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你的家人避免吸毒的危險
父母可以做些什麼去協助兒女正視吸毒的難題?什麼才是有效的補救方法?
父母們,醒來吧!吸毒的難題已來到了。這個難題十分嚴重,而且有日益惡化之勢。
上一代的少年曾偷偷躲在住所或倉房後面吸煙。今日則有太多的少年吸食危險的毒品和麻醉劑。他們父母所吸的香煙已使無數人死於肺癌。他們學校裡的「朋友」所供給的毒品也可以使他們踏上自我毀滅的歧途。
通常毒販並不會向父母兜售毒品。由於對此道沒有經驗,父母必須習知要留意什麼以及怎樣警告兒女提防危險。因此,有些實在的例證對警覺的父母和兒女均頗有價值。
在洛杉磯,年輕的渣菲士說在中學的洗手間裡有一位朋友向他出示毒品。這個毒販怎樣提出誘惑呢?「過來這邊試試吧,」朋友慫恿說。「它會使你成為一個男子漢。你會感覺非常暢快。」另一次在鄰近的自助洗衣店裡,有一名毒品「推銷員」誇耀賺錢多麼容易,並邀請渣菲士到他家裡去。他說家裡有一大盤大麻和一大瓶「紅粉」(士干奴)。遇到這種場合應該怎麼辦呢?渣菲士將他所行的說出來:「我以最快的速度離開那個地方。」
與學生的談話透露在許多學校裡均有毒品流行。洗手間是吸食大麻的地方。藥丸時常可以見到。洛杉磯有一家人奇怪他們的兒子每天放學歸來何以總是立刻奔入洗手間去。結果他們發現他在學校裡不敢入洗手間,因為那里乃是吸毒和其他不道德行為的淵藪。據報在1976和1968年間,洛杉磯的少年因吸食危險毒品而被捕者增加了百分之247。
較好的保護
與具有此種經驗的青年討論過之後,你會發現一項事實:以整體而論,以謹守崇高道德原則著稱的耶和華見證人的子女在這方面的難題不若其他學生之大。有一位學生在拒絕接受巴比妥酸鹽時說,「我是耶和華見證人,」毒販答到:「我們反正與你們沒有交易。」毒販於是便行開了。
十五歲的瑪利蓮知道學校裡吸毒很普遍。但是卻沒有人給她毒品。為什麼沒有?「那些人總是在某些圈子裡活動,你若不參與其間,他們便不來麻煩你了。」
有一位見證人的兒子肄業的學校有不少學生因吸毒被捕,他問兒子說:「有任何人向你介紹過毒品嗎?」沒有。「你有見過任何毒品嗎?」兒子說沒有。
為什麼沒有呢?事實是他們無法向其下手。甚至很年輕的人也能以行為表示他們謹守什麼原則。在家裡受過聖經原則薰陶的兒童享有很大的優勢,因為他們的崇高道德標準時常為其他少年所熟知。因此年輕的見證人通常不會像其他孩子般為吸毒者所追逐。依照聖經原則而生活對他們是一種保護。
灌輸屬靈的價值
許多吸毒的青年都說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可悲情況和父母們只顧追求物質深感不滿。一位高中畢業的學生說:「大多數的青年都感覺生活沒有真正目的,於是便今朝有酒今朝醉。他們認為一切要他們『出人頭地』的壓力看來很愚蠢。」一對戒毒成功的年輕夫婦說:「今日的青年對這個制度十分厭倦。因此他們吸毒——這是一種逃避方法,……他們的徬徨是今日世界的偽善所造成的。」
十三歲便開始吸毒的多蓮評論說:「現在的孩子毫無信仰,像我以前一樣;我曾經是毫無信仰的。我只為了尋求「刺激而生活,生死早已置之度外。」然後論到她成為耶和華見證人之後的現時生活,她補充說:「現在我已找到了生活的目的,使我的生活成為真正有意義。以前我的生活謹是一片空虛。我敢對父母們說,要以正當的方式教養孩子。要使他們有信仰和生活的目的。」
成功的祕訣便是以聖經原則教導兒女,使他們有堅固的信仰。今日一般人,特別是少年人,都渴望和平、安全、健康和生命。他們希望生活不受戰爭、飢餓和疾病的威脅。上帝的道聖經敦促他們:「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他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詩篇37:3, 4)耶和華會滿足一切倚靠他的人的衷心渴望,為他們帶來一個「有義居在其中」的新規制。(彼得後書3:13)在這新規治裡耶和華甚至會使人獲得他們所渴求的完美健康和無窮生命。因為他「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啟示錄21:4)這是一個多麼奇妙的希望!這是青年們可以相信和憧憬的一件事,因為這是耶和華的應許,而上帝是「不可能說謊的。」——提多書1:2,《新世》。
