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2 2/8 25-27頁
  • 英美世界霸權的興起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英美世界霸權的興起
  • 警醒!1972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密切的關係
  • 早期的開始
  • 1763這個年代何以深具重要性
  • 英美雙元霸權出現
  • 這一切對你有什麼意義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2年
  • 耶和華揭示「不久必定發生的事」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2年
  • 地上最後的人為政府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7年
  • 上帝的王國粉碎人為的政府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2
《警》72 2/8 25-27頁

英美世界霸權的興起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西方國家和東方共產集團一直互相角逐抗衡,有時甚至形成戰爭狀態。英國和美國聯合起來成為一個雙元的世界霸權,領導西方國家阻遏共產主義的擴展。

雙方經過二十五年的冷戰、挑撥行動和熱戰之後,世界情況仍然緊張和危險,從中東,東南亞及其他各地的情況可以見之。前途究竟會如何呢?人類會被全球性的核子戰爭所毀滅嗎?永久和平有任可實現的希望嗎?檢討一下關於英美世界霸權興起的若干事實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這個問題。

密切的關係

英美兩國之間的密切關係存在已久。在1946年邱吉爾首相曾稱之為一種「特別關係」和「兄弟同盟」。

這種關係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表露無遺。當時兩國將軍備和經濟資源結集起來,在兩次大戰中擊敗德國及其同盟國的強大軍力。在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方面擔任重大角色的原子彈乃是英美科學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但兩者的關係並非至此為止。

英美兩國間的親密關係和進取態度是在建立世界的商業和經濟制度方面擔任主要的角色。事實上,國際貿易均以英鎊和美元為基本通貨。英美同盟影響世界的另一項表現是兩國在建立國聯和聯合國方面居於領導的地位。

英美世界霸權在二十世紀對世界事務操有深長影響是毫無疑問的。雖然英美在意見上未盡相同,但以整體而論,兩國間的親密關係使其成為史無前例的一個雙元世界霸權。關於此點,《星期六晚郵》在1967年七月一日評論說:「邱吉爾喜歡指出英美同盟構成了一項無敵的組合。不論有沒有帝國,抑或有沒有金元外流,這件事依然不變。」

論到兩國的密切關係,英國駐美大使在1963年五月廿二日發表演講說:「我相信今日兩國政府的彼此合作比以前任何兩個自由和自主國家在和平時期所作的更為密切。……歷史上的同盟從未接有過像英美同盟自1941年開始軍事合作以來所發揮的巨大力量。」正如聖經預言所預示,這種密切關係具有重大的意義。

早期的開始

英美世界霸權的種籽其實在很久之前已由羅馬帝國所撒下。根據聖經歷史,羅馬帝國是以古埃及為首的一系列世界霸權中的第六位,或自巴比倫算起的第四位。正如聖經預示,被描述為『說誇太話的角』的英美世界霸權是從羅馬帝國而出的。(但以理書7:7,8,23,24)歷史怎樣證實這點呢?

羅馬軍隊在公元前一世紀抵達不列顛島時將不列顛併入羅馬帝國的版圖。第六位世界霸權由此在該島建立起來,當時的首都設於金姆羅丹林,區。今日的哥徹斯特。在羅馬人未來之前,該島大約被三十個部落所分據。這些部落被征服之後,該地便成為羅馬歐洲行省的西陲。

在羅馬保護之下,不列顛繁榮起來而興起了差不多九十二個市鎮。論到羅馬統治不列顛是大不列顛歷史的開始,亨利·史密夫所著的《歷史家的世界史》聲稱:「大不列顛的歷史可說是以該撒軍團在英倫南岸登陸為開始。」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羅馬帝國與英美或第七位世界霸權之間的關係。

1763這個年代何以深具重要性

第七個世界霸權的首次出現是在1763年,那時大不列顛已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商業國家。在那一年她奪取了法國在北美的大部分殖民地,同時結束了七年戰爭。這場戰爭將差不多每個歐洲國家都捲入漩渦,同時在世界各地進行,包括印度、北美、德國和公海。這時羅馬帝國撒下的種籽已長成為一個強大的組織,後來更成為一個雙元的世界霸權。聖經在啟示錄13:11將這個世界霸權比喻為一隻「有兩角如同羊羔,」但是「說話好像龍」的獸。

