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2 4/8 24-27頁
  • 穿或不穿?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穿或不穿?
  • 警醒!1972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促成新款的事件
  • 服裝反映德性
  • 端正與適度
  • 別人對你的看法如何?
  • 適合個人特徵的服裝
  • 作決定
  • 你的衣著能榮耀上帝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6年(研讀版)
  • 無花果葉、時裝和身材——女性服裝談
    警醒!1985年
  • 我可以怎樣改善自己的服裝?
    警醒!1995年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2
《警》72 4/8 24-27頁

穿或不穿?

場面:西方任何一個國家中的市內男子服裝店。

人物:衣著趨時的服裝售貨員及一位想買新衣的男子。

「你喜歡這套新裝嗎?」店員問。「我們有多種款式可供選擇。你知道,現在你所選擇的不再限於某種衣料、款式和顏色了。不久之前西服還只限於棕色,灰色或藍色。可是現在供你選擇的顏色像彩虹一般多。

「我們有最趨時的款式——體型式。這一款精緻地表現出腰線。它有闊翻領和大小相稱的袋蓋。花紋方面也有多種可選,如方格子的,條紋的,犬牙或幾何圖案的。你喜歡那一種呢?」

「讓我考慮一下。你有什麼襯衫?」

「你喜歡看看我們最新式的襯衫嗎?愈來愈多男子喜歡大膽作風或顏色鮮豔的襯衫,如奪目的黃色,綠色,紅色和藍色等。也有人喜歡清淡的顏色。我們也有白襯衫,但它們現在已不流行了。」

「你們有配合的領帶嗎?」

「當然,這是最新式的——大,闊而顏色鮮豔,但我們也有領巾或圍巾,因為許多男子用它們來代替領帶。其他的人則用緊身上衣,樽領毛衫和皺邊襯衣代替領帶。你若喜歡附加飾物,我們也供應鍊子,垂環和項鍊。既然近來這麼多人對占星術感興趣,我們有些男子飾物是刻著黃道帶星座的。

「啊,何不順便看看這些大衣呢?有許多款式可供選擇,甚至有披肩式上衣,用鉛灰色羊毛製的,闊領及原身腰帶。你可以買一件長及腳面的大衣,它是特別長的一種,牢腰散腳。這是貂皮上衣,雙襟,大翻領,附有腰帶,也有巴西豹皮上衣和配合燈籠短褲。

不錯,今日男子服裝的款式可說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各種混合的顏色,花紋和設計是幾年之前認為不可思議的。正如伊斯頓的《快報》說:「今日男子服裝款式之多比以往100年為甚……單襟三鈕的套裝並不是沒有人穿。不。但它已不是唯一被視為高尚整齊的男服了。今日男人可以穿任何款式,從一粒鈕至六粒鈕(若是雙襟的話)。他可以結花色領帶,配上花色襯衫,在十年前這種配合是無法想像的。」

問題是:穿不穿呢?

促成新款的事件

何以近年來男西服的顏色和款式突然劇增呢?在不多年前,穿著這種服裝無疑會成為笑柄或令人對穿者的心智健全和男性氣質發生疑問。這一切發展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1970年的英國年鑑有一項特別報告追溯新款服裝的歷史。它聲稱所謂的「孔雀革命」始於1957年倫敦的加拿比街。加拿比街的第一批主要顧客是一批稱為摩登士的青年。這些青年愛好特別整飾的儀容及奇裝異服。摩登士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在服裝上務要與長輩所穿者殊異。例如,他們選擇各種淺色襯衣,剪裁合身的兩件套裝,褲腳沒有反摺的長褲和鞋頭特圓的便鞋等。

1960年代,一般男服業都向加拿比街看齊;他們決定放下了疑團而「迎頭趕上。」甚至保守派的商店也在新款上「不甘後人」。不久英國差不多每個城鎮都有新潮服裝店開設,青年們可以買到著名藝人如披頭士等所穿的服裝。

其次便是,許多青年嘗試吸毒。這些吸毒青年「希望在服式上反映出他們對社會全面宣戰;事實上,他們的服裝必須像他們的思想一樣狂野。」

促成新款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男服時裝設計家的崛興。設計家們將新潮青年的奇裝異服加以修改,使其在大眾眼中不致太趨極端。他們將名字賣與服裝製造廠,將他們的設計大量生產以應大眾的需求。因此到1960年代的末了,男子己差不多可以穿著任何他們認為適合自己的服裝了。

設計家們看出向大眾銷售新裝的另一個因素。正如《時代》雜誌報導:「他們太多數認為不修邊幅的嬉皮士使今日款式方面『百花齊放』的盛況成為可能,因為嬉皮士證明一個人在公眾地方差不多可以穿著任何奇裝異服——只要夠膽就行了。」

五光十色的服裝流行的另一個原因是人們對青春的重視。青年們習慣了彩色、噪音、強光和迷幻的藝術,於是在服式上也適應環境;現在有些較年長的人也採納同樣的款式了。

彩色電視對大眾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甚至新聞廣播員也穿紅著綠在電視出現。另一個因素是受女性喜好的無形感化。許多女子喜歡男友或丈夫穿得紅紅綠綠像她們一般。

既然男服的新奇款式如此繁多,問題還是:穿或不穿呢?什麼可以幫助你回答這個問題呢?

