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需要安慰?
有時我們亟需安慰和鼓勵,因為生活上有許多足以帶來悲傷的事。
父母也許勤奮工作以求使兒女豐衣足食,可是一旦兒女長大,他們可能變成悖逆不馴而為父母帶來無限的傷痛和憂慮。
一個人可能在受雇的地方成為眾矢之的而受人誤會或蒙受冤屈。雖然他為人忠實,勤懇工作,但由於他的良心不容許他玩弄手段,因此也許不能升職。無德無能的人也許甚至指揮他怎樣工作。這人也許害怕上班,因為他發覺難以忍受許多令人煩惱的事物。
一個活躍的成年人可能因為一種令人衰弱的疾病或一場引致殘廢的意外而被迫躺下來。這人再也不能做一些大大增進他快樂的事。他可能被迫用烈性的藥物麻木他劇烈的病痛。
我們有誰沒有因為一個摯友或親人的去世而經歷沉痛的憂傷呢?我們也許感到完全無依無靠,孤苦伶仃和灰心沮喪。
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可以往哪裡尋求安慰呢?尋得一個資料來源,告訴我們別人怎樣成功地應付這些難題以及在這段痛苦的時期什麼支持他們,的確是令人鼓舞的。聖經便能如此行。它提供一項坦白的記錄,指出有什麼事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以及他們怎樣忍受這些試煉而不致怨天尤人。
我們讀到大衛王的記載。他的兒子暗嫩犯了亂倫的強姦罪;另一個兒子押沙龍則牽涉在謀殺和陰謀篡位的事件中。在大衛的一生中,他也忍受來自他長兄苛酷的責難;在嫉妒的掃羅王追捕他期間,他不得不過著流浪的生活達數年之久;他屢次受人毀謗,曾被自己信任的謀臣出賣,後來更變得體弱多病。
睿智的所羅門王提出以下無情的生活事實:「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我見過僕人騎馬,王子像僕人在地上步行。」——傳道書9:11;10:7。
當然,聖經所提及的男女不都是要應付同樣的難題。然而,自從亞伯被他兄長該隱所殺,生命突然中斷,人類開始認識到死亡奪去親者的意義。亞伯拉罕哀悼他愛妻撒拉的死亡。(創世記23:2)雅各死時,「約瑟伏在他父親的面上哀哭,與他親嘴。」(創世記50:1)大衛哀悼他的朋友約拿單說:「我兄約拿單哪,我為你悲傷。我甚喜悅你,你向我發的愛情奇妙非常,過於婦女的愛情。」——撒母耳記下1:26。
雖然身受這些痛苦的經歷和艱辛,大衛、拿俄米、哈拿、亞伯拉罕、約瑟和聖經所提及的其他許多人卻沒有被憂傷的感情所壓倒,他們對上帝的信心始終支持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