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箱
● 我們在小組聚會裡應當採用怎樣的稱呼?
耶穌教門徒禱告時吩咐他們將耶和華稱為『我們的父』。這表示在耶穌的所有跟從者當中有一種屬靈的家庭關係存在。後來耶穌進一步強調這件事說:「你們都是弟兄。」(太23:8)許多時耶穌的使徒和門徒在一種十分直接的意義上使用「兄弟」一詞。彼得將保羅稱為「我們所親愛的兄弟保羅」,保羅則談及「兄弟提多」和「我們的兄弟提摩太」。——彼後3:15;林後2:13;來13:23。
鑒於這種親密的屬靈關係,耶和華見證人通常彼此以「弟兄」和「姊妹」稱呼。在小組聚會中他們通常在弟兄或姊妹之前加上對方的姓氏。主持聚會的人若直稱別人的名字,便可能有時會造成難題。一個人若新近參加聚會,我們對他並不十分熟悉,我們若直稱他的名字,他便可能覺得我們過度熟絡了,既然通常在基督徒的聚會中人們均習慣用姓氏去稱呼別人。
雖然主持聚會的人可以對十分年輕的兒童直呼其名,他若對較年長的人也直呼他們的名字,有些人便可能將此視為缺乏尊重的表示。或者,一個姊妹的丈夫若尚未認識真理,但卻首次參加聚會,他若聽見另一個已婚的男子在整個小組面前直呼他妻子的名字,他會有什麼感覺呢?
主持聚會的人若在邀請別人發表評論時使用別人的姓,這樣的難題便可以避免了。我們不會將新近感興趣的人稱為「弟兄」或「姊妹」,因為他們尚未具有上帝的大家庭裡的屬靈關係。反之,我們會使用他們的姓名或在他們的姓氏之後加上先生,太太或小姐等銜頭,除非有特別理由不如此行。在另一方面,一個人若已接近獻身的階段而自視為耶和華見證人,我們就不會反對在他的姓氏之後加上「弟兄」或「姊妹」的稱呼。
當我們在小組的聚會中使用「弟兄」或「姊妹」的稱呼時,這表示我們彼此之間有一種十分寶貴的關係存在——在一位天父耶和華上帝之下的家庭關係。(弗2:19乙)這種聯繫比直呼一個人的名字所表示的關係遠較親密和寶貴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