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1 2/8 27-29頁
  • 西北海洋——公路抑或無法實現的夢想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西北海洋——公路抑或無法實現的夢想
  • 警醒!1971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航線
  • 夢想已久
  • 縮短航行的距離
  • 隱伏的商業利益
  • 統治權的爭論
  • 打通北極航道
    警醒!2010年
  • 石油來之不易
    警醒!2003年
  • 漏油災禍絕不會在這裡發生
    警醒!1990年
  • 你知不知道?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9年(研讀版)
查看更多
警醒!1971
《警》71 2/8 27-29頁

西北海洋——公路抑或無法實現的夢想

《儆醒!》雜誌駐加拿大通訊員報導

近年來在亞拉斯加的北方斜坡上發現了大片油田,這使人再次提出以下的問題:北美洲的北方海岸可以開闢航路,使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航線縮短幾千哩的距離嗎?若想在這條西北航路設立一條海洋公路,其實障礙是極難克服的。

因為位於加拿大和亞拉斯加以北的北冰洋差不多全被許多呎厚的大塊浮冰所蓋住,僅餘北部海岸在夏天稍微露出些海水。可是大部分的航路,即使在年中有利的時間,都被從西北方永久冰塊脫落下來的巨大浮冰所堵塞。結果是,從來沒有一艘大商船可以航行全條西北航路。

但是在1969年九月卻有一項饒有意義的成就,那便是曼克頓號郵船沖破北冰洋數百哩的浮冰而通過了這條航路。但是航行並不容易。曼克頓號最低限度有六次被浮冰所阻,而需要隨行的破冰船將其救出,有一次在試圖通過一條主要海峽時甚至被迫退回。

航線

八月廿四日,重150,000噸,長1,005呎的龐大郵船曼克頓號離開賓雪法尼亞州的吉士特港,向大西洋沿岸首途,繞過紐芬蘭,然後穿過格陵蘭與巴芬島之間的戴維斯海峽。她在巴芬灣首次遇到浮冰,遂謹慎地加以考驗。

九月五日這艘巨型郵船進入蘭開夏海峽,這是西北航路的門戶。在前行的800哩中,她一路撥開和攪碎塞在海上的浮冰;海上同時有很多加拿大的小島點綴其間。九月九日在馬維利島附近首次受到嚴重的阻礙而需要隨行的破冰船予以協助。她打進入馬克利海峽約100哩之後,終於被大冰塊阻住而被迫回頭。她另揀一條航線,穿過威爾斯王子海峽及經過班克斯島。

九月十四日這艘巨船脫離了最厲害的浮冰阻塞,從威爾斯王子海峽駛入波福海的阿孟森灣,終於抵達由水面露出的海域。船員為航程的成功舉行慶祝。可是她距離目的地,亞拉斯加的白魯角,則還有幾百哩路。

夢想已久

為了要打開一條通達東方的航路,早期探險家想盡方法去航行這條路線。在1534年宣布加拿大屬於法國的喀提葉曾實際找尋這些航線。早期探險家認為若能找到一條可行的路線,則可以從中國運來大批香料。

可是,在這些早期航程中,船隻多數大受打擊,有些則完全被毀。船隻往往被困在冰中超過一冬,有時到夏天仍然被封住而無法可施。由於缺乏丙種維他命而致的可怕壞血症在這些探險途中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

到1825年航海家已清楚看出這條航路的門戶是經過戴維斯海峽和巴芬海峽。一般人將找出這條沿著大洲海岸線而行的航路門徑的功勞歸於1845-1848年的富蘭克林探險隊。可是探險隊中的兩艘船和129人個隊員卻被冰原所吞沒。終於,在1903-1906年,第一次走完全程的旅程在挪威人雷諾·阿孟森率領之下完成;他跟從富蘭克林探險隊的路線,但稍作改變,沿著海岸線從東向西而行。

1942年加拿大皇家機動水警船聖羅滋號首次成功地沿著同一的路線從西部航行到東部。兩年之後它又沿著一條較北的路線從東到西。可是曼克頓郵船的航程的目的則在證明具有特別裝備的船隊由這條危險的路線運送商品是可行的。

縮短航行的距離

倘若這條夢想了幾個世紀之久的西北航線得以實現的話,則航行時間和路程的節省是驚人的。從紐約用這條航線去東京航程會縮短到只有3,000哩。現時從倫敦到東京的路程,若不經蘇伊士運河,共計15,000哩,可是若經由西北航路則縮減到不及8,000哩!由橫濱去利物浦經巴拿馬運河是12,250哩,但通過西北航路則僅是7,000哩。

另一點需要考慮的是:中東的石油現在要行8,000哩運去日本,行11,000哩運去歐洲。可是,倘若西北航路打通,則阿拉斯加新近發現的油田和加拿大北部潛藏的油田距離東方僅4,000哩,距離英國僅3,000哩,距離西歐僅3,700哩而已。

隱伏的商業利益

電腦現在正根據曼克頓號所蒐集的資料作一分析,決定大商船是否全年都能成功地行經這條路線。曼克頓號也許會在三月試航另一條航線以蒐集更多資料去決定這條航線可否作為商用。若然,則證明了什麼呢?

根據韓寶石油製煉公司估計,這意味到僅費美金九角至一元便可以用油船將一桶石油從阿拉斯加的油田運到美國東部。這比用油管運送便宜大約三角半至四角半之譜,或者油船和油管合用也行。石油公司也預見到大隊破冰運油船在1970年代的早期便可以從這條海洋公路每日運油二百萬桶;這會使石油和汽油的價格下降而造益用戶不淺。

開放西北航路的結果無疑會促成造船業的繁榮。加拿大可能先受其益,因為她在北方的島嶼據說藏著大量石油和汽油。有人相信其中藏油比阿拉斯加所發現的更多,幾間大石油公司僅在取得勘察和鑽土專利權方面已付出了九億美元的代價。

此外,加拿大北部曾發現大批礦藏,而且可期有更多發現。品質優良的鐵、鉛、鋅、石棉、銅和銀礦等都有發現。倘若西北航線可以作為商用,而北方的航行季節可以延長的話,這些豐富的礦藏便可以大量加以開採了。

統治權的爭論

誰擁有這條航線呢?這正是爭論的問題。以往加拿大曾宣稱有權管理這些北方水路,沒有人考慮過抗辯這些聲明,加拿大總理最近曾發表宣言強調加拿大將繼續統治北冰洋群島的水道。

運用這條航線的船隻顯然會經由加拿大的領海,因為在一個地方它們必須在離岸三哩之內航行,而這乃是公認的領海範圍。因此加拿大最低限度統治著一部分航路是無可置疑的。可是加拿大對航線的其餘部分怎樣看法以及期望別的國家對此作怎樣看法仍然有待於加拿大政府的決定。

擁有領海權的國家有義務協助航行和巡邏。官方人士說可能需要有六艘破冰船沿路協助油船渡過冰封的河道。加拿大運輸部長占美遜估計需要該國撥出1,000,000,000美元作為服務費用。

雖然一艘商船航行西北海道成功,西北區域專員史超特·何遜卻指出:「一次航行並未能稱為成功。」北方人士指出前年夏季北方特別和暖,而航行的時間正是最有利的季節。北方航海專家希望看看船隻怎樣應付「天氣最惡劣的三月」。

正如上述,曼克頓號也許會試試。最低限度在那時就會知道西北航線會終於成為海洋公路抑或仍然是個無法實現的夢想。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