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幸福》冊子建立聖經研究
請保存
本期《月報》副刊列出多個建議,幫助你運用《恆久的平安和幸福——怎樣才能找著?》來為建立聖經研究鋪路。你運用冊子裡某個單元的資料跟對方討論完後,如果發覺對方學習真理的障礙已經除去了,就應該轉用《上帝對我們有什麼要求?》(《要求》)或《辨明聖經的真理》(《聖經真理》)繼續討論,而不是學完整本冊子後才轉用另一本。
1,2. 保羅怎樣向雅典人傳道?我們從中得到什麼啟發?
1 大約二千年前,保羅在雅典傳道時,碰到一些無論語言、文化、宗教觀念都跟自己不同的人。保羅怎樣向他們傳道呢?從使徒行傳17:22-31可見,保羅不是一開始就談論基督教的「初步教義」,例如「宣揚耶穌和復活」,而是先談論雅典人的宗教信仰,引起他們的興趣,然後才把真理灌輸給他們。(徒17:16-18;來6:1,2)
2 保羅在雅典的傳道對象,跟我們在華人社會裡碰到的人很相似。大多數華人都沒讀過聖經,沒聽過耶和華是誰,更沒想過這位真神其實跟自己息息相關。要幫助他們接受真理,首先得了解對方固有的信仰或宗教觀念,然後設法為對方破除學習真理的障礙,最後才教導他們學習聖經的真理。
3. 上帝的組織為什麼出版《幸福》冊子?
3 1995年,上帝的組織發行了《恆久的平安和幸福——怎樣才能找著?》(簡稱《幸福》)。這是一本很特別的冊子,從封面到內容以至插圖,都是為了華人而設計的。它的主要作用,是為華人掃除學習聖經的障礙。過去多年來,對於怎樣分發《幸福》冊子,《月報》提出過不少建議。(香港版《月報》05年1月、6月刊,98年7月刊)至於留下冊子給住戶後,怎樣運用其中的內容幫助對方歸附正確的宗教,以下會詳細解說。
4. 每逢遇到華人,都一定要用《幸福》冊子跟他研讀聖經嗎?請解釋。
4 了解學生的需要 首先,不要以為只要對方是華人,就一定要用《幸福》冊子作為聖經研究的課本。這本冊子的出版對象,是那些傳統觀念很深而對聖經不大認識的華人。假如對方已對聖經有起碼的認識,又表示想加深對上帝和聖經的了解,那就不妨直接用《要求》或《聖經真理》教導他。
5,6. (甲)在華人社會裡,哪四種情況比較普遍?這對於他們接受聖經真理有什麼影響?(乙)關於討論《幸福》冊子的形式,有哪幾點要留意?(另見本頁頁頂附欄)
5 如果對方是對聖經不大認識的華人,那就不妨用《幸福》冊子作為學習聖經的踏腳石。用《幸福》冊子跟對方討論之前,要了解對方的宗教觀念。不認識聖經的華人,大概可分為以下四大類:(一)對任何宗教都沒興趣;(二)覺得所有宗教都是好的,但不知道或不相信聖經來自真神;(三)篤信傳統的宗教;(四)相信進化論。以上每一種情況,都可能削弱他們對聖經的興趣,甚至令他們完全不想聽聖經。
6 此外,不少富於經驗的傳道員發覺,起初幾次續訪華人時,不必刻意告訴對方我們打算跟他「討論聖經」或「研讀聖經」,討論時也不一定要由對方讀出課文。另外,這份副刊也刊登了一些供逐段研讀之用的討論問題,以及一些額外的參考經文。傳道員可按照具體的情況,運用這些問題和經文進行討論。以下我們會按照第5段的分類,逐一看看可以怎樣用《幸福》冊子幫助他們。假如你遇到的華人並不屬於以上的分類,下面所用的方法也值得參考。
7,8. 碰到對任何宗教都不感興趣的人,可以跟他討論什麼資料?
