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病的成因如何?
至1960年代,醫學界人士一直不遺餘力地探索這個問題。事實上,這種病的根本病因至今尚待分曉,但病狀的成因則已經發現了。
在人的腦幹裡,約位於耳部的頂端位置上,有一塊稱為塞梅林氏神經節的黑色神經纖維(或稱為黑質)。黑質屬於腦部神經反饋系統的一部分,它分泌出一種名為多巴胺的化合物;這是一種深藏在腦中的神經輸送體,負責調節身體的運動機能,使身體各部分運動自如。
在患上帕金森氏病的人當中,他們腦內這種神經元至少已喪失了百分之八十。由於多巴胺嚴重不足,以致本來在數量與它平衡相若的另一種稱為乙膽鹼的神經輸送體也相繼失喪。症狀遂出現了。
黑質何以會退化?為何只有它才出現退化現象?這一切仍是不解之謎。雖然現今有若干令人不安的證據出現,但這個病顯然不是遺傳病。在一些事例上,出現這些症狀的原因完全與帕金森氏病無關。病人由於服用了諸如利血平(蛇根鹼)及吩噻嗪(硫代二苯胺)等降血壓及治療精神不穩的藥物後而產生的副作用症候。停止服食這些藥物後,症狀便隨之消失而回復正常。另一些新近的病例顯示,服食一些外形與性質跟海洛因類似的新『代用藥』也會引起同樣難題。這種藥物一旦服用過量,便會對使用者的腦部黑質造成永久損害,繼而使患者產生一種與真正的帕金森氏病難以分辨的症狀來。
[圖片]
黑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