服裝反映德性

道德問題與服式有相當關係。現代第一流的男服專家,倫敦的約翰·泰萊,表示某些趨向極端的服裝反映出這個世代的態度和德性。他解釋說:「服裝的款式是從現存的態度產生的。」另一位有關人士則說:「服裝與生活習慣之間有極其密切的關係。」

這個事物制度的道德墮落是人所共知的事。你可以看見到處充滿了不道德、色情、放蕩、通姦、淫行和同性戀等。在有些地方同性戀者在服裝上別具一格。雖然服裝本身沒有什麼不對,你若穿著這些服裝便無法不使對你的道德標準發生提問了。同樣地,倘若你意識到崇高的道德標準無法與那些顯現身體每一線條而強調肉感的貼身長褲協調一致,你便會購買一些較不貼身的衣服。現在的男子服裝有些緊窄到穿著這些款式的人必須攜帶手袋才行,因為他們的衣服貼身到不下任何衣袋。

因此一個人的道德牽涉到:「穿或不穿」這個問題,特別是你若身為基督徒的話,你便不想選擇一些反映出你並不贊同的態度或使人將你與一般無視道德藩籬的人同列的服裝。你若希望被人一望而知是基督徒,你便不能隨俗浮沉,穿著反映出不道德思想的衣服。

端正與適度

你若真正想避免穿著極端或不合基督徒體統的服裝,請考慮一下聖經給我們的指示原則。基督的使徒保羅在論及女子的服飾時說她們應該「廉恥、自守、以正派衣裳的妝飾。」(提摩太前書2:9,10)這項原則也適用於基督徒男子身上。跟從這條途徑乃是明智之舉,正如受感示的箴言所說一般:「謙遜人卻有智慧。」——箴言11:2。

聖經列出作監督的基督徒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其中之一是自守、端正。(提摩太前書3:2)他必須避免走極端,或試圖與其他基督徒不同以吸引別人注意。因此在購買衣服時基督徒需要考慮到端正與適度的原則。

過度注重新款很易使人失去端莊。這也反映出一種喜歡效法這個事物制度的性格。一個人可能養成一種效法世界的態度,這便可能不僅在衣飾方面,同時也在生活的其他方面造成困難。聖經的明智教訓是:「不要效法世界。」——羅馬書12:2。

別人對你的看法如何?

倘若你是個基督徒,則在選擇服裝方面還需考慮另一個因素,特別在正式場合時為然,那便是:你所穿的衣服使別人對你的基督徒傳道工作的看法有什麼影響。使徒保羅勸諭基督徒說:「你們或吃或喝,無論作什麼,都要為榮耀上帝而行。」(哥林多前書10:31)他並且寫道:「我們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礙,免得這職分被人毀謗;反倒在各樣的事上表現自己是上帝的用人。」——哥林多後書6:3,4。

因此有一個需要鄭重考慮的問題是:『我的服裝款式會惹起驚異的評論嗎?』倘若驚異的評論來自成熟的基督徒,那便裝要重新考慮及再度估計自己的服裝了。倘若基督徒同工對你的衣服款式表示驚異,你向之傳道的人又有何感想呢?

你需要問問自己的另一件事情便是:「我所揀選的服裝款式,即使不趨於極端,會使人以為我是叛徒或社會上的暴亂分子嗎?」真正的基督徒並不反叛社會,反之他們「順服作官的,掌權的為統治者。」(提多書3:1)因此你若自稱為基督徒,你自然不想在服裝上表現反叛的態度;這並不會有助於你的基督徒傳道工作。

選擇服裝沒有什麼規例可循,因為每洲每國都各有不同的款式。在一處地方認為很普通的服裝也許在別處穿著就得入獄;甚至在一個國家中,各地方流行的款式也可能大異其趣。但無論你住在那裡,聖經的指示原則均使你能夠選擇表現個性的服裝,同時也在成熟的基督徒眼中被視為衣著得體。

適合個人特徵的服裝

另一點須要記得的是,與其根據個人的偏好和趣味作選擇,不如揀選一些有助於個人儀表的款式和顏色為佳。

你在選擇時可以考慮自己的頭髮和眼晴顏色、面型、身材、皮膚顏色等等。

由於今日男子服裝的顏色甚多,要選擇與你髮膚相配的顏色並不困難。你可以將衣料湊近面部比一比。倘若顏色看來不甚調和,也許較深或較淺的同樣顏色會更為適合。試驗顏色應在陽光下及日光燈下進行,因為後者的鎢化光線會使顏色較為柔和。

選擇衣料的明智方法是運用對照的通例。一位深色頭髮或膚色黑的男子穿淺色衣服通常較好看。在另一方面金髮男子則以穿深色衣服為宜。

穿衣應留意舒適,合乎自己的經濟能力及高雅。大部分男子發現多花點錢購買質料較佳的衣服是值得的。品質優良的衣服較為耐穿,若能料理得當,會比價廉質劣的衣料耐用得多。

作決定

明智的人不會最先接受一種新款,也不會最後拋棄它。此外,今日世上許多地方對於衣服都沒有嚴格的規例可循。一個人即使可以隨意選擇,在款式本身方面也要表現出端正和得體。

穿或不穿?這是個需要解答的問題。答案不僅根據個人的好惡,而且需與敬虔的標準一致。在考慮衣服款式時,可以問問自己:『款式端正嗎?穿起來是否適度而避免走極端呢?這會使我被人視為社會上的某一類人嗎?』請記得,你若想證明自己是個基督徒,便不應讓道德墮落的社會喜好來支配你的選擇。反之,要一心渴望在上帝眼中成為可喜。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