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起作回訪的責任
1 有許多理由促使我們盡力參與回訪的工作。像保羅一樣,我們渴望徹底完成自己所受的委派。(徒20:21,24)如果我們留意回訪所有感興趣的人,就無疑能夠保持清白的良心,因為自己已竭盡全力去完成服事職務。——提後4:5。
2 知識帶來責任:今日世人的生命正危在旦夕,這件事應當感動我們孜孜不倦地作回訪。(約17:3)既知道耶和華行將執行判決,也知道哈米吉多頓已日益臨近,我們應當受到激勵,不但向惡人發出警告,同時也幫助那些『因地上所行可憎之事嘆息哀哭的人』。(結9:4)這些人需要有人帶領他們與耶和華的顯形組織聯絡交往。
3 人必須獲得幫助才能確切地明白真理。(徒8:30,31;18:26)這便是我們要負起責任作回訪的另一個理由,目的是要「澆灌」所撒的真理種子。若非有人一次復一次的回訪我們,幫助我們對耶和華和他的奇妙旨意獲得確切的認識,我們在靈性上會有多大進步呢?——太7:12。
4 表現愛心和熱心:從事回訪工作是對人表現愛心的好方法。一位失明的正規先驅弟兄說:「自受浸以來,我一直渴望把自己從聖經獲得的知識告訴別人。幸好,身體的殘障並沒有妨礙我如此行,……而且我還學會把街上每間房屋記在腦海裡,這樣,我便能夠回去探訪那些有興趣研究聖經的人。」這位失明弟兄的心眼無疑沒有失明,他也沒有退縮不敢作回訪和對別人表現基督徒的愛心。
5 作回訪時,我們常常有機會充分運用聖經去解釋自己所懷希望的理由。(彼前3:15)這樣行不但能夠幫助住戶,還會激發我們自己對真理的熱心和體會。回訪工作為我們帶來的喜樂是獨特的。這種喜樂不但不會減退,反會隨著我們熱心作回訪而不斷更新。——箴10:22。
6 我們必須認真負起作回訪的責任。耶和華的子民從不會猶豫不與別人分享美好的東西,從1991年普世的活動足以見之。(箴3:27)我們作了3億4,492萬6,952個回訪,主持了394萬7,261個聖經研究。有30萬零945位新門徒獻身給耶和華而受了浸。若非我們甘心樂意負起作回訪的責任,這項奇妙的增長便不會成為事實了。——帖前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