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2 4/8 3-4頁
  • 人從何處尋得指南?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人從何處尋得指南?
  • 警醒!1972
  • 相似資料
  • 凡事尋求上帝的指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8年
  • 你能從何處尋得可靠的指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4年
  • 人居於什麼地位?
    警醒!1979
  • 聖經能解答生活的種種問題嗎?
    警醒!1974
查看更多
警醒!1972
《警》72 4/8 3-4頁

人從何處尋得指南?

人需要指南嗎?當然。從現在充滿地上的混亂、紛爭和強暴看來,這種需要十分顯而易見。多年來若干科學人士藉著研究動物試圖尋得人類生活方式所需的指南。據稱他們的研究所得可以幫助他們更加了解人類。

例如,一位在動物行為方面的著名權威人士,干列·羅倫斯對於鵝群社會的習性發表了一些極饒趣味的結果。他指出這些習性與人類的特性頗為相似。接他說,動物有一種爭權的傾向「往往存在於你將五名男孩子,[或]五頭小公雞[或]五隻金絲魚[或]五條熱帶魚」放在一起的時候。他希望藉著從自然科學所得的洞察力,幫助人類克服好戰的傾向。他聲稱「行為,動機及類似的難題」唯有從這樣的研究才能獲得解決。

這是真的嗎?這是尋得指南的地方嗎?關於科學家在藉著研究動物以期了解人類及予以指導方面所作的努力,著名美國作家雅瑟·高士特勒評論說:「謙遜地說,試圖根據動物行為以類推法來判斷人類實在很值得懷疑。……生物由於自然的局限,不能進步得很遠,因為牠們缺乏人類所獨有的特徵——如語文——這正是類推法所不能包括在內的,雖然這些特徵是人類行為的重要決定因素。」——《紐約時報雜誌》,1969年十月十九日。

作者高士特勒的論據很有價值。同時,頗為有趣地,他的結論與聖經所說的大致相同。在一方面,聖經表明觀察動物可以在某些事上獲致心得。它告訴懶惰的人要看看螞蟻,留意牠們儲藏食物過冬的智慧。可是,在另一方面,聖經強調動物的行動只靠本能,因此缺乏了解和推理的力量。例如詩篇執筆者勸誡:「你不可像那無知的騾馬,必用嚼環轡頭勒住牠,不然,就不能馴服。」不錯,你不能和騾馬講理,解釋為什麼牠要這樣行或那樣行。你必須用其他方法。——詩篇32:9;箴言6:6-8;彼得後書2:12。

既然人的難題較之動物更為高深和複雜,企圖藉研究動物的行為去加以解決又怎麼可能呢?人是地球上唯一具有推理和想像力的生物。只有人才具備作概念的思考和抽象思想的力量。他是獨一具有道德觀念而能意識到是非善惡的生物,此外,唯有人才具有崇拜較高力量的本能。正如人類學家羅蘭·艾斯里曾指出,進化論者熱衷於找尋人與獸在身體上的相似之點,但卻忽略了人的頭腦與動物的頭腦之間的巨大差別。

我們也不向人本身尋求指引。不完美的人的智慧是自相矛盾的。各種各式的哲學汗牛充棟!使徒時代的希臘哲人大致屬於彼此對立的兩大學派,以彼古羅和斯多亞;但兩者都被稱為智士。直至現在,兩派哲學的擁護者還是彼此各持異議。

在政治理念上亦然。人可以仰望誰作為指南呢?僅在美國便有共和黨,民主黨,社會黨,共產黨,保守黨和各種戰鬥派。誰敢說那一個政黨或團體最能造福民眾?使別人同意則更不用說了。在宗教方面更大和更多的差異又如何呢?

何以這一切如此混亂呢?聖經回答說:「智慧人慚愧。……他們棄掉耶和華的話,心裡還有什麼智慧呢?」不錯,「人不能完自己的腳步。」由於原始的罪孽,人是不完美、軟弱、自私的。事實上,他有「從小時心裡懷著惡念」的傾向。為了這緣故,人的創造主,耶和華上帝,賜下他的道作為人路上的光及裝備人行各樣的善工。——耶利米書8:9;10:23;創世記8:21;詩篇119:105;提摩太後書3:16,17。

我們自然應該期望一位聰慧慈愛的造物主如此行。他的存在從我們四週的萬物充分表明出來。他豈不是為我們預備了一切所需的物質嗎?若然我們豈不應該期望他供給我們所需前指導?那些以開明的頭腦和誠實的心地研究他的道及仰望他指導的人士已獲得豐富的啟迪。在普世已有超過1,400,000人發現這件事的真實性。結果他們彼此和平相處,享受著內心的安寧和滿足。他們體會到上帝之道的原則和律法的價值。——羅馬書1:20;腓立比書4:19。

聖經教訓我們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上帝和愛人如己。耶穌也吩咐說,『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當地上所有的人都服從這些誡命時,世上的情形會多麼不同!那時全地會「充滿耶和華的知識,好像水充滿海洋一般」!——以賽亞書11:9;馬可福音12:29-31;約翰福音13:34,35。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