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1 6/8 15-16頁
  • 教士應有結婚的自由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教士應有結婚的自由嗎?
  • 警醒!1971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獨身的規定源於何處?
  • 教士獨身所引起的爭論
    警醒!1976
  • 衡量一下教士的獨身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3年
  • 教士們的意見——獨身的規定有什麼不妥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1年
  • 為什麼許多人薄教士而不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1
《警》71 6/8 15-16頁

教士應有結婚的自由嗎?

使天主教教士發生分裂的另一件事便是以下的問題:教士應有結婚的自由嗎?

教會的法律禁止教士結婚。教士必須保持獨身。教士若未經教會免除誓約而擅自結婚,便會被革職開除。

可是近年來教士紛紛要求改制。他們希望有權結婚而仍然當教士。1966年天主教《國民報》所作的一項調查透露接受訪問的教士中有百分之62說他們應有結婚自由。

但1967年教皇保祿六世頒布了關於教士獨身通諭。它重申教會對此問題的『強硬立場』,而且不贊成加以公開討論。教皇宣告:「許多世紀以來教會一直將教士的獨身視為一顆光輝燦爛的寶石而加以護衛,其價值仍然不減當年。」

可是這並不能阻止教士們公開討論這個難題。他們在普世繼續提出反對。

例如,1969年初墨爾本《先驅報》一項來自巴黎的報導說:「今日有一群425名的法國天主教教士向教會權威提出譴責,並要求有權結婚。」該年年底在意大利對教士所作的一項調查表示其中大多數均贊成教士有權結婚。

畢次堡的羅馬天主教紅衣主教約翰·胡禮說,教會對獨身問題所持的強硬立場乃是教士數目下降的主要因素。紐約《時報》也支持此項意見,指出目下申請取消獨身誓約的教士數目「十倍於1963年,此項祕密乃由杜林市《新聞報》所揭露。」此外有許多教士則沒有申請而乾脆一走了之。

這件事也使有志成為教士的青年大受影響。天主教作家但以理·郝立亨說:

「這些新環境之一是最近候補教士的人數加速下降……雖然下降的原因絕非僅追溯到獨身問題,這卻是使青年不敢問津教士生涯的一個普通理由。

「世界有些地方的情況已非常嚴重,在第二次梵蒂岡會議中,巴西主教彼得·谷普聲稱,『我們必須立即作一選擇;若非增加教士的數目,無論已婚抑或獨身的,就必須眼巴巴看著教會在拉丁美洲崩潰』」

獨身的規定源於何處?

有些人以為獨身主義必定起源於耶穌基督或使徒,因此他們讀到例如前任教皇若望廿三世的承認感覺不勝驚異。他說:

「教會的獨身規定並不是教條。聖經對此並無規定,要更改它很容易。我只要拿起筆,寫一張手諭,翌日有意結婚的教士便可以如願而行了。可是我不能怎樣行。」

為什麼不能?理由之一是這乃是根深蒂固的教會傳統。第一次禁止高級教士結婚的教會會議在第四世紀於西班牙的伊維拉舉行。在許多世紀期間,曾有其他教會命令強調此項規定。後來在十六世紀的宗教革命時期,特林特會議再通過法令加強獨身的規定。直至現時此項規定一直未有改變。

因此,獨身乃是傳統的規定,正如一位前任高級天主教神學家查爾士·戴維斯說:

「此項禁令並非源於基督教;它在宗教歷史上由來已久。它與一般異教教理同被基督教所採納……

「中世紀時代教會之所以堅持執行獨身規定是要防止教會財產被世俗人士所操縱。」

不,耶穌和使徒都沒有要求上帝僕人獨身不婚。雖然他們曾表示不結婚的人可以有更多自由事奉上帝,他們卻沒有訂下獨身的律法。——馬太福音19:11,12;哥林多前書7:32-38。

根據天主教的譯本,上帝的道聖經說:「作監牧的,必須是無可指摘的,只作過一個婦人的丈夫……善於治理自己的家,約束兒女,在諸事上聽命,端正。」它同時說:「作副祭的,該是一個婦人的丈夫;善於管理自己的兒女及自己的家務。」(第茂德第一書3:2-4,12,《新經全集》)因此教士獨身的教義絕非源自上帝,因為他自己的道清楚顯示他的僕人可以自由地結婚。

那末,這些與上帝願意相反的教義來自何處呢?上帝自己的道回答說:「聖神明明的說,後來的時候,必有人離棄信德,聽從錯謬的神,魔鬼的道。因為那些謊言的假充善人;他們的良心有烙上的可羞的印記。禁止嫁娶。」——第茂德第一書4:1-3,《新經》。

所以,難怪天主教會在這個問題上如此混亂。這種混亂勢將繼續下去,因為德國神學家漢斯·龔格說:「在獨身像起初一般成為個人的選擇之前,天主教會將不會有和平。」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