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因勞碌而得福
韓國的釜山是個擁擠的城市。在不及三十年間,這城的人口從二十五萬劇增至一百五十萬,而且數目仍在增長!在韓戰期間,釜山一躍而成為著名的城市,因為有一段時期它被立為國家的臨時首都,而且成為成千上萬在共產黨進侵前離家逃亡的人的避難中心。
在這些難民中,有些相信聖經裡上帝王國的應許。像早期的基督徒一樣,這些人在他們被「分散」時繼續「傳[這好消息之]道。」結果在釜山有一個耶和華見證人的小組成立。那時是1950年。但至1976年,第一個小組已在釜山地區中擴增至五十四個小組。
這種擴展以及人口的激增帶來了難題。在這擁擠的城市裡,耶和華見證人為他們半年一度的環務大會租一個大會場所幾乎變成不可能的事。有什麼可行的方法呢?在許多西方國家裡,見證人建造會堂以容納這些大會。倘若在美國和歐洲這是可行的,在亞洲為什麼不能呢?而這便是韓國的見證人準備要做的事。
在一個飽受經濟難題重壓的國家裡,他們怎能負擔這項大計劃呢?一個見證人出售了他的生意,把他賣得的錢大部份捐作這用途。這給予建造計劃所需的推動力,於是捐款紛紛湧至;結果到這會堂完成時,它已差不多付清一切款項。毫無疑問,耶和華的靈激動他的子民對這項努力作全心的支持,並在適當的時候為他們帶來奇妙的屬靈祝福。
工作必須趕快完成,以便供冬末以至春初的環務大會使用。它僅在兩個月內便完成了!大部份的建築均由自願的義務工作人員完成。由於見證人的工作如此迅速,以致大感驚奇的鄰舍不能相信他們曾遵守每晚四小時的宵禁。但他們的確有如此行。工作的結果是一間優良的水泥建築物,光線充足和令人愉快,其中可以坐1,200人。
「坐」——不錯,這是按照韓國人的習慣,在漂亮的木板地上,在奉獻大會堂的那天——四月五日——堂中坐滿了1,300個觀禮者。他們進入會場時,每個人都獲得一個載鞋的膠袋和東方習俗的紀念品——在這場合是一枝刻有奉獻禮的原子筆。光亮的講台,優良的音響設備,二樓的浸禮池以及建築物前面在完成中的東方花園,均使各人滿心歡喜。
奉獻的演講由米爾頓·咸美頓講出,他是許多個勤懇的海外傳道員之一,曾於韓戰後不久便抵韓致力於幫助建立釜山耶和華的工作。大約有二十五位海外傳道員曾在釜山多年工作,現在他們和本地的見證人多麼歡欣地『因勞碌而得福!』釜山的耶和華見證人很高興有這間在東方興建的第一所大會堂,他們喜樂的熱淚充分表現出他們對上帝的感謝。——傳道書2:24。
[第152頁的圖片]
韓國的釜山大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