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的禮拜變成怎樣了
你有留意到近年來教會的禮拜已發生相當大的改變嗎?差不多所有教派都受到影響。
最近一位青年觀察說:「我不知道我在孩童時代所知的教堂究竟變成怎樣了。每件事都變得這麼現代化,這麼……爵士化。」你所去的教堂在禮拜方面有沒有改變呢?
也許有,而且在你當地無疑有其他教堂也經歷到類似的改變。但是你若知道在許多地方教堂的禮拜改變到什麼程度,你也許會大衛驚異。
改變成怎樣
紐約《時報》描述一間現代教堂所舉行的禮拜說:「一片濃煙籠罩著300個聖公會的教徒,他們在雲石地板上擠成一團,蓋上面罩,擴音器發出震耳的心跳之聲,……在煙霧迷濛中有一道紅光射出,然後一道白光……當一名少女步到堂前時,低音結他的聲響代替了心跳的響聲,於是眾人站立起來,除去面罩而開始跳舞。」
也許你說,這僅是偶一為之的玩意而已。以上的報導繼續說:「像今日所見的搖擺樂禮拜十分普通。」不錯,許多教堂都採用這種手段去吸引潰散的會眾。甚至梵蒂岡電台也播放過嘈吵的搖擺樂和一位流行歌手引吭高歌一曲「上帝已死」。
巴西聖保羅市的《下午報》報導一位流行歌手在教堂裡所受到的狂熱崇拜並評論說:「幾年前沒有人想到我們現今所目擊的景象有發生的可能。可是,今日這一切看來都很正常了。結果是人們……無法看出教堂與電視台及其歌迷有什麼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宗教領袖竟相率提倡這種革新。不久之前有450個加拿大聯合教會的牧師和教友代表敘集起來舉行第45屆英屬哥倫比亞年會。溫哥華的《太陽報》報導說:「他們以汽球互擊,大聲喊叫要多奏些搖擺唱片——其時喧聲之高已足以震聾天使長的耳朵了。」你會奇怪人們大感困惑嗎?
宗教禮拜的目的何在呢?豈不是應該研究聖經和加深對上帝的認識嗎?可是今日的宗教禮拜是否以此為主要目的呢?也許你的感覺像1969年三月份《紅書》雜誌的女作者所說一般:「我希望教堂的禮拜以上帝為主題……可是我在教堂裡再也找不到上帝了。」
干犯眾怒
事實上許多人對教堂的禮拜均深感不滿。意大利一個教區的信徒們強烈指責所謂的『搖擺樂彌撒』,其中禱告與唱歌輪流交替,並有結他及風琴伴奏。「爭吵旋即演變成全武行,直至警察干涉才靜止下來,」《信使報》報導說。
甚至教皇下令在1971年十一月各天主教教堂都要實行的官訂新彌撒也大受天主教徒的反對。1969年十一月三十日意大利的教堂首先實行此項改革時引起了廣泛的抨擊。當教皇保祿央求群眾寬容「新儀式」之際,抗議傳單在聖彼得廣場紛飛。
很顯然地,混亂與不安正蔓延在基督教國的各教會中。各教會正被改變之風吹來吹去而舉棋不定。它們沒有任何明確的指南。由於朝令夕改,致令信徒覺得今日的規例在明日未必通行。甚至聖經也不再被視為權威了。
各教會的改變無疑加速了它們的衰落。但是各教會的衰落還有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