曼恩(L.N.Munn)所著的《心理學》一書。

上帝的道聖經便能夠幫助我們切實地面對生活。它忠實地將人性表明出來:「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我耶和華是鑑察人心,試驗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結果報應他。」——耶利米書17:9,10。

再者,這個指南也向我們表明一個理想的標準——耶穌基督的一生——並且為我們訂下許多指引我們的原則。它教導我們怎樣推理以避免為自己找尋藉口。使徒保羅指出它那深察人心的力量能夠怎樣幫助我們提防自欺,說:「上帝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肉]和靈(意即表面和實際的動機)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希伯來書4:12。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