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9 2/1 91-92頁
  • 「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9年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9年
《守》69 2/1 91-92頁

「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

我們可以用許多方法去證明自己是那些我們所愛的人的朋友。俗語有說,「患難見真情,」這的確說出其中一個方法。毫無疑問地,一個真正的朋友會證明自己是個雪中送炭、予以所需的物質或經濟援助的朋友。一個真正的朋友還會供應其他的所需。一個人可能需要別人的勸告和忠諫。這樣行亦是友情的一個明證,正如上帝感示的箴言指出:「朋友所加的傷痕出於忠誠。」——箴言27:6。

當然,這正好與世人的行徑相反。世人有一句剛相反的話說:「良朋無直言。」這意思是一個人在真正需要人諫以忠言時,他最要好的朋友會懼怕對他直言或道出令他困窘的真情。例如有一份流行的雜誌有一次說及一個婦人戴了一頂式樣非常滑稽的帽子,使她的俱樂部會員看了都忍俊不禁;但是沒有人有勇氣將實情告訴她。她有一個朋友以為將她的帽子買下來便會解決這個難題。這婦人的朋友於是走到她那裡,對她的帽子大加稱讚,並請求轉讓與她,這婦人終將帽子賣給她。但難題並沒有解決,因為這婦人立刻買了另一頂類似的帽子回來,更滑稽可笑!將不愉快的實情告訴她是對友情的一項考驗,但是她在這個俱樂部的朋友顯然未能通過這項考驗。

不錯,真誠的朋友會承認他有責善之誼,正如上帝的道聖經屢次表明一般。例如耶和華上帝藉摩西訓示古代的以色列人:「不可心裡恨你的弟兄。總要指摘你的鄰居,免得因他擔罪。……卻要愛人如己。我是耶和華。」——利未記19:17,18。

聖經在使徒彼得和保羅的事例上給予我們關於這方面的一個例子。彼得由於懼怕一些來自耶路撒冷的猶太基督徒會怎樣想,便停止與外邦的基督徒交往;他之懼怕人甚至影響到其他的人。雖然彼得為上帝所重用,這並沒有阻止使徒保羅對彼得提出指責,而且由於這事為害不少,保羅甚至當眾責備他。彼得對這項責備有何反應呢?聖經沒有直接說明,但是我們可以肯定他感激保羅的忠言直諫,因為後來他稱保羅為「我們所親愛的弟兄保羅。」——加拉太書2:11-14;彼得後書3:15。

當然,事情愈嚴重便愈難說出真情,但是我們卻愈更需要這樣行。例如一個基督徒傳道員有一次看見一個年青的基督徒女子與一個道德可疑的男子同遊。他本可以不理會他所看見的,但是他沒有這樣行;反之他感到自己有義務向她提出忠告。他於是藉一個機會向她提出警告,指出聖經對於基督徒的交往和婚姻怎樣說。她不聽警告而自招煩惱。但是他的良心是清白的;他不用為她擔罪。最後她覺悟了,並十分感激他表現真摯的情誼而警告她。——哥林多前書7:39;15:33。

真的,在這樣的事例中直言乃是愛心的明證,亦是我們對別人所欠的情誼。我們若走錯了方向,我們無疑會非常感激別人的指正,對嗎?(路加福音6:31)但是我們不應該忽略在做這些應該做的事時要仁慈、謙虛、表現愛心和同情心,以我們喜歡別人待我們的方式去行。不錯,要溫和。(加拉太書6:1)雖然上帝的道說:「當面的責備強如背地的愛情。」這卻不是指苛刻、笨拙或不機巧的指責。——箴言27:5。

無論事情大小,我們均可以提出糾正或責備。例如有一次一個公眾演講的講者將一些不肯正視事實的人比作鴕鳥,他說鴕鳥在驚懼時便把頭埋藏在沙裡。可是他有一個好朋友在和他單獨一起時仁慈地向他指出在《世界書本百科全書》(1966年版)第14卷,660頁有一段話說:「古代的人相傳鴕鳥在驚懼時把頭藏在沙裡只是一種傳說而已。」這講者十分感激那朋友使他注意到這點,事實上他不明白為什麼以前沒有人這樣糾正他。

但是朋友所加的傷痕出於忠誠這件事亦有另一面。既然真摯的友誼應該使我們不因畏懼難堪而不說應說的話,在另一方面,智慧和愛心應該使我們樂於接受忠告,不錯,甚至歡迎別人的責備。正如忠心的大衛王說:「任憑義人擊打我,這算為仁慈;任憑他責備我,這算為頭上的膏油。」——詩篇141:5。

行這一切的事可說是明智地把對別人的關心提到對自己的關心一樣。我們若平心靜氣地想一下,便必定會同意大衛王所說而認為它有如我們應該歡迎的柔順香油一般;因為它意味到我們會獲得改善,甚至可能意味到快樂與憂傷的分別,同時亦是生命與死亡的分別。若採取這種態度,我們便會證明另一句箴言的真確性:「責備人的後來蒙人喜悅,多於那用舌頭諂媚人的。」——箴言28:23。

的確,我們在此有另一個例子證明聖經怎樣「對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義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所以當別人以責備幫助我們時,我們絕不應該懷恨;在另一方面,當在需要時,我們亦不應懼怕向人提出警告或糾正,但是在這樣行時,正如聖經所訓示,我們必須小心、仁慈、和藹、懷著愛心和同情心。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