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倫斯基的獨立
● 在1976年十月下旬,成群成隊的人聚集在非洲吐倫斯基的首都梧他他舉行慶祝儀式。在十月廿五日午夜的101響禮炮聲中,南非國旗作最後一次降下,新的吐倫斯基國旗隨即高揚。吐倫斯基於是成為非洲第五十個獨立國。在南非共和國的各「祖居地」(非洲各部落的龐大指定地區)中,吐倫斯基是最先獨立的國家。
吐倫斯基位於南非的東南部,幅員與丹麥相若(44,000平方公里或17,000方哩左右),人口約為一百七十五萬,其中約有一萬名白人。該國的黑人大多數說蘇沙語(與朱廬語同源),但分屬於各個不同的部落,如潘杜族、譚模族、保灣拿族、和芬高族等。該處的土地肥沃濕潤。在南部邊境有大基河,這便是「吐倫斯基」一名的由來。
說蘇沙語的土著在十五世紀左右已定居該地。在十八世紀,黑人部落與白人農民發生衝突,造成長時期的連串戰爭。在十九世紀末,白人取得政權,英國政府遂將其併入「開普」殖民地版圖。在1910年,吐倫斯基成為南非聯邦的一部分,然後歸入南非共和國。
南非開始推行分別發展的政策之後,吐倫斯基在1963年被批准為半自治區。議會擁有150位成員,包括75位傳統的酋長和75位民選議員。在最近的選舉中,瑪探茲米所率領的政黨以壓倒性的票數獲勝。他便是該國現時的領袖或總理。這個新興國家將推行反種族主義的政策及取消種族隔離制度。但該國在經濟上對南非倚畀甚殷。最近聯合國決議否認吐倫斯基的獨立;直至現時為止,除了南非之外沒有其他國家承認這個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