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飛碟」是什麼
由於人們對「飛碟」紛紛猜測,美國政府不得不作一項官方的調查。既然政府所關心的是要防止不友善的飛機侵入國內,這項工作遂由空軍擔任。空軍執行的計劃首先稱為「徵象」,後來改成為「憤懣」,最後則稱為「藍書」;主持計劃的軍官的任務是要接受各方的報告,若看來有充分的理由便加以調查。
在過去十八年來空軍一共蒐集了超過10,000宗此類事件的報告。他們決定有百分之94可以用自然因素去解釋。根據他們直接所負的責任,他們說另外的百分之6對國家安全並無威脅。
空軍於是認為他們已經盡了責任。可是有些人認為沒有解釋的百分之6的事例是無法解釋的,認為飛碟是來自其他行星的訪客的人更覺得這便是他們的學說的證據。按邏輯說來,我們亦無法不承認600人——即使是六個人,——若曾經看過真正的「飛碟」,我們並不能因為其他9,400人將別的東西誤認為「飛碟」就證明這少數人是錯誤的。
更徹底的研究
這種情況延續至1966年,在那一年科羅拉多大學獲得合約去對「未定飛物」作一項科學的研究。這項計劃由愛德華·甘頓博士主持,他是一位聲譽極隆的物理學家,曾任美國標準局的局長和美國物理協會及美國科學協會會長。他說服許多科學家參與各方面的研究,兩年來用在這項計劃上的款項超過五十萬美元。
科羅拉多計劃報告書在1969年初發表,長達965頁。其中充滿科學資料而從每一角度去觀察「飛碟」的學說。
有五十九宗事例由科學家加以研究,包括以前在「藍書」計劃研究過的多宗較為聳人聽聞的事例在內。這項研究提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絕大多數,即使不是全部的,的「飛碟」故事均基於對已知物體的錯誤觀察。
星體和行星
有許多人,特別是一向住在城市中的人。都對星體不甚熟悉。有些人不知道星體也像太陽和月亮一樣有出有沒。我們最近的行星,金星,有時是在日落之後落下的晚星,有時則是在黎明之前升起的晨星。它十分明亮,以致大部分時間在白晝還可以看得見。在「飛碟」報導流行的時間,時常有一群群的人站在街頭呆望著天上的小小白點。他們大多數不知道他們所望著的其實是在他們一生中一向都在那裡的金星。
當金星在寂靜的夜空出沒之際,分層的冷暖空氣可以形成海市蜃樓而把這顆光亮的行星的形象放大,甚至將光線幻成各種顏色,這有什麼結果呢?
科羅拉多州的一個農人報導他看見「飛碟」在黃昏不止一次地降落於他的屋子西方幾里外。他從望遠鏡中看到一個有圓頂的物件,像兩層樓的屋子那麼大,並有一排排光亮的窗戶。
後來在同一年美國南方的一個小鎮報導有一個「未明飛物」在清晨從鎮東小河彼岸飛起,於是派一架巡邏車追上去看個究竟,他們發現那神祕的物體而加以追趕,可是它不斷逃脫而無法追得上。但是當他們放棄不追而返回鎮上時,據他們說,那「未明飛物」卻回頭跟著他們,最後僅距離汽車500尺左右,射出的光亮到使他們可以看見手錶。翌日早晨,鄰鎮的警車參加追趕,甚至一位飛機師也試圖捕捉這稍縱即逝的訪客,但卻沒有成功。
調查透露什麼呢?所有這些繪影繪聲的報導都是由於看到金星而形成的,而金星卻在三千萬里外穩定地在軌道上運行。木星,土星以及有些較明亮的星也曾被牽涉在「未明飛物」的故事中。
汽球、飛機、雀鳥
美國氣象局每年放出大約100,000個汽球以測量高空的風速。在20,000尺的上空為人看見時,這些汽球常被誤認為「未定飛物」。同時,在一種較大的多乙烯汽球(稱為「天鉤」)在100,000尺的高空吊著望遠鏡和宇宙線探測器。它們的直徑在100尺至400尺之間,從地上很容易看到,在薄暮時尤為顯著,因為它們在黑暗的天空將陽光反映出來。
在1948年這種汽球的存在和運用還未普遍為人所知,有人認為肯塔基的機師所追趕的便是一個「天鉤」汽球。他不知道目的物的高度是他無法可及的;他在追得興起時不覺與飛愈高,直至空氣太薄而失去知覺,他的飛機遂失去控制而墜毀。
另一種被人看作「未明飛物」的東西是飛機以旁觀者所不習慣的方式飛行。特別在晚上,飛機在將近著陸時先將機頭燈亮著,而在下風遠處的人由於聽不到機聲,遂很可能不認出這是飛機。飛機在降落時若對著觀看者,燈光可能看來不動然後飛機突然轉彎向機場飛去。加州空軍基地的飛機在晚上所作的練習飛行惹起了附近居民關於「未明飛物」的許多謠言。
甚至雀鳥,倘若未被人辨認出來,也會被誤作「未明飛物」,例如在德里姆敦所拍的電影就是如此。
隕星和衛星
較大的隕星在撞向地球大氣層時會變成火球,散開和燒去。1913年二月九日,有一簇這樣的物體橫過安大略和美國東部的天空而蔚為奇觀。在所經途中,五十里以內的人看見一簇簇火球在頭上慢慢飛過。許多人以為火光來自一艘巨型的飛船。莫衷一是的傳言,對高度和速度的低估以及幻想火球的大小形狀都與今日人們所描述「飛碟」頗相似。
