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教堂在哪兒呢?」
在莫桑比克,時常有人問耶和華見證人這個問題。可是直至近年,他們才能向人提出明確的答案。由於莫桑比克的耶和華見證人到1991年才獲得法律認可,當地的見證人以往一直沒有公開和固定的崇拜處所。
可是,後來情況改變了。1994年2月19日,在這個晴朗炎熱的日子,莫桑比克首次有兩幢王國聚會所舉行呈獻禮,共有602人出席。這兩幢美輪美奐的聚會所位於莫桑比克的港口貝拉市,為市內的三群會眾提供舒適的聚會地方。
整個建築工程,由打地基到竣工,為時一年零兩個月。工程進行期間,通常有30個(有時甚至更多)來自津巴布韋的志願工人,跟當地的見證人一起並肩工作。貝拉市的海外傳道員之家權充工程行政中心。由於海外傳道員之家地方有限,無法讓所有志願工人住宿,有些工人就在附近搭蓋帳篷暫住。有些志願人員在帳篷寄住幾個週末,有些甚至住上好幾個星期。
馬桑巴會眾和穆尼瓦會眾的聚會所工地坐落在貝拉市一條主要公路線上。一個海外傳道員說:「有一天,我們的工作十分忙碌。由於工程進展迅速,吸引了不少人注意。有些駕車經過工地的人都目不轉睛地望著王國聚會所,幾乎忘了自己正在駕駛。那天,我們留意到公路上有些車輛險些發生交通意外。」許多司機甚至停下來到工地參觀。他們看見工人雖然種族不同,卻無分彼此、合作無間,都留下深刻印象。
興建聚會所需要周詳的計劃和妥善的安排。國內建築材料和物資都頗缺乏,因此很多工程都時有延誤。可是聚會所的工程卻從沒有因材料不足而停頓下來。有一次,見證人需要800袋水泥,但當地惟一的水泥供應商沒有足夠的大袋去裝水泥。弟兄於是跟守望台社在莫桑比克首府馬普托的分社辦事處聯絡,分社馬上安排把大袋空運到水泥廠。結果,工程得以繼續順利進行。
另一次,工作人員安裝屋架,發覺鋼桿不敷應用。但當地鋼桿奇缺,要有足夠的鋼桿興建聚會所,就得從600公里外把鋼桿運來工地才行!一天,一個男子站在工地上凝神望著工人工作。一個工作人員上前跟他攀談,言談間見證人問男子知道不知道可以在哪裡買到鋼桿。男子回答說:「我專誠來這裡參觀,看了一個多小時。我很欣賞你們的工作,你們的精神實在叫人欽佩。我有你們需要的鋼桿,讓我免費送給你們吧。」結果,見證人及時獲得所需的建築材料。
許多旁觀者以為,這麼大的工程必定是由一家大建築公司承建的。工作人員當然很高興告訴他們,其實全部工人都是志願服務的耶和華見證人。參觀過工地之後,叫旁觀者最印象難忘的是什麼呢?一個旁觀者說:「你們是一群精誠團結的人。你們雖然來自不同的種族,卻群策群力、情同手足。」結果很多人開始跟見證人研讀聖經。工程也對聚會造成有益的影響。舉個例,曼加會眾聚會的平均人數超過傳道員數目的兩倍。
新的王國聚會所確實是當地見證人夢寐以求的崇拜處所。以往他們聚會的地方多半設備簡陋,例如在僅用茅草或幾塊鐵皮蓋頂的棚裡、在後院裡,或者在私人住宅的一個小房間裡。遇著聚會期間下雨,見證人往往弄得衣衫盡濕,但他們仍舊堅持參加聚會,風雨不改。幾十年來,莫桑比克的見證人只好使用這些地方做「王國聚會所」。卡埃塔諾·加布里埃爾弟兄是馬桑巴會眾的長老,他說:「我們衷心感激世界各地的弟兄大力支持,使工程能夠順利完成。」一個年輕的見證人回憶說:「我們在卡里科(「改造營」的名字,耶和華見證人在那裡給拘留了大約12年)的時候常說,『我們只要保持忠貞、忍耐到底,耶和華就必定會獎賞我們。』現在,新的王國聚會所正是耶和華給我們的獎賞。」這番由衷之言充分表明,弟兄們十分感激耶和華的賜予,並且決心為他帶來更大的讚美。
不少有分參與興建聚會所的年輕人都深受先驅精神所感染,毅然加入先驅的行列。年輕的伊莎貝爾是曼加會眾的正規先驅。呈獻禮舉行前一天,伊莎貝爾望著整潔明淨的聚會所,衷誠地說:「在我來看,這是全貝拉市最美麗的地方。能夠出一份力興建這個聚會所,實在是無上的光榮。」海外傳道員亞當·科斯塔透露,當地的官員深知見證人誠實可靠,所以很樂意跟他們合作。當局甚至特別優待見證人,對他們輸入建築材料的申請優先處理。亞當·科斯塔補充說:「雖然我們很疲倦,可是一想到大家努力的成果能夠榮耀耶和華,我們就不禁心花怒放。」
現在,每逢友善的貝拉市居民問見證人,「你們的教堂在哪兒呢?」見證人就會興高采烈地指向新的王國聚會所說,「在國際道,第四中隊警察局對面。」然後,他們會補充一句:「不過,它不是教堂,而是王國聚會所!」
[第20頁的地圖或圖片]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非洲
馬普托
貝拉
莫桑比克
[鳴謝]
Map: Mountain High Maps® Copyright © 1995 Digital Wisd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