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或和平——與你
戰爭是什麼?
「戰爭是世界秩序的一項因素,它是上帝所創立的。沒有戰爭,世界將會停滯不前,並且沉淪在物質主義之中。」——德國野戰司令莫托克(Helmuth von Moltke)。
「制止戰爭無異企圖制止天然過程。」——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Joseph Goebbels)。
「是政治的一部分。」——俄國領袖列寧(Lenin)。
「是君主的唯一研究對象。君主應該認為和平僅是一段喘息時間,使他可以重整旗鼓,有力量去執行軍事計劃。」——意大利政治哲學家馬基維利(Niccolò Machiavelli)。
和平是什麼?
「是兩段交戰時期之間的一段欺騙時期。」——美國專欄作家比爾斯(Ambrose Bierce)。
「是一種垂死的情況,是由過剩的平民所促成的;這種情況將由戰爭加以補救。」——英國批評家兼作家康諾利(Cyril Connolly)。
「是個夢,甚至不是美麗的夢。」——莫托克(Helmuth von Moltke)。
你對以上引述的見解有什麼感想?你感到這些論調對戰爭與和平含有玩世不恭的意味嗎?它們是否使你發覺到,在許多人眼中,尤其是在統治者和政客的眼中,人命竟是這麼輕賤——只要受到威脅的不是他們自己的生命就行了?可是,我們確信,不論你屬於什麼國籍,你都喜歡生活在一個和平、協調的世界裡。
在人類的6,000年歷史當中,戰爭的結果曾使無數人喪生。甚至在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和平與協調看來依然是個夢想。正如戴爾(Gwynne Dyer)在他所著的《戰爭》一書中寫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兩年中,每月有100萬人被殺。倘若列強再彼此交戰一次,使用現時擁有的武器,每分鐘就可殺死100萬人。」核子強國若要交戰,他們會先和人民商量嗎?歷史提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以往的衝突和現時的劍拔弩張促使我們問道,戰爭究竟是什麼促成的?在我們這個世代,真正、永久的和平——不是戰爭當中的喘息機會——有望嗎?在這個核子時代,永久和平僅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