7 對任何宗教都沒興趣的人 我們不妨用冊子第1課「人人都渴望平安和幸福」(3,4頁)的資料跟他們討論。討論1-4段的時候,傳道員除了用一貫的方式主持研究外,也可親自讀出課文,或者概述全段的大意,然後用本期副刊所列的問題,請對方說說自己的感想。討論的目的,不是要對方找到課文問題的答案,而是了解對方的想法。
8 討論5-7段時,強調人類跟動物有什麼不同。解釋「屬靈需要」或「靈性需要」所指的,就是「想知道自己為何活在世上……探求人生意義,而且渴望有光明的前途」。(參看《守望台》2005年7月1日刊第4頁)屬靈需要跟宗教信仰息息相關。很多民族的人都有宗教信仰,但動物沒有宗教信仰的需要。要探知對方沒有興趣接觸宗教的真正原因,才決定下一次討論什麼資料。
9,10. (甲)如果對方尊重所有的宗教,我們就應該避免怎樣說?(乙)我們可以跟對方討論什麼資料?
9 覺得所有宗教都是好的人 這一類華人通常都敬畏神明,認為「所有宗教都是導人向善的」,卻不一定篤信某一個宗教,更不一定認同世上只有一個真神。抱有這種觀念的人,如果聽到我們一開始就否定佛教或道教,或者否定中國人信奉的神,只會認為我們偏激,不願意聽下去。
10 我們應該從較少爭議的話題入手。例如,可以運用冊子第4課「一本造福全人類的指南書」13-16頁的資料,幫助對方看出聖經怎樣獨一無二,是受真神啟示的。討論「可靠的內容」這個標題下的資料時,請對方親自打開聖經,讀出其中的經文。如果對方並不了解以色列人的歷史,在討論「準確的預言」標題下的資料前,最好先說明預言的歷史背景,例如以色列民族跟上帝有什麼關係等等。討論第7段和第12段時,問問對方是否同意課文所提出的結論。如果同意,接著就可轉用《要求》或《聖經真理》繼續研讀了;如果不同意,就要分析一下原因,然後用適當的資料繼續討論。
11. 篤信傳統宗教的華人,可能對於涉及宗教的話題和書刊有什麼看法?
11 篤信傳統宗教的人 對一些華人來說,放棄傳統宗教是大逆不道的事。有些人更相信,他們如果接受聖經書刊,就會惹怒他們所崇拜的神。因此,我們可能要一開始就說明,我們並不是要強迫他改變宗教。我們只是關心別人,希望人人都生活得快樂而已。此外,就算對方不接受書刊,也不要斷定他不會接受真理。要讓上帝的話語和王國的希望發揮力量。
12. 請舉例說明,怎樣運用上帝的話語和王國的希望吸引篤信傳統宗教的華人。
12 例如,我們可以用最近的一則新聞引起話題,說明社會上的婚姻難題或吸毒問題多麼嚴重,然後講述冊子第4課「一本造福全人類的指南書」當中,16頁的標題「實用的智慧」之下的資料,而且最好能讓對方親自讀出經文。(如果對方不願意接受書刊,傳道員仍可通過閒談的方式進行討論。)如果對方有良好的反應,可以約他下一次討論第7課「永遠的平安和幸福行將實現」第6,7段的資料,解釋上帝的王國會成就哪些事,以及鼓勵對方學習聖經。
13. 怎樣幫助相信進化論的華人?
13 相信進化論的人 有時候,所謂的基督徒也相信進化論。但這裡說的,卻是篤信無神論、認為所有生物都是從進化而來的人。你可以運用冊子第3課「真的有一位至高的造物主存在嗎?」的資料,跟對方推理。如果對方覺得冊子的論據還不足以說服他,可運用《生命從何而來?進化抑或創造?》或《有一位關心人的造物主嗎?》裡合適的資料繼續討論。要讓對方明白,相信上帝是合乎科學的。某些地方的華人可能長期接受無神論的教育,要幫助他們接受有上帝存在,可能要花不少時間。
14. 運用《幸福》冊子為聖經研究鋪路,離不開什麼模式?
14 綜觀以上各點,大家應該可以看出,運用《幸福》冊子為聖經研究鋪路,離不開以下的模式:先了解對方的需要,然後討論冊子中合適的部分,最後轉用《要求》或《聖經真理》繼續學習。《幸福》冊子還有很多優良的論點是上文沒有提及的,傳道員可按住戶的具體情況,照上述的模式加以運用。
15. 傳道時靈活變通的要訣是什麼?
15 在哥林多前書9:20-23,保羅表明傳道時靈活變通的要訣,在於對這件工作有正確的態度。他說:「對什麼人,我就做什麼人,無論如何都要救些人。」可見,我們如果渴望幫助別人得救,就會樂意變通。但願我們都有保羅的傳道精神,好叫各種各樣的人,特別是我們地區中的華人,可以通過《幸福》冊子獲得真理的確切知識,從而得享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