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樂事」——是什麼的徵象?
「以大體而論,你對目前的世界情形有什麼意見——你認為自己十分快樂,頗為快樂抑或不大快樂?」美國密芝根大學社會研究院主辦的調查所提出以上的問題。你對這問題會怎樣回答?
受到詢問的人有百分之30答稱他們十分快樂。但在此之前的1957年,同樣的調查卻有百分之35的人說他們十分快樂。
主辦調查的人認為世情惡化乃是感覺快樂的人減少了百分之5的原因。可是譏誚這種主張的人卻立刻指出,這項細微的衰退其實是支持他們的論據的明證;他們認為世情一如往常,人們像以前一樣快樂。
有人對調查所得的資料提出挑戰。他們問道:「你怎能知道人們快樂抑或不快樂呢?」研究者指出這項調查其實並非衡量人的快樂水平。反之,它只是決定人對快樂的看法而已。所作的另一個解釋是,人有拒絕承認或察覺世情惡化的傾向——一種埋首沙堆的自欺之感。「人類善於粉飾太平,因為他們似乎無計可施,」社會學教授格利里(Andrew Greeley)解釋說。
因此人們在二十多年來不改其樂這件事實並不能成為世情其實沒有改變的論據。反之,它僅是表明大多數人並不察覺世上發生的各事的意義或者故意不加以理會而已。
耶穌基督預言到我們這個時代必會發生此種情形,說:「正如人在洪水之前的那些日子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入方舟的日子;他們毫不理會,直至洪水來到將他們全部沖去,人子的臨在也會這樣。」今日不少人也「毫不理會」在他們週遭所發生的事。他們不知不覺地應驗了耶穌論及『這個事物制度末期』時所提出的「徵象」的另一個特色。——馬太福音24:3,38,39,《新世》。
[第31頁的圖片]
他們只顧吃喝,毫不理會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