這場七年戰爭在1756年開始,1763年結束;這使大不列顛嶄露頭角成為世界霸權。正如《大英百科全書》第十一版指出:「這場戰爭奠下了大英帝國的根基。……巴黎條約(1763年二月十日)和海伯特斯堡條約(二月十五日)成為歐洲歷史的一個重要階段。巴黎條約使大不列顛在戰後成為一個強大的帝國,在全世界均擁有屬地。」

英國雖然在1775年由於革命戰爭而失去美洲的殖民地,她仍然繼續以世界霸權的姿勢在其他地方擴展。從1798至1805年,她在印度的屬地面積增加了四倍,且在1818年成了印度的最高統治者。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1837至1901年)印度有更多地方,以及緬甸和非洲的大片土地都落入英國手中。

當女王駕崩時,大英帝國擁有世界地土四份之一而產生了『大英帝國無日落』這句話。據說當時世上每五個人中便有一個是英國的臣民。由於英國海軍力量的龐大,以致產生了『英國統治海浪』這句話。可是身為第七個世界霸權的大英帝國,怎樣發展為一個雙元的勢力而在今日的世事上擔任一個重要角色呢?

英美雙元霸權出現

改變開始於本屬英國的美洲殖民地脫離祖國獨立成為美利堅合眾國的時候。不久大英帝國便與這個新興國家攜手合作。這件事發生於1823年當美國採納門羅主義之際。

大約在這時候,有至是個歐洲國家慫恿法國進軍拉丁美洲以協助恢復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當地的政權,英國對此頗感不安。她遂向美國建議一起警告歐洲國家不可問鼎美洲。

美國決定單獨行動,並發表門羅主義,聲稱反對任何國家企圖將美洲殖民化或加以控制,關於這件事,《世界百科全書》在1966年版評論說:「門羅主義之能夠發生效用得力於英國的海軍勢力過於美國的政策。」這時美國的國力仍相當微弱。

在1898年的西-美戰爭期間,英國和美國更加緊密合作。G.N.克拉克所著的《新劍橋現代史》在580頁指出:「美國與西班牙所作的這場戰事鞏固了這種感情。美國官民認識到在急難時英國援手的益處,於是兩國的團結達到前所未有的國與國間團結的程度。」這種密切聯繫繼續至二十世紀,正如我們所見,結果形成了一個雙元的世界霸權。

這個世界霸權在世事上仍然操有強大勢力。例如在1969年九月二十八日《華盛頓郵報》論及美國現時駐外國的軍力,指出目前美國在六十八個國家駐有軍隊,並說:「美國所作的令人困惑的軍事介入,也廣泛到永不見日落。」因此英美世界霸權對世事的影響力仍然相當強大,雖然英國的國勢已大不如前。可是現在這種影響力己受到共產國家的挑戰了。

這一切對你有什麼意義

你今日正受著英美世界霸權及共產集團國家之間的角逐所影響。倘若這種角逐發展成一場全球的核子戰爭,則任何人都難免遭殃了。

倘若英美世界霸權因軍備競爭而招致經濟崩潰,則你也難免在經濟上蒙受影響,何以故呢?因為許多國家的經濟健康現時都或多或少地倚賴英美世界霸權的經濟繁榮。可是關於前途,你能在那裡獲得可靠的指示呢?

聖經載有你所需要的指示。它不但預言到英美世界霸權的興起,而且也預言它與共產集團的角逐。它以「南方王」和「北方王」來代表這兩種政治勢力。——但以理書11:40。

聖經論及英美世界霸權及共產主義的「北方王」的話使你有真正希望可以見到較佳的世界情況來臨。聖經預言雙方勢力都無法壓倒對方而取勝,反之它們會同歸於盡。它們會被耶穌基督手中的上帝王國取而代之,唯有這個政府才能實際帶來永久的和平。——但以理書2:44;以賽亞書9:7;詩篇37:11。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