所以,要將聖經所提出的偉大希望告訴青年。此外,父母所施的良好訓練以及對上帝之道的身體力行在鼓勵兒女避免吸毒惡習方面也非常重要。
與你的兒女談論
父母應該和兒女談論吸毒的難題。彼此交談是十分重要的。(申命記6:6,7;箴言22:6)在討論之際,你可以用鎮定和同情的口吻而非板起面孔問他有沒有與吸毒的人接觸過。青年人往往在初犯吸毒時很想對人談論以圖減輕良心的負擔。
你與兒女談論的方式也非常重要。(以弗所書6:4)不可絮絮不休或加以痛罵。因為以前吸過毒的人說:「原則和邏輯對他們是唯一動聽的東西。感情衝動并不是辦法。我認為父母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是從聖經加以解釋,用原則指出何以吸毒是錯的。首先,在美國擁有某幾種麻醉藥是犯法的。因此,你若擁有這些毒品便不順服『較高的權威』而違反聖經的律法了。(羅馬書13:1,《新世》)其次,若要獲得毒品你就必須與做這種買賣的人混雜一起。這種不良的交往也違反基督徒的原則。(哥林多前書15:33)同時你也成為「愛宴樂」的人,你所關心的僅是不擇手段地求取毒品。(提摩太後書3:4)你既染上不良的惡習,便無法將自己當作『一個蒙上帝喜悅的聖潔活祭獻給他,憑著推理能力從事神聖的工作了。』」——羅馬書12:1,《新世》。
這位從前的吸毒者總結說:「我認為父母應該根據原則而非感情去作解釋。」
我們由此可以學得的教訓是,應該及早以聖經原則灌輸給兒女,再加上父母根據事實所作的明智、同情的勸諭——這便是兒女所需的保護。
父母們,要作良好的聽者
在與兒女談話時,父母應該小心聆聽兒女所說的話。藉著聆聽,你可以知道他們在哪裡及與什麼人消磨時光。兒童時常會被他們過從甚密的「朋友」引誘吸毒。一位從前是吸毒者,現在則已成為耶和華見證人的青年說:「以我吸毒的經驗而言,(我吸毒差不多有五年之久)我從未見過有任何人在初次是被迫嘗試的。除了好朋友之外你自然不會將它送給人,有時手上存貨太多也許會送人一點。但嘗試的人總是出於自願的。」聽聽孩子的說話也許可以幫助你保護他免受這種損友之害。
一位與以前的吸毒者談論過的父親說:「有一點很有趣味。我所訪問過的兩位癮君子都是故意吸毒的,只是出於好奇心或興趣。沒有人去強迫他們。這點的重要之處是在『防止』方面。我們必須養成正義感及受聖經原則所推動。在具有這項推動力的人當中,吸毒的難題減至最小。他們時常甚至不受到吸毒青年所騷擾。」
青年強調預防的重要
青年們強調親密的父子關係可以防止吸毒。一位以前的吸毒者強調:「父母與兒女間一種親密而穩定的關係乃是最佳的預防方法。」聖經也說這是一種防衛。(箴言6:20-22)你與兒女的關係如何呢?
家庭聖經研究顯然在防止青年吸毒方面擔任一個重要角色,因為在聖經研究中父母可以向兒女解釋公義的原則和向其指出有意義的目標。一位青年論及他所參加的聖經研究的結果說:「它使我們的生活發生多麼奇妙的改變!吸毒所導致的所謂『神遊經驗』與我們現在生活的任何時刻比較起來均顯得何等空虛。」
我們鼓勵你做的事便是,要跟從聖經原則而以之為一種生活方式。若想這樣行,你可以邀請耶和華見證人與你一同研究聖經,像其他千百萬人所為一般;見證人很樂意免費為你作這項服務。結果可能在現今和將來均為你帶來豐富的報酬。
[第6頁的圖片]
保護兒女抵抗毒品的祕訣是以聖經的原則教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