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28日
以賽亞書11-13章
唱詩第14首 和禱告 | 開場白(1分鐘)
1.關於彌賽亞,聖經怎麼說?
(10分鐘)
他是耶西的兒子大衛的後代(賽11:1;《以賽亞上》159頁4-5段)
他有神聖力量,也深深敬畏耶和華(賽11:2,3上;《以賽亞上》159頁6段;160頁8段)
他是個既公正又憐憫人的審判官(賽11:3下-5;《以賽亞上》161頁9,11段)
想一想:為什麼耶穌比人間的統治者好得多?
2.經文寶石
(10分鐘)
賽11:10——這個預言是怎樣應驗的?(《以賽亞上》165-166頁16-18段)
你從本週閱讀的經文找到哪些寶石?
3.經文朗讀
4.開始交談
(3分鐘)挨家挨戶。(《愛心》第2課第5點)
5.繼續幫助對方
(4分鐘)公眾場所見證。用jw.org網站上的資料回答對方提出的問題。(《愛心》第8課第3點)
6.教導人成為門徒
(5分鐘)你跟學生挨家挨戶傳道前,幫助他做好準備。(《愛心》第11課第4點)
唱詩第57首
7.你會「按照正義的標準」判斷人嗎?
(15分鐘)節目包括討論。
我們每天都會對別人作出一些判斷,有時甚至是無意識的。人一般都會根據看到的表面現象得出結論,但我們的好榜樣耶穌卻不是這樣。(賽11:3,4)耶穌能看透人心,了解別人內心深處的想法和動機。雖然我們沒有這種能力,但我們可以努力按照耶穌說的去做。他說:「不要再根據表面去判斷人,倒要按照正義的標準來判斷。」(約7:24)
要是我們根據表面去判斷人,傳道時就不會那麼熱心,效果也會打折扣。比如說,一個地區的人大多屬於某個種族或宗教,你會不會不太想去傳道呢?要是那個地區的人特別富有或者特別貧窮又怎麼樣呢?你會不會一看到對方的長相和衣著打扮,就斷定他對真理不感興趣呢?別忘了,耶和華的旨意是要「各種各樣的人都能得救,確切認識真理」。(提前2:4)
播放短片《我從《守望台》學到什麼——不要憑外表判斷人》,問問大家:
短片中提到了哪些偏見?
如果我們對弟兄姐妹有偏見,對會眾有什麼影響?
短片中的弟兄姐妹是怎麼克服偏見的?
你從這篇《守望台》課文學到什麼?
8.會眾研經班
(30分鐘)《學聖經》第46-47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