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雅教」
你有試過打算寫一封信,但卻遲遲未動筆嗎?當你開始鄭重考慮動筆時,也許已經擱置了幾個星期或甚至幾個月了。難怪你一提起筆來便致歉說:「久違雅教」!
這種情形不單發生在你一個人身上。無疑你也曾收過別人的信,對遲遲未覆深為抱歉。別人也與你有同感,認為應該快點覆信。可是延擱得愈久,下筆便愈難,以致有些人乾脆放棄回信的念頭。為什麼擱置的傾向如此普便呢?
有許多事情要求我們的時間和注意力。可是我們無疑會撥出時間從事各種重要的活動,如工作、飲食、購物和每晚的睡眠等。因此時常問題只是我們是否決心找出時間來回信而已。
寫信的理由
考慮一下要寫信給親戚朋友的理由對於解決這個難題也許不無小補。在較早的日子家人通常住在緊鄰,因此沒有書信往來的必要。可是今日的環境已大不相同了。家中分子散處各方或遠適異國的情形並非罕見。
父母對兒女,兒女對父母的彼此關注豈不是一項道德上的義務嗎?處于這種環境之下若對家人毫不關心,那便可以歸入無親情一類了!
即使撇開義務的問題不談,滿足別人的所需也會為你帶來莫大的喜樂。此種喜樂甚至比收到別人的禮物更使人滿足。你的親友收到你情意殷殷的來信而知道你安好,這無疑會對他們具有造就的作用。你不相信嗎?想想你自己的經驗好了。
很少東西比收到一封親切的信更使人歡喜。通常你會大感興奮。這使我們深感快樂,因為有人念及我們而快樂,對嗎?我們拆開信封時懷著殷切的期望。在此之前,它是一個奧祕。我們會在信中獲悉什麼呢?它可能含有某人的有趣經驗,某人的問候或者是仁愛關懷的表示。
既然如此,我們無疑也喜歡同樣地使別人獲得來自收信的興奮和愉快。
可以怎麼辦
即使你特別忙碌,你仍有辦法與親友保持聯絡嗎?寄一張明信片或風景明信片又如何呢?你甚至可以寄一張便條。你無需寫一封長信。事實上,太長的信可能使人厭倦,特別以寫給同樣忙碌的人為然。《大道之行》一書評論說:
「有許多人差不多從不寫信給老朋友,因為他們覺得一寫就要長篇大論才行。這是極大的錯誤;由於這種怠惰的緘默,許多友誼為之中斷。重要的是在書信本身而不恃書信的長度或文學價值。其實用一張便條寫上幾個字,每年寄出三四次便可以挽回因缺乏關懷而消失的良好友誼了。不這樣行實在太可惜了。」
因此不必等有充足資料寫封長信時才下筆。事實上,很可能等候你音訊的人最關心的是要知道你在身體和靈性上均安好。所以何必不早點讓他知道呢?再者,你也可以表示關心,想知道對方的情況如何。
友情是可貴的。朋友們都喜歡互通音訊,彼此聯絡以獲悉對方的情形和發展如何。兒女和父母更有密切的關係。離家出外的兒女自然想知道父母安好。而父母也可以藉著書信勸導下一代。
寫信可以成為一種樂趣
寫信未必是一件令人厭煩的事或苦差。你可以不時在備忘冊中簡略記下你想在下封信中提及的各事。你也許有些有趣的故事或經驗想告訴對方。使你愉快的經驗也可以使別人愉快。同時也要決定在信裡給人一點鼓勵。
你可以時常話舊。這會增進友誼。倘若你寫信給父母,最好讓他們知道你沒有忘記家庭生活中的有趣瑣事——母親所種而引以自豪的客廳植物或廚房窗外櫻花盛放的櫻桃樹。父親還在地窖裡工作嗎?現在輪到小弟照料屋子四周的雜務了嗎?你的詢問表示你的關懷。
不錯,書信可以令人愉快,正如令你愉快一般。你若有遲遲不願動筆的傾向,請想想一封簡短的書信能有什麼功效?試試避免以「久違雅教」作開場白。反之,快點動手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