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9 12/1 27頁
  • 海外傳道員受到教誨:要以耶和華為一位個體而認識他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海外傳道員受到教誨:要以耶和華為一位個體而認識他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9年
  • 相似資料
  • 基列畢業生——傳講上帝話語的學生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7年
  • 基列學校——成立五十年,仍然欣欣向榮!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 基列的海外傳道員——與眾不同!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4年
  • 基列學校第61屆畢業典禮的屬靈盛筵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9年
《守》79 12/1 27頁

海外傳道員受到教誨:要以耶和華為一位個體而認識他

「有許多人問我,『你學到一些什麼呢?』」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第66屆畢業生的一位代言人如此說。他站在坐滿禮堂的1,952人面前讀出該班學生的一項決議,將所有26位學生的心聲表達出來。他繼續說:「一位姊妹說得不錯:『我很體會對於以耶和華為一位個體以及他對他百姓所懷的憐憫獲得深刻得多的了解。這使我對他的信心大為加強,更加堅信他樂於在任何情況之下均照料庇護我。』」

他們是怎會對於『以耶和華為一位個體獲得更深了解』的呢?指導員K·亞當士在對這班學生所作的最後一次演講中將答案向聽眾透露出來,說:「我們一同實施一項研讀整本聖經的計劃。我們每天研讀10至15頁,你們所有學生均預先作一番研究的功夫,並且參與我們的討論。我們若遇到一節難明的經文,我們便考慮一下(1)上下文,(2)寫作時的環境及(3)經文中主要字眼的意義。我們不斷問道,『關於耶和華和他的品德,這節經文透露什麼?』我們發覺經文總是將某些關於耶和華的資料向我們透露出來。」

耶和華的什麼品德不斷顯露出來呢?指導員亞當士繼續說,『耶和華的慈愛。這種「寶貴」的品質使耶和華的敬拜者對他全心信賴,使他們感覺無論他們在什麼地方或在什麼環境之下,耶和華均會照料他們。』——詩篇36:7。

以耶和華為一位個體而認識他的一項有益結果是對他的權威懷有衷心的尊重。這包括懷著愛心對小組裡蒙上帝授予權柄的人表現尊重。學校的教務長U·格拉斯論及這種尊重。他的話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們都獻了身給耶和華而忠於他的道。但是我們有些弟兄可能發覺難於接受上帝賜給小組裡不完美的人的權柄。」

那末我們應該對這些人懷有什麼態度呢?我們應當跟從人嗎?格拉斯引證希伯來書13:7,表明我們在思考過這些人的行為之後,我們所必須效法的乃是他們的信心。藉著這樣的思考以及愛心,我們能夠對權威保持這種重要的尊重。第一個男子便在這方面受到考驗;在基督千年統治的末了,當人類受到最後考驗時,這項考驗可能牽涉到人對權威所懷的態度。——啟示錄20:1-10。

節目的下一個演講對瑪拉基書第三章作了一項深入的討論。講者C·巴伯提出警告說,我們有養成消極態度的危險,正如在瑪拉基的日子有些人所為一般;這些人說:『事奉上帝和遵守他的律法是沒有價值和無益的。』(第14節)但這是絕對不確的!以耶和華為一位個體而認識他的人能夠與一個國際的弟兄團體交往而獲得很大喜樂,並且憑著上帝的豐盛祝福而在靈性上十分富足。(第10節)由於這些人將他們的屬靈祭物,他們的善工,帶進耶和華的聖殿中,他們成為他的『特別產業』或『珍寶』。(瑪拉基書3:16,17)一系列七個演講的最後一個由學校的校長講出;他討論啟示錄15,16章所提及的七災如何獲得應驗。他指出在倒出像災殃一般的信息方面,懷有屬地希望的人擔任一個多麼重大的角色。

畢業生被派到12個國家地區中。他們並不是新近認識上帝的人,反之他們在於3月11日畢業之前已對上帝懷有個人的認識達多年之久。事實上,受了浸作基督徒超過20年的維俄拉·士各特說:「我們對耶和華所懷的體會及我們對人所懷的愛心推使我的丈夫和我來基列受訓。」

在成為見證人之前,米高·莫連那是個海軍飛機的機關槍手,並曾在越南作過284次戰鬥飛行。他曾因為作戰英勇而獲得許多獎章。他說,「殺人曾一度是我的拿手好戲。」但後來他成為一個截然不同的人。他成為一個基督徒海外傳道員,被派到危地馬拉傳道;在那裡他可以致力於拯救生命——這乃是由於他與耶和華上帝締結了一項個人關係的緣故。

學生所演出的精采節目包括說明聖經時代如何使用音樂以及兩齣聖經戲劇。當節目閉幕時,所有與會的人均更深刻體會到他們需要分析一下自己與耶和華的關係而不斷親近他。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