近年來人造衛星或用來將其送入軌道中的火箭落入大氣層中燃燒時產生了若干人造的火球。一項值得留意的例證便是1968年三月三日,一顆俄國衛星未能進入軌道而重返地球時的情景。從肯塔基州至賓雪法尼亞州有數以百計的人目睹這件事。他們看人造衛星的碎片相繼沿著同一路線在八十里的高空撞著大氣層燃燒。但他們聲稱看見的景象證明人們多麼容易幻想出發光的物體,而且對距離和速度的估計也大錯特錯。有幾十人報導看見飛碟,其中許多人認為這一連串的光是無翼飛機的窗門,或碟形的機身。有人認為這些物體僅在3,000至5,000尺的上空;其他的人則說它們僅在樹頂。飛機師則估計它們的高度是30,000尺至60,000尺。
這些報導顯示人類的感覺力非常有限。當我們看見一個我們無法辨認的物體在空中移動時,我們無法說出它有多大,多遠和行得多快。一隻六寸的餅碟在500尺外看起來與100尺的汽球在100,000尺外一般大小。人造衛星在100里的高空以時速18,000里橫過天空時其速度看起來與飛機在5,000上空以時速180里飛行相差無幾。我們若不知道物體的大小,則對速度忽然距離所作的任何估計都是無用的。
雷達的報告和照片
雷達管理員曾多次看見「未知飛物」。可是所作的研究顯示熒光屏上出現的黑點可以由許多真正物體所造成。除了飛機之外,汽球、雀鳥、和昆蟲、雨和雹,隕星和其他物體均可以造成雷達的回聲。虛假的回聲也許是由反映和海市蜃樓所造成,因為無線電波也像光波一樣在熱空氣層中會發生曲折。設備的失靈也是原因之一。即使這種種原因可能促成飛碟的報導,仍然還有若干記錄的例證未曾獲得解釋,有人將之歸於對雷達的作用未盡明瞭。可是我們沒有理由以為每一次虛假的回聲均是由太空船所促成的。
有些最大受宣傳的「飛碟」故事附有照片作為主要的證據。最初我們可能以為照片是最佳的證據。但以「未知飛物」而言照片卻不是可靠的證據。
差不多在每個當事人願意交出底片供人研究的事例中研究者都發現照片未能支持故事。在有些不十分清楚的照片上,底片上的光點可能是由鏡頭的反映所致;有些則是軟片上的缺點或沖曬不當的結果。
在另一方面,大多數看來頗為真實的照片其實卻是杜撰的。拍攝者僅是用一些在相片上看不出來的幼線掛些碟子而已。有些則在相機前面拋擲碟子,立即用快鏡拍下。識破虛偽的線索之一是將碟子焦點的清楚程度與照片內各種距離的東西比較一下。另一種鑑別方法是對照,接近鏡頭的物體自然比遠距離的物體為大。光暗的程度可能也不一致。例如,巴西有一張著名照片被人看出「碟子」在左邊有光照著,但下面的樹則在右邊有光照著。許多時提出作證的一連串照片顯示物體在急速飛行,可是軟片邊沿的號碼卻次序不符,或者影子的轉移顯示一張照片與另一張照片的拍攝時間相隔達數小時之久,這類照片自然是杜撰的。
結論
專家們對「未明飛物」經過兩年的研究之後獲得什麼結論呢?首先,大多數報導都是根源於藍書計劃所列出的東西:行星、飛機、汽球、隕星、海市蜃樓等。
較徹底的研究顯示視線和心理上的歪曲在這件事上擔任什麼角色。天空中一件平凡的物體,若在不尋常的環境下被人看見而不認出,結果不但看錯了,說出來時更張大其詞,報紙再渲染一番,最後便變成太空船載著小小綠色的火星人降落地球了。其次,將一些以前被認為無法解釋的照片作技術上的分析之後也揭穿了若干最聳人聽聞的「飛碟」報導的真相。最後,其他未經解釋的報導亦大多數是不盡不實的傳聞及不值一笑的含糊報導。
概括地說,除了少數例外,一切事例經過研究之後都有其可能或確定的自然因素可以解釋。即使少數無法分析的事例也無法作為相信我們正被其他行星上的人所見識的證據。研究的結果一方面將我們對許多尋常或不尋常的大氣層現象的認識加以系統化,同時也顯示人類視力和報導多麼不準確。
至於將來,不像科學家在報告結束時常常所為一般,主事人並沒有提議研究仍要繼續下去。事實上「飛碟」的插曲主要是心理學上的問題,起因是由於人類在這個危險的日子內心缺乏安全感,這件事使人暫時分心而藉此逃避人類所面對的許多無法解決的難題。可是現在我們已可以清楚看出,「飛碟」所帶來的既不是大屠殺的威脅,也不是彌賽亞式的得救希望。
許多人對「飛碟」的種種報導深感興趣。可是,在個人方面,查考和認識現今世上發生的種種事情所含的意義卻遠較重要得多,例如不法事件的激增,道德的潰敗,地震的頻繁,普遍的反叛和全球的不安等。何以故呢?因為曾詳細研究聖經預言的人均深信一件事實: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所發生的種種不幸事件應驗了聖經預言,表明我們正生活在這個事物制度的「末期」,因此一場普世的大改變就快來臨了。——馬太福音24:3-21;提摩太後書3:1-5。
這絕不是痴人說夢,一切創造物均證明有一位具有明確旨意的造物主存在。而他的道聖經則表明他的旨意是要永遠消滅罪惡而帶來一個公義的新規制。(彼得後書3:13;猶大書14,15)聖經的預言絕不是可以一笑置之的傳聞或幻想;它們是永不落空的。既然這件事直接與你的生命和永遠幸福有關,考慮一下這個問題豈不是明智之舉嗎?耶和華見證人很樂於幫助你作一項個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